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走进音乐的世界——兼谈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
在线阅读 咪”没有语义性,不能直接传达思想观念。音乐的声音材料的基本属性是客观事实,由此得出的结论也是顺理成章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其实那些搞音乐的人他们也听不懂音乐。(观众笑)

在“高山流水”这个流传千年的故事后面所蕴涵的审美观念给我们每个人都造成了压力,什么压力呢?我概括为视觉性、语义性内容,视觉性就是形象、场景,语义性比如说是思想、哲理。但是音乐艺术、声音材料的基本属性在客观上决定了音乐不能直接传达那方面的内容,主观上想听懂,客观上实际上表现不了。这就是为什么音乐那么难懂。

所以我们在听音乐的时候没有必要非要听出形象、哲理等东西,我们没有必要用文学化和美术化的内容解说音乐。在音乐中寻求形象、场景、思想、哲理等东西,是用文学化和美术化的方式欣赏音乐,这是一个误区。这个误区给人们欣赏音乐构成了很大障碍。

“要听懂”,这样一个纸一样薄的、一捅就破的概念把很多人挡在了音乐大门之外。之所以形成全国人们普遍认为音乐高深难懂的局面,我觉得除了历史上的故事影响实在是太大之外,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原因,我国进行的音乐普及、教育工作,“基本上都以乐曲解说为核心”。我觉得严肃音乐听众少是和以往的媒体、教育对音乐审美方式的误导有很大关系。今天我来到这里,提出一个口号“音乐何须‘懂’”。

很多人可能有疑问了,那么多专家学者那么多年全想不明白?问题没有那么简单,现在我好像是川剧变脸一样,我把脸一变,开始站在那一派观点讲话。音乐真的不能表现内容吗?我们用事实说话。

其实“要听懂”和“何须懂”是两种音乐美学思想间进行了多年的争论,难道音乐不可懂吗?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就进入今天的第二个话题“如何懂音乐?”

大家了解一点儿联觉的理论就差不多了。什么是联觉呢?我这里有两块糖,一块是巧克力、一块是薄荷糖,有两个声音,一个是低音,一个是高音。你说哪一个像巧克力,哪一个像薄荷糖?——低音像巧克力,高音像薄荷糖。一种味觉的感受跟一种听觉的感受发生了联系,这就是联觉现象。

音乐在联觉的同时能跟情绪发生对应关系,所以中国有一句话叫做“惟乐不可以为伪”,唯有音乐这件事不可能造假,你的真情实感透过旋律、音调都可以表现出来。而现在好多流行歌给我的感觉是虚情假意、无病呻吟。

其实音乐就是凭联觉表现各种东西的,作曲家也就是凭这种感觉选择和组织声音表现他所要表现的东西,而我们听众也是在同样一套心理反应的机制下,在作曲家影响当中感受到他的表现意图。核心道理就在于此!

下面两派观点各打五十大板,首先是没有必要用文学化和美术化的方式来理解音乐,“音乐何须懂”。同时我们要指出的是,你认为音乐什么也表现不了,音乐欣赏就是纯粹的听觉感受也是错误的。那大家有产生疑问了,那我什么时候“听得懂”?什么时候“听不懂”?怎么以前我啥都听不懂,今天周老师往这里一坐,全听懂了?

我们继续分析。首先从作品角度看,音乐作品能否引起人们很明确的内容理解,取决于持续而稳定的联觉对应关系。作曲家选择的声音和声音所表现的东西在联觉上要一直都对应得非常好,如果对应得非常好,人人都可以听得出来,如果对应得不好,就不能怪我们听众听不懂,是作曲家写得不像。

当然了,我们听众也并非一点责任都没有。敏感而丰富的联想是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大家不用担心自己的联觉能力,因为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特别小孩联觉特别敏感,刚会说话走路,音乐一奏响人就跟着音乐跳了,情绪、节奏一点问题都没有,很多家长还以为自己生出一天才来了呢。其实人对音乐的反应是相当本能的,但是随着我们的成长,这种感觉慢慢慢慢越来越被我们所忽略,所以关键是体验联觉的习惯,这可能需要努力了。

一般情况下,一部作品的主题,在某种特定情境下和人的情绪反应都有非常准确的联觉关系,这样下来形成了非常通顺和完整的逻辑。但是,有时候那些解释都是瞎猜的,可能只是凭个人的感觉。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了,你猜得对吗?这样猜的话,谁不会啊?你该不会是理解错了吧?

带着这样的问题,进入第三个问题:“音乐理解何须‘正确’”。

我们来介绍一下音乐理解活动的特征。经常有人问我,周老师,这首曲子给我这种感觉,你说我理解得对不?我自己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听一首曲子好不容易有点儿感觉了,又担心自己理解得不对,最后对一下乐曲解说,十有八九对不上。为什么?研究告诉我们,声音只有五种属性能够引起人们很粗糙的联觉反应,这就必然导致了很多东西音乐都表现不了。比如明确的具体的视觉的东西,像家居、水果、长相,音乐表现不了。没有具体感性特征的抽象概念,像博爱、平等、经济、法律,音乐也表现不了。

大多数音乐作品的作曲家都没有透露创作意图,大家知道贝多芬有《命运交响乐》、《田园交响乐》、《英雄交响乐》,可能他的第一、二、四、七、八交响乐都没有标题。莫扎特写了40多首交响乐,海顿写了100多首交响乐,都没有说音乐表现了什么意图。

给大家讲一个笑话,这个笑话在音乐界广为流传,据说是真事。大家知道贝多芬最有名的是《命运》交响乐,表现了“命运在敲门”,很多人都知道。一位老哥去听,听到第一句“当当当当……”时,他说“呀,命运在敲门嘞”(用河南话)。继续听,他又说“又敲门了?”再听,他说“还敲个没完了?”(河南话)

“听不出来”不是听众的错,因为那些内容音乐根本就无法传达。理解错误也不是我们听众的错,因为以联觉对应关系为基础,音乐内容的理解一定是主观的、模糊的、多种多样的。不仅如此,我还要告诉大家,就连演奏家对同一个作品的理解都是千差万别,那怎么要求听众和作曲家保持一致呢?

演奏家尚且如此,怎么可能要求我们听众的理解和作曲家的表现意图一致?反过来说,连演奏家都这样,咱老百姓有什么必要在乎自己的理解是对还是错呢?我们说,“听不懂”把一大批人挡在了音乐艺术大门之外,纸一样薄的观念障碍就把很多人都挡住了,而“理解错误”又把一大批人推出了音乐艺术的大门之外。

一个老先生跟我讲,周老师,听完你的讲座我太感慨了,我本来是特别喜欢音乐的,我尤其喜欢听二胡,每当音乐奏响,我就浮想联翩,人生的诸般感受涌上心头,听了很多年都很好。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听音乐欣赏讲座,这一听我才知道敢情这么多年来我全理解错了,那音乐根本不是我理解的那个意思,我的理解全是错的,它的解说我全听不出来。很受打击,从此以后不听音乐了。今天听了你的讲座,我才知道,敢情每个人都可以在音乐当中体验自己对人生的感受,敢情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想象投射到音乐当中去,连那么多那么伟大的演奏家们都是这么干的,我还有什么顾虑。

我们认为在音乐欣赏活动当中,体验重于理解,体验个人感受重于理解别人的意图。听不出来、理解得不对,无所谓,重要是“你觉得音乐好听,你听得舒服,你在音乐当中有你发自内心的感受”,这才是音乐审美活动最核心的价值所在。给大家几个建议:

第一个,放松地听,就像听轻音乐一样。

第二个,尽情地想,让你自己的想象来完成音乐最后的生成过程。

接下来是第四个话题,到底什么是音乐欣赏方式?

