拉克劳与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核心观点有三个:(1)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本质主义,本质主义是马克思主义陷入危机的根本原因;(2)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政治学已经过时,无法解释当代以新社会运动为代表的民主政治;(3)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换位,民主不是社会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相反,社会主义只是民主的一个组成部分。为此,后马克思主义提出了三大基本理论:一、话语理论,其目的是否定唯物史观;二、霸权理论,其目的是论证阶级政治不成立;三、激进民主理论,放弃了传统社会主义的目标,把拓展与深化资本主义自由民主设定为社会主义的新目标。
对后马克思主义三大核心观点的评判,对论证这三大观点的话语理论、霸权理论与激进民主理论的质疑,构成了本课题研究的难点与重点,对后马克思主义思潮的性质、地位、影响、教训与发展趋势,做出我们中国学者的判断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回答:后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还是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放弃和背叛?
我们认为,后马克思主义既不是后现代主义的一个分支,也不是国外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它是西方左派与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共谋的产物。从客观方面讲,是资本主义意识形态霸权同化左派激进政治理论的表现;从主观方面讲,是西方左派一部分学者认同右翼学者鼓吹的“历史的终结”、“马克思主义的终结”所付出的理论代价。后马克思主义产生错误的重要理论根源有两个:一是错误地认为在后资本主义时代,传统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二是错误地判断了后现代主义的性质,把后现代主义在历史观上的怀疑主义、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价值观上的虚无主义看成是代表时代的主流理论精神,把后现代主义的方法看成是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方法。
后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拉克劳和墨菲认为当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断裂和社会运动的深刻变化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政治学形成严重挑战,特别是新社会运动的兴起以及工人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热情的低迷,都充分显示了传统马克思主义社会运动理论的政治局限性,用阶级政治观很难解释和把握当代资本主义政治关系的新变化。因此,他们断定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运动理论陷入了危机,在新社会运动面前束手无策,无能为力。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运动理论忽视了政治意识形态的多样性,把社会政治斗争还原为阶级利益与阶级斗争,因此马克思主义在新社会运动中遇到了不可克服的理论困难。本课题对后马克思主义新社会运动理论进行了解读,系统剖析了拉克劳和墨菲后马克思主义新社会运动理论的诠释方法、斗争策略和政治纲领,最后指出他们“超越”马克思主义的路径及其矛盾,使我们对拉克劳和墨菲的后马克思主义有了更清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