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化、一体化趋势的加强,平面的地方概念逐渐拓展为立体的空间概念。交通工具、通信手段的变革及由此造成“时空压缩”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审美感受,也丰富、拓展了文学研究中的地理视角。以这样的问题意识进入新世纪诗歌,除了景物描写、地方差异之外,还会触碰到性别、阶层、族群等问题。探讨这些问题,不但有助于纠正文学研究中过分倚重时间维度的偏颇,也有助于深化和完善对于现代性的认识。
冯雷: 冯雷,北方工业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讲师。本文为2016年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世纪诗歌“日常生活书写”研究(16WXC016)、2016年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实培计划”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深化项目“面向学科竞赛的学生素质培养与拓展”(1754003)、2016年北方工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研究项目“以竞赛和升学为驱动——培养与提升大学生人文综合素质的探索与实践”(XN009-57)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