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后进国家的崛起——德国的革命
在线阅读 收藏

以内燃机和电力技术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产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显示了科学技术理论研究、技术发明对生产力直接的有意识的推动作用,体现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的重要性。从此,科学技术开始成为现实的生产力,而且作为生产力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最能体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且在第二次产业革命中获益最多的国家是德国。

德国的工业化开始于19世纪40年代,比英国工业革命晚了半个世纪。但经过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高速工业发展,到德意志帝国建国前夕,德国的一些发达地区,如普鲁士、萨克森、巴伐利亚、巴登等地,也基本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进程重要标志的蒸汽动力在德国出现了迅猛的增长。1850~1870年,德国的蒸汽动力从26万马力增加到248万马力,而在同一时期,法国从37万马力增加到185万马力,英国则从129万马力增加到400万马力。由此可见,德国的发展速度要远远高于法国和英国。到1870年,德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达到13%,超过法国(10%),进入世界先进国家行列。1867年,一位德国人在评价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各国工业品时曾自豪地写道:“我们的铸铁是无可匹敌的,我们的玻璃、我们的纸张出类拔萃,我们在化学产品方面击败了英国人和法国人的竞争,我们的织布机、工具机和蒸汽机车至少已经与英国和美国不相上下。而相比较而言,这一目标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实现的。”从中不难看出德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不俗表现和发展速度。

但是,就德国的整体经济结构而言,还没有达到工业化国家的水准,充其量只能称作拥有较强大工业经济的农业国。1870~1874年,德国国内生产结构为:第一产业产值占37.9%,第二产业产值占31.7%,第二产业产值与第一产业产值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德国工业化进程真正实现突破性进展,德国引领世界工业发展,是通过第二次技术革命实现的。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德国紧紧抓住第二次技术革命的浪潮完成了工业革命,改变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在英国之后亦步亦趋的被动局面。借助在电能、内燃机和合成化学等方面的新科技优势,德国一方面在传统工艺领域中通过采用新技术、改造生产工艺,使老工业焕发了青春;另一方面创立和发展了电气、化工等新兴工业部门,建立了新的工业增长点,迅速、彻底地改变了德国的经济结构。在新技术基础上,德国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以其飞速发展的态势已跻身欧洲工业强国的行列。1850~1900年,其国民净产值从105亿马克增至365亿马克,工业生产的绝对值增加了近6倍,一跃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