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对经济促进作用举足轻重的背景下,金融已成为现代经济运行的重要枢纽。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金融服务滞后和资金供给不足,农村信贷资源“错配”也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完善农村金融供给体系、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供需矛盾、促进“三农”发展成为我国金融改革中的难点之一。国内外关于农村金融供给的研究成果很多,但多数成果是从农村金融供给的某一侧面进行研究,缺乏对农村金融供给制度体系、供给模式类型与效率、供给水平及成因等系统性的研究;随着近几年农村新型金融机构数量迅速膨胀,对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快速膨胀暴露的问题仍缺乏深入研究,对农村金融抑制的成因更多的是从历史角度和经济角度分析(如经济落后、信用环境差、担保机制缺失),缺乏从政策与制度因素的深入探讨;对于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更多的是从金融机构的角度出发,缺乏从功能观念、全局观念和发展观念出发的综合研究成果;实证检验更多的是对农村金融规模与经济增长进行的分析,从农村金融结构、金融效率及农村金融体系角度进行的实证分析较为匮乏。另外,许多关于农村金融供给的调查研究报告的金融理论基础较为薄弱。农村金融供给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既涉及理论问题又涉及金融制度、金融体制的实践方面,加上现阶段我国农村金融问题很多,因此,系统研究我国农村金融供给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农村金融供给研究包括农村金融供给体系和模式类型、农村金融供给效率、农村金融供求状况及原因分析、农村金融供给模式创新等诸多内容,其核心内容是对农村金融供给机制的研究。农村金融的供给机制如何设置才能使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进入一种均衡状态,这是改善农村金融供给和农村金融改革的关键。只有了解农村信贷供给不足的内部深层次原因、把握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特点和规律、深入研究我国农村金融供求缺口的内生性机制,才能更好地反映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最根本要求。从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看,农村金融本身外部性强、风险高、利润低带来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是导致农村金融普遍存在供给不足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从金融机构的可持续性来看,如何使农村金融机构在风险高、利润低的环境下增强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农村金融供给的另一个关键点。因此,在准确测度农村金融供求缺口的基础上探索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创新农村金融供给模式、提高农村金融供给效率、增加农村金融供给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