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日本娱乐文化的影响下,“偶像”成为当代娱乐界的重要现象。在“偶像”的理念中,一方面,“偶像”来自未曾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人,因而比传统的“明星”更为亲民;另一方面,不完美的“偶像”可以通过努力实现梦想,成为“明星”,被视为令人兴奋的励志故事。然而,“偶像”并非“明星”的反义词,反而是“明星”机制推向极致的产物。“偶像”所宣称的“努力”和“梦想”也只是为了吸引粉丝消费而发明的修辞。“偶像”的兴起不是大众民主时代的象征,而是消费社会的典型现象,也暗示着个人奋斗神话破灭的危险。
文化研究,生态美学,生态批评,文化重塑
罗雅琳: 罗雅琳,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