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土耳其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会成为与北约进行谈判的筹码吗?大多数中国战略专家还对土耳其的承诺和对其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身份的前景表示怀疑,他们反驳了土耳其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兴趣意味着土耳其将从西方阵营转向东方阵营的说法。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埃尔多安在上海合作组织发表的言论主要是与北约、美国和欧盟进行谈判的筹码。中国专家也倾向于认为土耳其申请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主要得益于土耳其与俄罗斯的友好关系。总的来说,中国分析人士认为,土耳其新的外交平衡政策并不意味着完全重新定位外交政策,而是试图扩大土耳其的战略选择和自主权。中国是否会选择这条有风险的道路,将取决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尤其是中国对俄罗斯的态度变化。到目前为止,中国对俄罗斯希望上海合作组织采取公开对抗和反西方的立场基本上保持中立。在中长期内,中国可能会改变立场,致力于扩大上海合作组织的影响力,包括将上海合作组织的影响力延伸到中东地区。中国方面也迫切希望借助上海合作组织来削弱由美国领导的安全联盟。中国领导层在未来将要寻求一种方式来避免与西方进行对抗。中国目前没有理由就土耳其加入上海合作组织(SCO)的前景问题放弃与俄罗斯的“战术结盟”,随着中国与土耳其关系的发展,中国对土耳其在上海合作组织中发挥作用的立场也可能变得更加坚定。土耳其的地缘战略定位是实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重要组成部分的一个关键方面,中国的政治领导层也倾向于抓住“机会窗口”,就像土耳其因当前战略迷失所提供的机会那样。
4.考虑到中国的犹豫不决,土耳其也不太可能超越现在的对话伙伴国地位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员国,然而,土耳其显然决心寻求一个组织来替代北约,这对现有的跨大西洋安全架构构成了重大挑战。中欧和东欧国家担心,北约成员国正在考虑与一个以俄罗斯为核心的安全组织进行更系统的合作。如果土耳其在未来与上海合作组织建立更紧密的联系,那么它将不再会受到北约的信赖。土耳其与上海合作组织更密切的合作,也将对跨大西洋安全合作构成挑战。即使土耳其在上海合作组织内部担任观察员国,也会促使北约成员国与土耳其更加保守地分享信息。北约的欧亚邻国更广泛的动态强调,土耳其与北约和欧洲的隔阂不仅仅是土耳其政治取向转变的反映。土耳其的战略调整说明了跨大西洋安全合作受到损害的一种更广泛的趋势,以及北约必须在其传统的影响力范围内做好准备,以应对新的竞争对手。因此,欧盟和北约应该制定新的、更好的战略,以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和政治团结,并提醒它们,跨大西洋国防资源汇集的好处。这些组织及其成员还应重建欧洲邻国提高经济一体化的可信度,特别是那些可能“迷失”的国家。美国政府和欧洲政府也必须保持一致,向中国发出信号,表明土耳其与上海合作组织的关系可能会成为大西洋两岸关系一个严重的矛盾来源。如果美国和欧洲希望改变中国仍有局限但日益明显的全球安全雄心以扩大跨大西洋的战略利益,那么其制定一个令人信服的方法来管控土耳其的战略调整将是至关重要的。
');" class="a2">收藏原文标题:Turkey’s SCO Ambitions Challenge EU and United States
文章框架:土耳其寻找机会力求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中国面对土耳其的提议,态度表现得更为活跃;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埃尔多安在上海合作组织发表的言论主要是与北约、美国和欧盟进行谈判的筹码;考虑到中国的犹豫不决,土耳其也不太可能超越现在的对话伙伴国地位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员国,然而,土耳其显然决心寻求一个组织来替代北约,这对现有的跨大西洋安全架构构成了重大挑战。
观点摘要:
1.土耳其寻找机会力求加入上海合作组织(SCO)。自2012年起,土耳其一直是上海合作组织的对话伙伴国,并表示有兴趣担任观察员国,甚至自2013年起,想要作为正式成员加入该组织。西方安全分析人士倾向于反驳上海合作组织的地缘战略意义,贬低了其作为北约直接军事竞争对手的潜力,尽管如此,土耳其与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应该会给欧洲和美国敲响警钟。在应对地区安全挑战方面,土耳其对西方国家来说继续保持着重要的战略价值。对欧盟成员国来说,2016年3月与土耳其达成的难民协议是至关重要的。土耳其还拥有一系列重要的北约军事设施,这些设施对其盟友北约在中东地区规划军队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土耳其与上海合作组织寻求更紧密联系的时机已经再好不过了,因为该组织刚刚开始了一个发展性进程。印度和巴基斯坦于2017年6月9日参加了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上海合作组织也开始就向中东地区的延伸展开更激烈的讨论。
