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战后台湾金融信用的发展及其社会基础
在线阅读 收藏

从台湾战后金融信用的发展经验来看,固然金融机构因关涉社会大众金钱的安全性而需要有较严格的监督与管理,但台湾当局过去实行的做法是经由对金融机构数量与营业项目的严格管制,以求得金融市场的安定,而非采取开放设立但对其实行专业管理的做法。因此,在1991年开放核准新银行的设立之后,整个台湾的金融情境,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就由金融信用供给不足到金融信用供给过剩。台湾的金融信用虽然在工具上或制度上已有所更新,但是社会大众面对金融信用的心态,基本上还处于新旧交杂的境况,也就是并不了解客观信用信息与信用评级机构,其实它们只是提供金融交易参考的客观指标,其权威性并不在于是否有台湾当局背书,而在于其专业权威的有无。其权威立基于专业的可信赖度,因此,若不能建立社会大众对其专业的信任,此等机构就无法取得有效的市场地位,而使得金融信用的运作只能停留在依赖对人或物的信任上。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