首先我要强调,音乐就是听觉的艺术。你长了这么多感觉器官,每一种感觉器官受它美的感官愉悦、感官享受的需要,相对应地人们创造了各个艺术门类,音乐就好比是耳朵的“美餐”。大家想想,美食的欣赏方式是什么?一盘东坡饺子端出来了,你马上会想这里面有什么思想内涵我怎么没吃出来吗?不用想那么多,享受味觉的美就是美食的欣赏方式,体验纯粹听觉的美就是音乐的欣赏方式。

所以为什么听音乐会不能说话、不能打手机、不能乱走动、不能乱照相、不能让小孩在里面又哭又闹?你想想,别人请你吃饭,饭不好吃你可以不吃啊,你总不能往盘子里面吐痰吧?不能让孩子在旁边撒尿吧?音乐是耳朵的美餐,音乐是一个作曲家精心选择、精心组配,演奏家精心调制呈上来的。你弄出声音来不像盘子里面的苍蝇一样吗?凡是听我今天讲座的朋友,再听音乐会绝对不要出声,也不要让别人出声,如果你家孩子闹你赶快带他走,不要让他干扰别人。这是规矩!要是想咳嗽怎么办,想咳嗽?憋着,(观众笑)等到音乐强的时候再抓紧时间咳嗽几声。想睡觉?可以。打呼噜?不行!这是规矩。

我现在给大家讲讲音乐厅里的规矩。先说怎么鼓掌。第一条,看节目单。所谓分乐章的曲子都是套曲,比如交响乐,四个乐章一套;协奏曲三个乐章一套;奏鸣曲三个乐章一套,大凡这种曲子,大标题底下往往有小标题。但有时候五个,你吃不准时看第二条。

第二条,看眼神,看动作。大指挥家不想让你鼓掌时,他是屏住呼吸慢慢地放下来,如果想让你鼓掌他就马上放松,大家一看就能明白的。基本上就比较可靠了,还吃不准就加上第三条,万无一失。

第三条,就是跟着人家鼓掌。(观众笑)

乐章间不许鼓掌的规矩特别不合理,因为乐章完了以后咱不鼓掌憋得难受。道理就是,乐章间的乐思是连贯的,你的掌声打断了乐思的连贯性。其实不完全是这么回事,主要是习俗和传统。音乐厅还有一个规矩,歌剧、舞剧、独舞、双人舞单练一大段,干干净净地结束,音乐没有马上跟上来,这时候大家一定要鼓掌,大家铆劲儿鼓,还要跺脚,还要叫好,中国人就叫“好!”外国人叫“Bravo”。这是习俗,演员等着呢,你要不鼓掌演员难受。

听音乐会穿什么呢?最尊贵的领导请你吃饭,你穿什么,听音乐会就穿什么。外国人听音乐尤其是交响乐,特别是歌剧、舞剧被当做最正式最重大的社交场合,那时候大家一定要正装出席,男士西装领带皮鞋,女士正装。

掌握了这几条,全世界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任何规格、任何档次的音乐会你去听,没——问——题!(观众鼓掌)

咱们回到正题。音乐还不仅仅是听觉的艺术,我们除了有视、听、味、嗅、触这些外感系统之外,人类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感系统,就是我们情绪和情感的世界,这种感受是那样的细腻、微妙、强烈、深沉,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道不明,它也需要一门艺术来表现,音乐就是最擅长表现人类内心这个世界活动感受的艺术,我们说音乐是情绪的艺术,在音乐的欣赏当中,体验心里微妙不可名状、难以言传的感受,这是音乐欣赏当中最重要的方式。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门艺术能够像音乐这样如此细腻、丰富、微妙、动态、即时地表现人类内心世界的感受,乃至感动。美术很伟大,但美术是静态的,缺少时间的过程,而人的情绪和情感是时间中展开和铺陈、发展变化的。文学很伟大,也有时间性,但是通过阅读、理解、想象、体验,对这样一种转瞬即逝的情绪的变化来说,文学来得太慢。电影和戏剧纪事性很强,但是要通过外在的表现去体验内心的感受,这两门艺术都太间接了。我们的音乐是从心灵射向心灵的语言,音乐无须言语,直达人类内心的深处,言说语言无法言说之物,音乐是语言终止的地方,音乐是一种情绪的艺术。现在我来概括一下:

第一,音乐何须懂?就像听轻音乐那样听,不要有理解负担;第二,音乐理解何需正确?想到哪儿就是哪儿,也可以把自己的感觉放进去;第三,实在是什么感觉也没有了,也不是我没有音乐细胞,而是他写得不像。

讲完了前四个话题以后,关于音乐欣赏观念层面上的障碍基本上被扫除了,但是“曲高”为何“和寡”,大家难以欣赏严肃音乐,不仅仅有观念层面的障碍,还有别的原因。就是感觉上无法接受。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叫“喝洋酒,喝不懂”,喝不懂是啥意思,就是不习惯它的味儿,不适应这种感觉,也可以说听众在感觉的层面无法接受严肃音乐。

我经常把欣赏音乐和美食做比较,美食的世界酸甜苦辣、百味俱全,单独的苦、辣、酸,像臭豆腐、外国人的奶酪、南方的榴莲、北京的豆汁、江浙的臭冬瓜,你还需要适应一下子。我把人们在感觉层面上无法接受严肃音乐的原因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个不爱听严肃音乐的原因是觉得“旋律、音调怪”。什么叫怪?臭豆腐怪、榴莲怪。其实这就是习惯问题。人们都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下,成长过程当中有的东西大家很习惯,成长过程当中没有的东西大家会觉得怪异。原来人们管啤酒叫什么味?马尿味,现在很少这样说了。人们原来喝葡萄酒,就说酸不拉叽的怎么喝啊?现在喝多了也挺好。多接触,习惯了就好。

人们不爱听太慢的东西,一慢就感觉特别沉闷。有的人不爱看节奏慢的电影,还有人不爱看足球,嫌进球太慢,因为慢的东西对人注意的保持能力要求高,而人的注意力保持能力也是随着年龄增长的。所以小孩儿喜欢的音乐要一定的速度,“嗦咪咪 发发多 咪发嗦嗦嗦……”,小孩儿就喜欢这样。什么叫慢?就是两个事件间隔长,这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样的音乐孩子就不喜欢听,像“咪——啦——发——”,小孩等你“啦”出来,“咪”早就忘了,注意力保持不了那么长时间。

人们不爱听找不着旋律的东西。有人说,所谓的高雅音乐,特别是交响乐听起来“嘎吱嘎吱”半天,听不出个调调来,怎么样欣赏这些部分呢?还是注意力的保持问题。

当你觉得严肃音乐难听的时候,跑不出我说的这几个方面。那么到底什么是严肃音乐?什么是通俗音乐呢?

