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互联网与教育的未来
在线阅读 收藏

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够来北京交大大讲堂跟大家分享一下互联网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交大大讲堂请了很多名人,很多大科学家。他们跟我商量,要我来讲的时候,确实心里很忐忑,我也不是什么名人,也不是大家。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互联网的理解,对教育未来的理解。

研究生和本科生年龄不大容易区别,为了能够讲得更符合大家口味,多数人能够有所收获,我希望在座的研究生请举手,有多少是青年教师?好,以研究生为主,这样我心里就清楚了,我以下讲的内容主要是针对以研究生为主的知识背景。

我今天主要是跟大家讲“互联网与教育的未来”,正式开讲之前,我先介绍一下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要负责三方面的工作,一是负责高校的科研成果和科研基金的管理。如果选择到大学当老师的话,研究生毕业后会和科技发展中心打交道。我们具体负责高校科研基金的管理,包括科技奖励、科技成果、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与产业化。二是负责高校的校办产业管理。具体来说,包括管理高校的经营性资产、学校新设公司、学校的买卖行为、教育部直属院校的经济行为,以及高校的企业改制、新设公司、公司的股份变更等。资产的变更等要到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办理相应的审批备案等手续。三是还负责一块工作是和你们密切相关,谁给你们提供后台服务?为什么讲互联网和教育的未来?我长期参与教育网的管理,有些感悟。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具体负责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资产和运营管理,所有的大学连接教育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教育网四家提供中国互联网基础接入服务,给大学提供服务的以教育网为主。你们上网查资料、看新闻、看电影、看公开课甚至打游戏、发邮件挺方便,并且越来越方便,谁提供后台服务?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通过赛尔网络公司提供后台服务。我们国家真正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是前面提到的四家,咱们国家的CERNET曾经在世界上排过第七名。教育网把互联网带入中国,中国电信、中国网通开始在中国发展互联网,这要回顾到1994年。电信的基础设施比较普及,目前,中国教育网排在全世界的第43位,中国电信总用户规模排在第三位,差别挺大。

尽管人类的历史写的是战争史,帝王将相史,但看戏剧也好,看电视、电影也罢,中国人编写的穿越剧是往前边写,美国人的穿越剧是往未来写。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历史,有人说人类的历史是思想史,也有人说是哲学史,我认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是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史。技术发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人类的文明才能上升到新的台阶,所以说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是靠技术发展来驱动的。而历史上,朝代的更迭、政权的替换,只是给当时的社会进步提供了更加合理的治理方式,实际上对人类文明的促进没有对技术发展促进作用大。换一个朝代或换一个政权,只是治理方式的改变。如果再多说一点,是一个阶级取代另外一个阶级,一部分利益集团取代另一部分利益集团。对人类文明起着根本性作用的是技术的发展,每次技术的重大发明都会对人类的文明产生重大的改变,同时也给我们的教育带来巨大的影响。不仅仅是教育内容的增加,而且是教育思想、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更加先进,最终导致的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是我自己的观点,也不一定对,供大家批判。我们谈人类文明台阶的时候,大家都知道,我们讲的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蒸汽机时代、工业革命时代、现在的信息技术时代以及今后的生物技术时代,所有这些文明的台阶都是以技术命名的,我们写历史,唐宋元明清这是历史的纪元方法,但是人类文明进步是以技术进步为前提的。

互联网是20世纪最伟大的技术发明之一,将会引领人类的文明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今天讲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科技发展的规律,教育发展的规律,互联网引发的教育革命。看任何事情都要看本质和基本规律,我想在这一点上,这也是看问题的方式方法。

技术的发展或者科学的发展:我认为20世纪90年代是技术大发展的时期。大家都知道,计算机是1946年发明的,经过了差不多四五十年的积累,当然还有其他方面的积累,科学和技术的积累,20世纪90年代是技术大发展的黄金时期或者说对人类跨上新的文明台阶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首先从宏观上来讲,20世纪90年代美国人花了30亿美元往太空发送了哈勃空间望远镜,哈勃望远镜的设计能力可观察到外太空130亿光年的物体,1990年发射到外空。了解这件事情的人很受鼓舞,人类认识外太空的工具将会非常强大。但是遗憾的是,哈勃望远镜发上去以后出现了技术故障,传回来的图片不清楚。经过两年多的准备,1993年派了三名航天员,航天员乘坐的航天器和哈勃望远镜速度之差每小时2.5厘米这样精准的速度,用了约十米长的手臂把哈勃望远镜拉到太空工作室,这三个人一通修理,结果传回来的图片达到设计能力,使人类能够观测到外太空宏观上观测到130亿光年的天体。人类认识自然界的能力从宏观上、工具上得到了巨大的进展。

从微观上,大家都知道,20世纪人们争议最大的,在哲学上也有争议,物质是无限可分的——分子、原子、原子核。谁看到过原子,原子是什么样的?直到1983年人类才看到了原子,那时候还没有挪动。也是1990年,美国的IBM公司实际上操纵了原子,挪动了原子,排出了IBM三个字的logo。在技术上应该讲这是在纳米量级上操作了原子。不仅能看到原子是什么,而且能够挪动。这也是人类在技术上而不仅是在理论上,分子原子是这样的结构,电子是这样的结构,而是说真正能从操作上、技术上挪动原子,这就是现在广泛研究和发展的纳米技术,这是第一次。