2.中国面对土耳其的提议,态度表现得更为活跃。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协商一致原则为基础的组织,中国是其最具影响力的参与者,尤其是因为中国政府利用在欧亚大陆的经济倡议不断地对该组织进行补充。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犹豫之后,中国将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和壮大视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合理补充。土耳其方面似乎被中国经济和安全合作的诱惑所吸引,在2017年5月中旬于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对代表们表示,世界经济重心正在向东方转移,并表示他希望土耳其计划的基础设施发展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联系在一起。中国外交部最初对土耳其有意打造与上海合作组织更紧密关系这件事情持回避态度,并对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2016年11月发表的言论给予回应,称中方高度重视土耳其作为上海合作组织的对话伙伴国地位,还将密切关注双方关系的潜在深化。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于2017年3月在北京发表了一份类似的谨慎声明。然而,在2017年5月中旬,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土耳其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郁红阳宣布,中国政府准备支持土耳其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申请。尽管如此,中国政府仍然对土耳其加入上海合作组织的想法持谨慎态度,并意识到将印度和巴基斯坦纳入该组织所面临的挑战。此外,与土耳其双边关系的发展是另一个令人关切的问题。2015年底,土耳其未能成功从中国购买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导弹防御系统,这表明土耳其与中国之间的战略距离依然界定着两国之间的关系。正义与发展党领导的政府最初之所以选择中国是因为中方提出的诱人条件,包括低价格、交货时间短,最重要的是有利的技术转让条件可以使土耳其建立首个远程防空和反导防御系统,此举“冷落”了美国和欧洲的提议,同时也让北约盟国感到担忧。
3.土耳其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会成为与北约进行谈判的筹码吗?大多数中国战略专家还对土耳其的承诺和对其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身份的前景表示怀疑,他们反驳了土耳其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兴趣意味着土耳其将从西方阵营转向东方阵营的说法。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埃尔多安在上海合作组织发表的言论主要是与北约、美国和欧盟进行谈判的筹码。中国专家也倾向于认为土耳其申请加入上海合作组织,主要得益于土耳其与俄罗斯的友好关系。总的来说,中国分析人士认为,土耳其新的外交平衡政策并不意味着完全重新定位外交政策,而是试图扩大土耳其的战略选择和自主权。中国是否会选择这条有风险的道路,将取决于各种不同的因素,尤其是中国对俄罗斯的态度变化。到目前为止,中国对俄罗斯希望上海合作组织采取公开对抗和反西方的立场基本上保持中立。在中长期内,中国可能会改变立场,致力于扩大上海合作组织的影响力,包括将上海合作组织的影响力延伸到中东地区。中国方面也迫切希望借助上海合作组织来削弱由美国领导的安全联盟。中国领导层在未来将要寻求一种方式来避免与西方进行对抗。中国目前没有理由就土耳其加入上海合作组织(SCO)的前景问题放弃与俄罗斯的“战术结盟”,随着中国与土耳其关系的发展,中国对土耳其在上海合作组织中发挥作用的立场也可能变得更加坚定。土耳其的地缘战略定位是实现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重要组成部分的一个关键方面,中国的政治领导层也倾向于抓住“机会窗口”,就像土耳其因当前战略迷失所提供的机会那样。
4.考虑到中国的犹豫不决,土耳其也不太可能超越现在的对话伙伴国地位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员国,然而,土耳其显然决心寻求一个组织来替代北约,这对现有的跨大西洋安全架构构成了重大挑战。中欧和东欧国家担心,北约成员国正在考虑与一个以俄罗斯为核心的安全组织进行更系统的合作。如果土耳其在未来与上海合作组织建立更紧密的联系,那么它将不再会受到北约的信赖。土耳其与上海合作组织更密切的合作,也将对跨大西洋安全合作构成挑战。即使土耳其在上海合作组织内部担任观察员国,也会促使北约成员国与土耳其更加保守地分享信息。北约的欧亚邻国更广泛的动态强调,土耳其与北约和欧洲的隔阂不仅仅是土耳其政治取向转变的反映。土耳其的战略调整说明了跨大西洋安全合作受到损害的一种更广泛的趋势,以及北约必须在其传统的影响力范围内做好准备,以应对新的竞争对手。因此,欧盟和北约应该制定新的、更好的战略,以加强各成员国之间的经济和政治团结,并提醒它们,跨大西洋国防资源汇集的好处。这些组织及其成员还应重建欧洲邻国提高经济一体化的可信度,特别是那些可能“迷失”的国家。美国政府和欧洲政府也必须保持一致,向中国发出信号,表明土耳其与上海合作组织的关系可能会成为大西洋两岸关系一个严重的矛盾来源。如果美国和欧洲希望改变中国仍有局限但日益明显的全球安全雄心以扩大跨大西洋的战略利益,那么其制定一个令人信服的方法来管控土耳其的战略调整将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