其实,没有截然的界限,但是今天我想解释一下,其实我特别不喜欢“严肃音乐”这个词。当然还有一个词,相对来说我更不喜欢,它就是“高雅音乐”。每个人都可以欣赏最伟大的作品,一听“高雅音乐”让人敬而远之,这个词有一股阶级分层的色彩。而且这个词很不准确,音乐当中那些阴森、恐怖、焦虑、挣扎、滑稽也不能用“高雅”这个词代替。“严肃音乐”这个词也不好,一副阴森森、冷冰冰板着脸孔教训人的感觉。但是没办法,没有别的词用。用“经典”这个词吗?大部分音乐作品不是经典,还有每日涌现的新作,既不经典更不古典,找不到一个好词。

一个朋友跟我说,他认为世界上听严肃音乐的人永远不像听通俗音乐的那么多,这是肯定的,这个世界上能喝软饮料的永远比喝烈性酒的人多。但是有一点,世界上很少有人终生热爱、依赖软饮料,却有人终生热爱、依赖烈性酒。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告诉大家一个心理学的道理:简单的东西容易腻。过去200年,有人热爱、追捧贝多芬,将来200年,还有人追捧、热爱贝多芬;过去200年,有人热爱茅台酒,将来200年,还会有人热爱茅台酒。大凡经典的东西都不能太简单!但只要你复杂,相对来说你的受众面就小,受众的年龄段就比较窄。人的感觉能力是有发展阶段的,当你的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你才开始去思考,人的听觉能力和味觉特别像。1岁的小孩爱喝白糖水,再长大一点爱喝鲜橙多、可爱多、葡萄多等饮料,你这时候让他喝可口可乐他觉得苦、辣。再长大一点爱喝可口可乐了,再大开始喝甜葡萄酒、干葡萄酒,等白酒喝上,你再让他喝软饮料,他就觉得没意思了。这个道理和音乐一模一样。

我们为什么不爱听严肃音乐?其实我们从来都不反对通俗音乐,我甚至在全国最重要的学术会议上为流行歌曲摇旗呐喊,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人在不同的时候也有不同的需要。在一个健康、文明、发达的社会中,人的每一种正当的需要都有对应的东西去满足它,我要强调的是仅有通俗音乐是不够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的说法,欧洲某个大城市在它的过街天桥、地下通道放上音乐以后,这些场所的犯罪率直线下降,这音乐比警察还管用。

有个试验,司机在实验室模拟开车。一组有音乐,一组没有音乐,检测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结果证明有音乐伴随的反应速度更快,尤其是长时间持续差距更加明显。音乐通过片刻地吸引人的注意力,降低了神经的张力,减缓了神经的疲劳,间接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所以音乐提高效率,其实是通过改善环境氛围,让你高效率的工作保持时间长一点。大致原则,智力投入越高,听的音乐要越柔和;智力投入越低,听的音乐可以越激烈;智力投入越高听的音乐要越统一,智力投入可以反差大一点。这是大致的原则,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可以有音乐。

音乐是随时随地抓在每个人手中的精神减压办法。有人说不爱听音乐,心情不好听了闹得慌。你选错音乐了,你忧郁、沮丧,能听通俗音乐吗。我们有一个专业叫《音乐治疗》的课程,是通过音乐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专业,在音乐治疗当中有一个原则叫做“同步性”,你选择的音乐要和你当前的心情保持一致,逐渐逐渐地把你带到你想要的情状之下。你觉得心情好多了,你的情绪被宣泄出来了。

我们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音乐美学家叫青竹(音同),他说了一句非常精彩的话“音乐是人类灵魂的避难所”,在繁杂和喧嚣的社会生活当中,人类需要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精神空间,音乐正是这样一种艺术。

人的听觉能力和味觉非常像,小时候大家不吃辣椒,怕辣,但有人终生都不吃辣椒,一辈子吃辣的能力都不能提高。作为一个人,来到地球上就一次,一辈子没有尝过川菜的美味就离开世界,你的人生是遗憾的。不要拒绝辣,先吃微辣,慢慢吃,越吃越辣,从怕辣到不怕辣,最后变成怕不辣。有人说过了30多岁以后就越来越没有音乐听了,原来爱听轻音乐了,理查德·克瑞德曼的东西上大学那么上瘾,现在为什么觉得这么松垮垮、软塌塌的,一点都没劲。轻音乐没意思了,通俗音乐又闹哄哄的烦人,严肃音乐又听不懂,都没音乐听了。我告诉大家,超越了“懂”和“不懂”的观念障碍,在座的各位正是到了该听严肃音乐的年龄了,如果现在还不去听,你后半生的耳朵就是寂寞的,人生就有遗憾了,到了关键时刻你的灵魂就少了一块避难的场所。

如果说今天讲座的上半场是引领大家进入音乐大门的话,下半场是告诉大家进了大门以后会遇到哪些感觉层面的障碍,会发现哪些音乐当中的精彩,剩下的修行就全靠你个人了。

下面我讲最后一个话题。因为在我的讲座后面还有一个更深层的、更核心的目的,为了这两个目的,我把自己的讲座当做使命到处去讲,我来谈谈“艺术在人类生活当中的作用”。

每年金秋十月,我都愿意跟我爱人去北京的香山去玩,香山植物园的金秋特别漂亮。很多学校都带着孩子们去郊游,在那么美丽的自然风光当中不看景、不玩,一人拿个小本本,全趴在那里抄树名。大家知道干什么吗?为了写作文。家长高兴,老师也高兴,看咱这孩子旅游也不耽误学习,这将来得多有出息!我的问题是,当你要求你的孩子凡是跟学习没关系的事情一律不准做,当你的孩子在旅游的时候还被要求去掌握知识,你有没有意识到他失去了什么?我的回答是:你剥夺了孩子感性能力的发展机会。

什么是感性能力?视、听、味、嗅、触、情绪、情感等所有感觉的总称。人身上所有的能力都是要通过训练才会发展的,我们的头脑因为思维而敏锐,我们的肌肉因为劳作锻炼而强健,我们的感觉也因为感受而敏感,如果从小不重视一个人感性能力的发展,你就会使他的一生枯燥乏味。所以我们说,获得一个幸福的人生的前提就是,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感性能力,作为一个完善的人,我们不仅要有获得幸福条件的能力,还要有体验幸福感受的能力。

要想获得幸福的条件,你必须要有理性的能力,要特别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特别到位,解决问题特别坚决果断,这样你就能拥有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但是要想体验幸福,还必须要有感性能力,要有敏锐的感受、细腻的体验和丰富的需要。可以这样说,同等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一个细腻、敏感、丰富的人比一个枯燥、乏味、麻木的人的生命质量要高得多。感性能力低的人是不会享受生活当中的美好的!比如旅游的时候,来到一个湖光山色的地方,你一下车,扑面而来清新的空气,深深吸一口沁人心脾。湛蓝的天空、碧蓝的湖水、碧绿的草原、苍翠的青山,有感觉的人就能够享受这份大自然的恩赐,没感觉的人,下车撒泡尿又回去睡觉去了。同样都是旅游,但质量差远了!