另外,影响我们生活巨大的,比如GPS全球定位系统、人类基因测序等。这些都是20世纪90年代发明的。同时也是在1990年,互联网概念、WWW万维网的概念,在欧洲诞生,第一次不是在美国,互联网最早是在美国由军方发明的。但是万维网这个概念最早提出来的是欧洲人,在美国获得极大的发展,最早的互联网,实现计算机联网对话是美国人做的。从一开始联系人,大家发一个邮件,传送文件,到后来的联系地方,再到今天大量谈物联网,都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往上走的,我把它叫做3P(People,Place,Parties),我觉得物联网不是太准确,联系是和兴趣利益相关的。这是物联网目前的发展阶段。

事实上大家都知道,技术的发展不仅仅是互联网的发展,大家都谈技术发展的指数规律,大家都知道指数数字的概念,我给你们一个准确或者大家能够理解的概念,什么叫指数规律?也就是说,假如我今天来交大讲课,我是你们的老师,我的报酬按天计,第一天给两分钱,第二天给四分钱,第三天给八分钱,第四天给一毛六,按指数规律,一个月要给我多少钱呢?这取决于这个月总共有几天,是2月份还是5月份?取决于这个月是28天还是31天?如果这个月是28天的话,到第28天的时候,你应该付我的收入大约是256万元,想想看第一天2分钱,到第28天的时候,按指数规律就是大约256万元,如果这一个月是31天,更不得了,第一天的2分钱到第31天就是大约2140万元。指数规律的强大,变化的快速,我们大家应该意识到,这是从钱的数字上来讲的。有人说,我们今天技术的发展变化正处于这“后三天”的速度。

想想看,因为应用的特殊性,从日常生活中,这种技术的发展,有的能够取代,有的还取代不了。电视机发明的时候有人说了很绝对的话,电视机肯定要取代收音机,事实上,电视机在大多数地方也确实取代了收音机。但是在一些特殊的地方还是没有取代,无线电台现在发展得挺好,好多广告到电台去做,原因是大家开车的时候要听,有购买能力的人都在车上,这样的广告效果最好。很少有人回到家里专门听收音机,而不看电视的,当时看起来能取代,后来取代不了也有这种情况。另外就是数码相机基本上取代了胶片相机,因为两者没有什么功能的不同,最早的胶片相机柯达公司,在数码相机刚出来的时候,还对数码相机花钱做打压的软广告,比如冲洗的问题、分辨率不够、照出来的照片清晰度不够等。他们在分析讨论的时候提出很简单的问题,认为数码相机50年之内肯定取代不了胶片相机,理由是每个大城市500米之内都能找到柯达照片的冲洗店,数码相机什么时候能够做得到?结果不到五年的工夫,由于数码相机的方便和技术的发展,使得数码相机基本上取代了胶片相机。技术发展和资本的贪婪,永远超过人的想象,一定是一代新技术取代旧技术,作为现实社会的人,观念一定要更新,了解技术的更新和观念的更新,而不是说死守着自己固有的利益或者固有的生活状态,技术的发展和资本的贪婪,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技术上曾经争议过可视电话,电话发明以后,盼望着什么时候能够有可视电话。现在没必要再做可视电话了,一代技术的跨越,用iPhone和iPad,安卓系统也可以做到,只要网络条件好,就可以直接视频通话了,没有可视电话这一说了,但是20年前、30年前,有些企业家曾经投资过可视电话。

电子商务的发展,前几天京东商城和苏宁易购的价格战,无论是真还是假,事件本身说明了传统的商业实物店对电子商务开始重视了。在座的同学都有网上购物的体验,淘宝网2011年11月11日,号称6个1,“光棍节”这一天,淘宝网一天的交易额是33亿元,任何实体店都达不到这种交易的水平,现在交易额更大了。

在生活中,你可能感觉昨天和今天没什么差别,但是去年和今年差别很大。我们的生活在悄悄地变化,比如说飞机票,原来买飞机票,不光买起来费劲,现在在网上任何一地都可以买飞机票了,你可以在网上订座了,挑选座了,也可以在网上改签了。由于互联网的发明,使得这些成为可能。飞机票的功能、纸张的功能仅仅成了报销的功能,如果不需要报销,根本不需要打那一张纸。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同样的事情,同样的概念提出来,有了互联网后,几乎是同时提出了电子邮件E-mail、电子学习E-learning,现在电子邮件几乎取代传统的写信,十几年的工夫,原来写信,除非特别正式的场合,大部分人都靠电子邮件交流。同时提出这个概念,20年的工夫,电子学习E-learning远远落后于电子邮件的发展,电子邮件取代了传统的写信。互联网的学习呢?我们学习的主渠道还是学校,这里面有教育复杂性的原因,也有观念的原因,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明,观念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样的事情,有的发展非常快,有的就比较慢。