现在生活好了,人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很多人已经小康富裕了,衣食无忧以后人们开始享受生活。现在很多人是怎么享受生活的?除了吃饭就没有别的,过年——吃,过节——吃,生日——吃,朋友聚会——吃,拉关系走后门——吃;吃完了家禽走兽,吃山珍海味,再尝尝珍稀动物,连珍稀动物都吃过了,还在吃上下工夫,又推出了人乳宴、金月饼,为什么整这些东西啊?因为他其他感觉器官不发达(观众笑)!大家吃完了开始搓脚、按摩、洗澡,我不反对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很舒服,我也很喜欢,但我要强调的是,这些东西都是简单的感官愉悦,简单的感官愉悦容易腻。

上次在广东认识一个小伙子,32岁的房地产界亿万富翁。他跟我说,周老师,我现在对什么都没兴趣,上班一杯茶一泡泡一天,下班一呆呆一晚,他得忧郁症,从来不带笑,真的,我从来没见过他笑。大家想,一个亿万富翁想要什么没有?但是他不快乐!

下面,我们必须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再重谈这个话题。我们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在于经济和科技方面,还在于我们国民对环境的感性质量缺少要求。我们的国民是不太重视感性质量的,那么是不是因为在很多国民身上缺少了一种素质。随地吐痰素质差,乱扔垃圾素质差,到底是什么的素质差?我把这种素质具体地、明确地称之为“感性的素质”。什么是感性的素质?

首先感性能力强,有感觉,不麻木;其次感性要求高,他追求美好的感觉,不能容忍恶劣的感觉。现在大家都在谈素质,领导的素质、员工的素质、国民的素质,我认为做一个完善的人,我们必须要同时拥有以下三种素质,缺一不可。作为一个合格的父亲和母亲,你们必须要培养我们的后代以下三种素质,缺一不可。

第一,理性的素质。我们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征服世界,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在社会竞争的过程中,征服自然、战胜他人成为强者,需要这种素质。一个理性不发达的人,他一无所长,他是弱者,会被淘汰。

第二,情感的素质。人类要创造友爱、关心、和谐的社会,在社会生活中体验人间的温暖,在事业发展中获得群体的支援和帮助,需要这样的素质,一个无情无义的人,他没有朋友,关键的时候没有人帮助他。

第三,感性的素质。我们美化世界,创造优秀的文化艺术,体验人生的幸福和美好需要这种素质,没有这种素质生活会枯燥乏味、环境会丑陋不堪。

我要强调的是,缺少任何一个素质的人,都是素质不完整的人。但是理性的素质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强调和重视,情感素质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呼吁,但是感性的素质人们还没有起码的概念,还没有把它作为重要的素质构成方面被明确提出,也没有在我们系统化的教育当中得到有效培养,更没有在我们的人才选拔当中得到考察和检验。

如果我们的感性素质低,就会对恶劣的环境麻木不仁,进而会对基本的生存环境缺少起码的要求。由于一个人的感性能力低,所以他在决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会在诸多要素的权衡中忽略和放弃了环境的要素。

给大家提一个醒,我跟小朋友提一个醒,你们找对象一定要找感性素质差不多的人。感性素质高低不同的话,你们会在价值观上面发生严重分歧,每天为这件事打架。

如果缺少国民感性素质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也是可怕的,短短二三十年祖国的青山绿水满目疮痍,不是因为战争,而是因为建设。为什么有些人只注意经济增长,不注意保护、建设环境。我想可能有非常非常非常复杂的原因,但是有没有这样的原因?因为感性素质低、感觉麻木,所以环境问题根本就进不了他思考问题的要素当中去,因为他麻木没有感觉,所以没有发自内心、来自感官的触痛。任何一件事跟环境相权衡,他都会放弃环境。

所以我想,要想创造和谐社会,更不能缺少国民感性素质的基础。但是,感性素质的培养要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绕了这么大一个大圈子,我就为了说这一句话是:

艺术在人类生活中固然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道德教化的作用,但是艺术那些方面的作用是可以被替代的,艺术在人类生活当中不可替代的功能是美化人类的生存环境,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培养人的感性能力,培养人们对美、对和谐发自内心来自感官的要求,这是艺术在人类生活中不能代替的作用。

让我们全社会都来重视艺术、重视艺术教育、重视个人的艺术素养,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命运的全局性、基础性的一个大问题。这是使在当今时代中华民族无法真正腾飞、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在人才瓶颈上的一个大问题。这是关系到我们的经济如此发达、科技如此进步、国民如此富裕而和谐社会仍然遥遥无期的全民素质的一个大问题。

这是我整个讲座最核心的目的!良好的感性体验是幸福人生的具体体现,个人的感性素质是获得幸福人生的条件。良好的感性环境是文明社会的具体体现,民族的感性素质是创造和谐社会的保证。没有丰富感性体验的人生是枯燥的人生,没有艺术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不能享受音乐的人生是遗憾的人生!

');" class="a2">收藏

艺术在人类生活中固然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道德教化的作用,但是艺术那些方面的作用是可以被替代的,艺术在人类生活当中不可替代的功能是美化人类的生存环境,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培养人的感性能力,培养人们对美、对和谐发自内心来自感官的要求,这是艺术在人类生活中不能代替的作用。

我不仅仅是一个音乐爱好者,我还是一个普及音乐的爱好者。我心存一个梦想,希望欣赏音乐的人能够像喝白酒、看足球的人一样多,希望每一个中国人把能音乐作为一生不可或缺的精神活动的伴侣。

中国有一个故事,讲的是春秋时期有一个叫俞伯牙的人,他弹琴弹得特别好,有一天来了一个砍柴人钟子期,钟子期见他弹琴,张嘴就说“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俞伯牙非常惊讶,因为他心里就是想表现高山,一下子被人听出来了。俞伯牙想:我再来一段,我表现流水。钟子期一听就说“洋洋兮若流水”。不管俞伯牙弹什么,人家砍柴的钟子期都能听出音乐什么意思,于是两人成了好朋友。但是好景不长,过了不久,钟子期就死了,之后不管俞伯牙弹什么,没有人可以听懂。最后俞伯牙非常伤心,伤心到极点就把琴摔了,发誓终生不再演奏,留下了一段“知音千古难觅”的佳话,于是有了“高山流水”及“知音”这两个词语,在中国可谓是妇孺皆知啊!

一晃人类文明过了2000多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听不懂音乐这件事好像就一点儿都没变。2000多年前俞伯牙找不到知音,2000多年后还有很多人觉得音乐这玩意儿高深难懂,觉得不知道该怎么欣赏。我估计大家一听是音乐讲座,并且是中央音乐学院的老师来讲音乐,脑子里十有八九出现过“不懂”这两个字。

为什么音乐这么难懂呢?我们今天的标题是《走进音乐的世界》。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只有一次机会跟大家见面,我知道大家在那么繁忙的工作学习当中抽出一点时间来听一场音乐讲座实属不易,所以我也非常珍惜这次机会。我讲座的后面还有一个小标题,就是“兼谈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通过今天一次讲座就把大家带到音乐的世界里面去,把大家不懂音乐的困惑一扫而空,起到咱们国家历史上多年普及音乐都起不到的效果。(观众鼓掌)

今天希望通过这个讲座达到三个目的:第一,让大家对音乐最基本的属性有所了解;第二,让大家从此终生地享受伟大的音乐艺术;第三,能使大家从此更加重视艺术。

第一个话题:“音乐何须懂?”

好多朋友一看这个标题都惊讶,心想我们本来是想通过在这里听周老师讲完以后就懂音乐了,怎么屏幕上打出这个标题来?其实我想在这个标题下面谈谈音乐艺术的基本属性和分析一下为什么我们都觉得听不懂音乐。

我们的研究生曾经做过一个对比性调查,范围是在北京六所国家重点大学和中央音乐学院。有一个问题,“如果你不喜欢严肃音乐,那是为什么?”各种各样的原因当中,“听不懂”占了很大的百分比。其实,很多人之所以不去听严肃音乐、高雅音乐、经典音乐,主要原因就是觉得听不懂。我从小是学钢琴的,那年我考上了沈阳音乐学院钢琴学科,有一天我正练《夕阳箫鼓》(即《春江花月夜》)的曲子时,父亲来到我旁边(他是一个作家),他说,“这个曲子你弹了这么久了,你给我说说,这里哪个地方表现了春、江、花、月、夜?搞音乐的,你给我讲讲吧”。哎哟,当时急得我涨了个大红脸,什么都答不上来。我父亲非常不满意,“哼,还学钢琴呢,连自己弹的是什么都不知道,叫什么钢琴专业”。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结果父亲回头又说了一句话,“以前光听说对牛弹琴,没想到牛也弹琴!”(观众笑)。

“高山流水”的故事在中国流传千年,妇孺皆知。但是在音乐里面,它后面蕴涵着一个审美观念,它告诉我们,在音乐当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内容,如果你听不出来,说不出来,就说明你不懂音乐、缺少音乐细胞、没有音乐修养。

为什么音乐就这么难懂呢?这个问题困惑了我很多年。直到我在学校上了一门《音乐美学》的课,老师讲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使我有了豁然开朗、如释重负的感觉。

大家想想,音乐这门艺术是由声音构成的,它最基本的材料音响就具有以下两个基本属性:第一个没有视觉性,“当”的一声,长的、短的、圆的、扁的?它本身是一个听觉的信号,声音的感受并不包含视觉的信息。我现在说话的声音也是声音,我说“桌子、椅子”,大家都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音乐的声音不是任何代号,“哆 咪”没有语义性,不能直接传达思想观念。音乐的声音材料的基本属性是客观事实,由此得出的结论也是顺理成章的。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其实那些搞音乐的人他们也听不懂音乐。(观众笑)

在“高山流水”这个流传千年的故事后面所蕴涵的审美观念给我们每个人都造成了压力,什么压力呢?我概括为视觉性、语义性内容,视觉性就是形象、场景,语义性比如说是思想、哲理。但是音乐艺术、声音材料的基本属性在客观上决定了音乐不能直接传达那方面的内容,主观上想听懂,客观上实际上表现不了。这就是为什么音乐那么难懂。

所以我们在听音乐的时候没有必要非要听出形象、哲理等东西,我们没有必要用文学化和美术化的内容解说音乐。在音乐中寻求形象、场景、思想、哲理等东西,是用文学化和美术化的方式欣赏音乐,这是一个误区。这个误区给人们欣赏音乐构成了很大障碍。

“要听懂”,这样一个纸一样薄的、一捅就破的概念把很多人挡在了音乐大门之外。之所以形成全国人们普遍认为音乐高深难懂的局面,我觉得除了历史上的故事影响实在是太大之外,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原因,我国进行的音乐普及、教育工作,“基本上都以乐曲解说为核心”。我觉得严肃音乐听众少是和以往的媒体、教育对音乐审美方式的误导有很大关系。今天我来到这里,提出一个口号“音乐何须‘懂’”。

很多人可能有疑问了,那么多专家学者那么多年全想不明白?问题没有那么简单,现在我好像是川剧变脸一样,我把脸一变,开始站在那一派观点讲话。音乐真的不能表现内容吗?我们用事实说话。

其实“要听懂”和“何须懂”是两种音乐美学思想间进行了多年的争论,难道音乐不可懂吗?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就进入今天的第二个话题“如何懂音乐?”

大家了解一点儿联觉的理论就差不多了。什么是联觉呢?我这里有两块糖,一块是巧克力、一块是薄荷糖,有两个声音,一个是低音,一个是高音。你说哪一个像巧克力,哪一个像薄荷糖?——低音像巧克力,高音像薄荷糖。一种味觉的感受跟一种听觉的感受发生了联系,这就是联觉现象。

音乐在联觉的同时能跟情绪发生对应关系,所以中国有一句话叫做“惟乐不可以为伪”,唯有音乐这件事不可能造假,你的真情实感透过旋律、音调都可以表现出来。而现在好多流行歌给我的感觉是虚情假意、无病呻吟。

其实音乐就是凭联觉表现各种东西的,作曲家也就是凭这种感觉选择和组织声音表现他所要表现的东西,而我们听众也是在同样一套心理反应的机制下,在作曲家影响当中感受到他的表现意图。核心道理就在于此!

下面两派观点各打五十大板,首先是没有必要用文学化和美术化的方式来理解音乐,“音乐何须懂”。同时我们要指出的是,你认为音乐什么也表现不了,音乐欣赏就是纯粹的听觉感受也是错误的。那大家有产生疑问了,那我什么时候“听得懂”?什么时候“听不懂”?怎么以前我啥都听不懂,今天周老师往这里一坐,全听懂了?

我们继续分析。首先从作品角度看,音乐作品能否引起人们很明确的内容理解,取决于持续而稳定的联觉对应关系。作曲家选择的声音和声音所表现的东西在联觉上要一直都对应得非常好,如果对应得非常好,人人都可以听得出来,如果对应得不好,就不能怪我们听众听不懂,是作曲家写得不像。

当然了,我们听众也并非一点责任都没有。敏感而丰富的联想是理解音乐的前提条件,大家不用担心自己的联觉能力,因为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反应。特别小孩联觉特别敏感,刚会说话走路,音乐一奏响人就跟着音乐跳了,情绪、节奏一点问题都没有,很多家长还以为自己生出一天才来了呢。其实人对音乐的反应是相当本能的,但是随着我们的成长,这种感觉慢慢慢慢越来越被我们所忽略,所以关键是体验联觉的习惯,这可能需要努力了。

一般情况下,一部作品的主题,在某种特定情境下和人的情绪反应都有非常准确的联觉关系,这样下来形成了非常通顺和完整的逻辑。但是,有时候那些解释都是瞎猜的,可能只是凭个人的感觉。大家可能会有疑问了,你猜得对吗?这样猜的话,谁不会啊?你该不会是理解错了吧?

带着这样的问题,进入第三个问题:“音乐理解何须‘正确’”。

我们来介绍一下音乐理解活动的特征。经常有人问我,周老师,这首曲子给我这种感觉,你说我理解得对不?我自己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听一首曲子好不容易有点儿感觉了,又担心自己理解得不对,最后对一下乐曲解说,十有八九对不上。为什么?研究告诉我们,声音只有五种属性能够引起人们很粗糙的联觉反应,这就必然导致了很多东西音乐都表现不了。比如明确的具体的视觉的东西,像家居、水果、长相,音乐表现不了。没有具体感性特征的抽象概念,像博爱、平等、经济、法律,音乐也表现不了。

大多数音乐作品的作曲家都没有透露创作意图,大家知道贝多芬有《命运交响乐》、《田园交响乐》、《英雄交响乐》,可能他的第一、二、四、七、八交响乐都没有标题。莫扎特写了40多首交响乐,海顿写了100多首交响乐,都没有说音乐表现了什么意图。

给大家讲一个笑话,这个笑话在音乐界广为流传,据说是真事。大家知道贝多芬最有名的是《命运》交响乐,表现了“命运在敲门”,很多人都知道。一位老哥去听,听到第一句“当当当当……”时,他说“呀,命运在敲门嘞”(用河南话)。继续听,他又说“又敲门了?”再听,他说“还敲个没完了?”(河南话)

“听不出来”不是听众的错,因为那些内容音乐根本就无法传达。理解错误也不是我们听众的错,因为以联觉对应关系为基础,音乐内容的理解一定是主观的、模糊的、多种多样的。不仅如此,我还要告诉大家,就连演奏家对同一个作品的理解都是千差万别,那怎么要求听众和作曲家保持一致呢?

演奏家尚且如此,怎么可能要求我们听众的理解和作曲家的表现意图一致?反过来说,连演奏家都这样,咱老百姓有什么必要在乎自己的理解是对还是错呢?我们说,“听不懂”把一大批人挡在了音乐艺术大门之外,纸一样薄的观念障碍就把很多人都挡住了,而“理解错误”又把一大批人推出了音乐艺术的大门之外。

一个老先生跟我讲,周老师,听完你的讲座我太感慨了,我本来是特别喜欢音乐的,我尤其喜欢听二胡,每当音乐奏响,我就浮想联翩,人生的诸般感受涌上心头,听了很多年都很好。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听音乐欣赏讲座,这一听我才知道敢情这么多年来我全理解错了,那音乐根本不是我理解的那个意思,我的理解全是错的,它的解说我全听不出来。很受打击,从此以后不听音乐了。今天听了你的讲座,我才知道,敢情每个人都可以在音乐当中体验自己对人生的感受,敢情每个人都可以把自己的想象投射到音乐当中去,连那么多那么伟大的演奏家们都是这么干的,我还有什么顾虑。

我们认为在音乐欣赏活动当中,体验重于理解,体验个人感受重于理解别人的意图。听不出来、理解得不对,无所谓,重要是“你觉得音乐好听,你听得舒服,你在音乐当中有你发自内心的感受”,这才是音乐审美活动最核心的价值所在。给大家几个建议:

第一个,放松地听,就像听轻音乐一样。

第二个,尽情地想,让你自己的想象来完成音乐最后的生成过程。

接下来是第四个话题,到底什么是音乐欣赏方式?

首先我要强调,音乐就是听觉的艺术。你长了这么多感觉器官,每一种感觉器官受它美的感官愉悦、感官享受的需要,相对应地人们创造了各个艺术门类,音乐就好比是耳朵的“美餐”。大家想想,美食的欣赏方式是什么?一盘东坡饺子端出来了,你马上会想这里面有什么思想内涵我怎么没吃出来吗?不用想那么多,享受味觉的美就是美食的欣赏方式,体验纯粹听觉的美就是音乐的欣赏方式。

所以为什么听音乐会不能说话、不能打手机、不能乱走动、不能乱照相、不能让小孩在里面又哭又闹?你想想,别人请你吃饭,饭不好吃你可以不吃啊,你总不能往盘子里面吐痰吧?不能让孩子在旁边撒尿吧?音乐是耳朵的美餐,音乐是一个作曲家精心选择、精心组配,演奏家精心调制呈上来的。你弄出声音来不像盘子里面的苍蝇一样吗?凡是听我今天讲座的朋友,再听音乐会绝对不要出声,也不要让别人出声,如果你家孩子闹你赶快带他走,不要让他干扰别人。这是规矩!要是想咳嗽怎么办,想咳嗽?憋着,(观众笑)等到音乐强的时候再抓紧时间咳嗽几声。想睡觉?可以。打呼噜?不行!这是规矩。

我现在给大家讲讲音乐厅里的规矩。先说怎么鼓掌。第一条,看节目单。所谓分乐章的曲子都是套曲,比如交响乐,四个乐章一套;协奏曲三个乐章一套;奏鸣曲三个乐章一套,大凡这种曲子,大标题底下往往有小标题。但有时候五个,你吃不准时看第二条。

第二条,看眼神,看动作。大指挥家不想让你鼓掌时,他是屏住呼吸慢慢地放下来,如果想让你鼓掌他就马上放松,大家一看就能明白的。基本上就比较可靠了,还吃不准就加上第三条,万无一失。

第三条,就是跟着人家鼓掌。(观众笑)

乐章间不许鼓掌的规矩特别不合理,因为乐章完了以后咱不鼓掌憋得难受。道理就是,乐章间的乐思是连贯的,你的掌声打断了乐思的连贯性。其实不完全是这么回事,主要是习俗和传统。音乐厅还有一个规矩,歌剧、舞剧、独舞、双人舞单练一大段,干干净净地结束,音乐没有马上跟上来,这时候大家一定要鼓掌,大家铆劲儿鼓,还要跺脚,还要叫好,中国人就叫“好!”外国人叫“Bravo”。这是习俗,演员等着呢,你要不鼓掌演员难受。

听音乐会穿什么呢?最尊贵的领导请你吃饭,你穿什么,听音乐会就穿什么。外国人听音乐尤其是交响乐,特别是歌剧、舞剧被当做最正式最重大的社交场合,那时候大家一定要正装出席,男士西装领带皮鞋,女士正装。

掌握了这几条,全世界任何国家、任何地区、任何规格、任何档次的音乐会你去听,没——问——题!(观众鼓掌)

咱们回到正题。音乐还不仅仅是听觉的艺术,我们除了有视、听、味、嗅、触这些外感系统之外,人类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内感系统,就是我们情绪和情感的世界,这种感受是那样的细腻、微妙、强烈、深沉,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道不明,它也需要一门艺术来表现,音乐就是最擅长表现人类内心这个世界活动感受的艺术,我们说音乐是情绪的艺术,在音乐的欣赏当中,体验心里微妙不可名状、难以言传的感受,这是音乐欣赏当中最重要的方式。

可以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门艺术能够像音乐这样如此细腻、丰富、微妙、动态、即时地表现人类内心世界的感受,乃至感动。美术很伟大,但美术是静态的,缺少时间的过程,而人的情绪和情感是时间中展开和铺陈、发展变化的。文学很伟大,也有时间性,但是通过阅读、理解、想象、体验,对这样一种转瞬即逝的情绪的变化来说,文学来得太慢。电影和戏剧纪事性很强,但是要通过外在的表现去体验内心的感受,这两门艺术都太间接了。我们的音乐是从心灵射向心灵的语言,音乐无须言语,直达人类内心的深处,言说语言无法言说之物,音乐是语言终止的地方,音乐是一种情绪的艺术。现在我来概括一下:

第一,音乐何须懂?就像听轻音乐那样听,不要有理解负担;第二,音乐理解何需正确?想到哪儿就是哪儿,也可以把自己的感觉放进去;第三,实在是什么感觉也没有了,也不是我没有音乐细胞,而是他写得不像。

讲完了前四个话题以后,关于音乐欣赏观念层面上的障碍基本上被扫除了,但是“曲高”为何“和寡”,大家难以欣赏严肃音乐,不仅仅有观念层面的障碍,还有别的原因。就是感觉上无法接受。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句话叫“喝洋酒,喝不懂”,喝不懂是啥意思,就是不习惯它的味儿,不适应这种感觉,也可以说听众在感觉的层面无法接受严肃音乐。

我经常把欣赏音乐和美食做比较,美食的世界酸甜苦辣、百味俱全,单独的苦、辣、酸,像臭豆腐、外国人的奶酪、南方的榴莲、北京的豆汁、江浙的臭冬瓜,你还需要适应一下子。我把人们在感觉层面上无法接受严肃音乐的原因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个不爱听严肃音乐的原因是觉得“旋律、音调怪”。什么叫怪?臭豆腐怪、榴莲怪。其实这就是习惯问题。人们都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下,成长过程当中有的东西大家很习惯,成长过程当中没有的东西大家会觉得怪异。原来人们管啤酒叫什么味?马尿味,现在很少这样说了。人们原来喝葡萄酒,就说酸不拉叽的怎么喝啊?现在喝多了也挺好。多接触,习惯了就好。

人们不爱听太慢的东西,一慢就感觉特别沉闷。有的人不爱看节奏慢的电影,还有人不爱看足球,嫌进球太慢,因为慢的东西对人注意的保持能力要求高,而人的注意力保持能力也是随着年龄增长的。所以小孩儿喜欢的音乐要一定的速度,“嗦咪咪 发发多 咪发嗦嗦嗦……”,小孩儿就喜欢这样。什么叫慢?就是两个事件间隔长,这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样的音乐孩子就不喜欢听,像“咪——啦——发——”,小孩等你“啦”出来,“咪”早就忘了,注意力保持不了那么长时间。

人们不爱听找不着旋律的东西。有人说,所谓的高雅音乐,特别是交响乐听起来“嘎吱嘎吱”半天,听不出个调调来,怎么样欣赏这些部分呢?还是注意力的保持问题。

当你觉得严肃音乐难听的时候,跑不出我说的这几个方面。那么到底什么是严肃音乐?什么是通俗音乐呢?

其实,没有截然的界限,但是今天我想解释一下,其实我特别不喜欢“严肃音乐”这个词。当然还有一个词,相对来说我更不喜欢,它就是“高雅音乐”。每个人都可以欣赏最伟大的作品,一听“高雅音乐”让人敬而远之,这个词有一股阶级分层的色彩。而且这个词很不准确,音乐当中那些阴森、恐怖、焦虑、挣扎、滑稽也不能用“高雅”这个词代替。“严肃音乐”这个词也不好,一副阴森森、冷冰冰板着脸孔教训人的感觉。但是没办法,没有别的词用。用“经典”这个词吗?大部分音乐作品不是经典,还有每日涌现的新作,既不经典更不古典,找不到一个好词。

一个朋友跟我说,他认为世界上听严肃音乐的人永远不像听通俗音乐的那么多,这是肯定的,这个世界上能喝软饮料的永远比喝烈性酒的人多。但是有一点,世界上很少有人终生热爱、依赖软饮料,却有人终生热爱、依赖烈性酒。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告诉大家一个心理学的道理:简单的东西容易腻。过去200年,有人热爱、追捧贝多芬,将来200年,还有人追捧、热爱贝多芬;过去200年,有人热爱茅台酒,将来200年,还会有人热爱茅台酒。大凡经典的东西都不能太简单!但只要你复杂,相对来说你的受众面就小,受众的年龄段就比较窄。人的感觉能力是有发展阶段的,当你的能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你才开始去思考,人的听觉能力和味觉特别像。1岁的小孩爱喝白糖水,再长大一点爱喝鲜橙多、可爱多、葡萄多等饮料,你这时候让他喝可口可乐他觉得苦、辣。再长大一点爱喝可口可乐了,再大开始喝甜葡萄酒、干葡萄酒,等白酒喝上,你再让他喝软饮料,他就觉得没意思了。这个道理和音乐一模一样。

我们为什么不爱听严肃音乐?其实我们从来都不反对通俗音乐,我甚至在全国最重要的学术会议上为流行歌曲摇旗呐喊,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需要,人在不同的时候也有不同的需要。在一个健康、文明、发达的社会中,人的每一种正当的需要都有对应的东西去满足它,我要强调的是仅有通俗音乐是不够的。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样的说法,欧洲某个大城市在它的过街天桥、地下通道放上音乐以后,这些场所的犯罪率直线下降,这音乐比警察还管用。

有个试验,司机在实验室模拟开车。一组有音乐,一组没有音乐,检测对突发事件的反应速度,结果证明有音乐伴随的反应速度更快,尤其是长时间持续差距更加明显。音乐通过片刻地吸引人的注意力,降低了神经的张力,减缓了神经的疲劳,间接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所以音乐提高效率,其实是通过改善环境氛围,让你高效率的工作保持时间长一点。大致原则,智力投入越高,听的音乐要越柔和;智力投入越低,听的音乐可以越激烈;智力投入越高听的音乐要越统一,智力投入可以反差大一点。这是大致的原则,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可以有音乐。

音乐是随时随地抓在每个人手中的精神减压办法。有人说不爱听音乐,心情不好听了闹得慌。你选错音乐了,你忧郁、沮丧,能听通俗音乐吗。我们有一个专业叫《音乐治疗》的课程,是通过音乐解决人的心理问题的专业,在音乐治疗当中有一个原则叫做“同步性”,你选择的音乐要和你当前的心情保持一致,逐渐逐渐地把你带到你想要的情状之下。你觉得心情好多了,你的情绪被宣泄出来了。

我们中国近代史上有一个音乐美学家叫青竹(音同),他说了一句非常精彩的话“音乐是人类灵魂的避难所”,在繁杂和喧嚣的社会生活当中,人类需要一个独属于自己的精神空间,音乐正是这样一种艺术。

人的听觉能力和味觉非常像,小时候大家不吃辣椒,怕辣,但有人终生都不吃辣椒,一辈子吃辣的能力都不能提高。作为一个人,来到地球上就一次,一辈子没有尝过川菜的美味就离开世界,你的人生是遗憾的。不要拒绝辣,先吃微辣,慢慢吃,越吃越辣,从怕辣到不怕辣,最后变成怕不辣。有人说过了30多岁以后就越来越没有音乐听了,原来爱听轻音乐了,理查德·克瑞德曼的东西上大学那么上瘾,现在为什么觉得这么松垮垮、软塌塌的,一点都没劲。轻音乐没意思了,通俗音乐又闹哄哄的烦人,严肃音乐又听不懂,都没音乐听了。我告诉大家,超越了“懂”和“不懂”的观念障碍,在座的各位正是到了该听严肃音乐的年龄了,如果现在还不去听,你后半生的耳朵就是寂寞的,人生就有遗憾了,到了关键时刻你的灵魂就少了一块避难的场所。

如果说今天讲座的上半场是引领大家进入音乐大门的话,下半场是告诉大家进了大门以后会遇到哪些感觉层面的障碍,会发现哪些音乐当中的精彩,剩下的修行就全靠你个人了。

下面我讲最后一个话题。因为在我的讲座后面还有一个更深层的、更核心的目的,为了这两个目的,我把自己的讲座当做使命到处去讲,我来谈谈“艺术在人类生活当中的作用”。

每年金秋十月,我都愿意跟我爱人去北京的香山去玩,香山植物园的金秋特别漂亮。很多学校都带着孩子们去郊游,在那么美丽的自然风光当中不看景、不玩,一人拿个小本本,全趴在那里抄树名。大家知道干什么吗?为了写作文。家长高兴,老师也高兴,看咱这孩子旅游也不耽误学习,这将来得多有出息!我的问题是,当你要求你的孩子凡是跟学习没关系的事情一律不准做,当你的孩子在旅游的时候还被要求去掌握知识,你有没有意识到他失去了什么?我的回答是:你剥夺了孩子感性能力的发展机会。

什么是感性能力?视、听、味、嗅、触、情绪、情感等所有感觉的总称。人身上所有的能力都是要通过训练才会发展的,我们的头脑因为思维而敏锐,我们的肌肉因为劳作锻炼而强健,我们的感觉也因为感受而敏感,如果从小不重视一个人感性能力的发展,你就会使他的一生枯燥乏味。所以我们说,获得一个幸福的人生的前提就是,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感性能力,作为一个完善的人,我们不仅要有获得幸福条件的能力,还要有体验幸福感受的能力。

要想获得幸福的条件,你必须要有理性的能力,要特别有知识、有文化、有技能,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特别到位,解决问题特别坚决果断,这样你就能拥有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但是要想体验幸福,还必须要有感性能力,要有敏锐的感受、细腻的体验和丰富的需要。可以这样说,同等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一个细腻、敏感、丰富的人比一个枯燥、乏味、麻木的人的生命质量要高得多。感性能力低的人是不会享受生活当中的美好的!比如旅游的时候,来到一个湖光山色的地方,你一下车,扑面而来清新的空气,深深吸一口沁人心脾。湛蓝的天空、碧蓝的湖水、碧绿的草原、苍翠的青山,有感觉的人就能够享受这份大自然的恩赐,没感觉的人,下车撒泡尿又回去睡觉去了。同样都是旅游,但质量差远了!

现在生活好了,人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很多人已经小康富裕了,衣食无忧以后人们开始享受生活。现在很多人是怎么享受生活的?除了吃饭就没有别的,过年——吃,过节——吃,生日——吃,朋友聚会——吃,拉关系走后门——吃;吃完了家禽走兽,吃山珍海味,再尝尝珍稀动物,连珍稀动物都吃过了,还在吃上下工夫,又推出了人乳宴、金月饼,为什么整这些东西啊?因为他其他感觉器官不发达(观众笑)!大家吃完了开始搓脚、按摩、洗澡,我不反对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很舒服,我也很喜欢,但我要强调的是,这些东西都是简单的感官愉悦,简单的感官愉悦容易腻。

上次在广东认识一个小伙子,32岁的房地产界亿万富翁。他跟我说,周老师,我现在对什么都没兴趣,上班一杯茶一泡泡一天,下班一呆呆一晚,他得忧郁症,从来不带笑,真的,我从来没见过他笑。大家想,一个亿万富翁想要什么没有?但是他不快乐!

下面,我们必须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再重谈这个话题。我们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在于经济和科技方面,还在于我们国民对环境的感性质量缺少要求。我们的国民是不太重视感性质量的,那么是不是因为在很多国民身上缺少了一种素质。随地吐痰素质差,乱扔垃圾素质差,到底是什么的素质差?我把这种素质具体地、明确地称之为“感性的素质”。什么是感性的素质?

首先感性能力强,有感觉,不麻木;其次感性要求高,他追求美好的感觉,不能容忍恶劣的感觉。现在大家都在谈素质,领导的素质、员工的素质、国民的素质,我认为做一个完善的人,我们必须要同时拥有以下三种素质,缺一不可。作为一个合格的父亲和母亲,你们必须要培养我们的后代以下三种素质,缺一不可。

第一,理性的素质。我们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征服世界,分析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在社会竞争的过程中,征服自然、战胜他人成为强者,需要这种素质。一个理性不发达的人,他一无所长,他是弱者,会被淘汰。

第二,情感的素质。人类要创造友爱、关心、和谐的社会,在社会生活中体验人间的温暖,在事业发展中获得群体的支援和帮助,需要这样的素质,一个无情无义的人,他没有朋友,关键的时候没有人帮助他。

第三,感性的素质。我们美化世界,创造优秀的文化艺术,体验人生的幸福和美好需要这种素质,没有这种素质生活会枯燥乏味、环境会丑陋不堪。

我要强调的是,缺少任何一个素质的人,都是素质不完整的人。但是理性的素质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强调和重视,情感素质近年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呼吁,但是感性的素质人们还没有起码的概念,还没有把它作为重要的素质构成方面被明确提出,也没有在我们系统化的教育当中得到有效培养,更没有在我们的人才选拔当中得到考察和检验。

如果我们的感性素质低,就会对恶劣的环境麻木不仁,进而会对基本的生存环境缺少起码的要求。由于一个人的感性能力低,所以他在决定一件事情的时候,就会在诸多要素的权衡中忽略和放弃了环境的要素。

给大家提一个醒,我跟小朋友提一个醒,你们找对象一定要找感性素质差不多的人。感性素质高低不同的话,你们会在价值观上面发生严重分歧,每天为这件事打架。

如果缺少国民感性素质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也是可怕的,短短二三十年祖国的青山绿水满目疮痍,不是因为战争,而是因为建设。为什么有些人只注意经济增长,不注意保护、建设环境。我想可能有非常非常非常复杂的原因,但是有没有这样的原因?因为感性素质低、感觉麻木,所以环境问题根本就进不了他思考问题的要素当中去,因为他麻木没有感觉,所以没有发自内心、来自感官的触痛。任何一件事跟环境相权衡,他都会放弃环境。

所以我想,要想创造和谐社会,更不能缺少国民感性素质的基础。但是,感性素质的培养要通过艺术教育来实现,绕了这么大一个大圈子,我就为了说这一句话是:

艺术在人类生活中固然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道德教化的作用,但是艺术那些方面的作用是可以被替代的,艺术在人类生活当中不可替代的功能是美化人类的生存环境,满足人的感性需要,培养人的感性能力,培养人们对美、对和谐发自内心来自感官的要求,这是艺术在人类生活中不能代替的作用。

让我们全社会都来重视艺术、重视艺术教育、重视个人的艺术素养,这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命运的全局性、基础性的一个大问题。这是使在当今时代中华民族无法真正腾飞、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在人才瓶颈上的一个大问题。这是关系到我们的经济如此发达、科技如此进步、国民如此富裕而和谐社会仍然遥遥无期的全民素质的一个大问题。

这是我整个讲座最核心的目的!良好的感性体验是幸福人生的具体体现,个人的感性素质是获得幸福人生的条件。良好的感性环境是文明社会的具体体现,民族的感性素质是创造和谐社会的保证。没有丰富感性体验的人生是枯燥的人生,没有艺术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不能享受音乐的人生是遗憾的人生!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