我刚才所讲的,科学技术发展是突飞猛进的,人类认识自然界的领域,对自然界进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入,从宏观上、微观上和日常生活中,科技发展的速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快,科学技术成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大量地涌现,研究生研究的课题很多,研究出来很多的成果,我们研究的领域十分广大,技术发展非常快。

科学和技术不是同一个概念:这里我需要更正一下中国人习惯的错误说法,我们总是强调科技,但科学和技术不是同一个概念,科学和技术就像教育和就业不是同一个概念一样,良好的受教育经历有利于就业和职业的发展,扎实的科学知识能够推动技术的发展,西方把数学和科学都是严格区分开的,美国总统讲国情咨文时,讲到科学的时候都是这样讲的,因为两者研究的对象不同。数学研究的是逻辑关系,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如果一个角是90度,另外两角的和一定是90度,满足180度的条件,不可能另外两个角超过90度或者小于90度,如果是三角形的话,仅仅是简单的逻辑关系,数学研究的逻辑关系更复杂。科学研究的是自然关系,比如牛顿第一定律,如果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要么静止,要么匀速直线运动,为什么?这是自然关系,这个规律被发现了,这是科学研究的自然关系。

技术研究的是功能关系,有什么样的作用力,才有什么样的结构,房子是怎样建的,结构是怎样做的,这是技术研究的问题,工程研究的问题。根据科学原理,我设计出的这个技术能够达到怎样的目的,这就是技术研究,技术研究的是功能关系。我们讲科学是发现,技术是发明,科学是发现规律,技术是发明器物或者是能够有替代功能作用的方法。这三者是分不开的,科学研究和技术研究都需要数学作为工具,技术的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的支撑,数学的发展对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至关重要,数学是基础,技术发展需要科学理论。科学是探索自然和认识自然,靠好奇心驱动,一定要有好奇心,才能做得了科学。技术是利用和改造自然,一个是探索和认识自然,一个是利用和改造自然,技术是以功利为目的的。科学属于文化范畴,技术属于生产范畴。对科学和技术的认识,笼统讲科技的发展,等于说我们习惯了。

科学的重大发现将显著改变人类的思想观念,技术的重大发明将改变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从地心说到日心说,这是科学的重大发现,显著改变了人类的思想观念。技术的发明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人类文明的每一个台阶都是由技术重大发明所引起的。

最初的科学是不分学科的:这里想跟大家普及一下几个知识,科学和技术发展是怎样演变的?最初的科学是不分学科的,所以科研人员没必要过分强调自己归属于哪个学科,学科的分类是由于人类认识问题的局限性造成的,为了深入认识问题的根源,不得不划分研究的方向,这些研究方向逐渐形成了学科。科学是研究问题的,是认识问题的,技术是解决问题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或者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有不同的方向,也有不同的角度,这些不同的研究方向和不同的角度慢慢形成了一个学科,所以说学科是这样形成的,科研是为了探索未知世界,技术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而未知世界和实际问题是不分学科的,科学的突破往往是交叉学科。如果在你的学科里面有突破,这也了不起,但仅仅是一点,有重大发现的,肯定是交叉学科。在这儿举一个例子,比如说2010年石墨烯的发明和制造获得诺贝尔奖,石墨烯不光强度高,碳材料还能够导电,从发现制造方法到获得诺贝尔奖,它是诺贝尔奖历史上时间最短的,石墨烯是哪个学科的?最后给了物理奖,石墨烯也可以是化学,也可以是材料学,诺贝尔奖没有材料学,举这个例子是说,科学研究是研究问题的,不是研究学科的,我们要想到问题的实质。

科学研究的对象也是在演变的,科学发展的历程中经历了多个层次,对应的研究手段也在变化,最早的科学研究是机械运动,最早的科学不分学科,大家想一想看牛顿是哪个学科的?莱布尼茨是哪个学科的,伽利略是哪个学科的,都是不分学科的。科学最早研究的是机械运动,主要是靠理论,辅助以实验。稍微复杂一点是化学,物质组成、分子结构、不同的化学成分合成以后产生新的物质,化学研究主要是理论指导下的实验验证,科学上一个层次上一个台阶。目前的科学基本上是复杂科学、工程科学,主要是靠模拟计算和模型试验,这是第三个台阶。前三个台阶的数学基础主要是微积分,无限逼近理论。机械运动的时候可以有解析解,到化学和复杂科学的时候,基本上是偏微积分方程,是没有解析解的,只能是无限逼近,数学基础是微积分。

我们现在刚刚开始的生命科学,也是从20世纪90年代人类基因测序开始,最早是医学,生命科学以实验为主。今后发展,包括现在的经济学、社会学,是人类的行为科学,主要是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等,它的数学基础是统计学,是概率论,是随机过程。所以说,如果是有志于搞社会学、搞行为科学的,没有学过随机过程的,是要学随机过程的,概率论学得不好,统计学学得不好,要学社会科学的话,比较难。我们研究的对象,随着科学的发展是一步上一个台阶的,我们对应的研究手段,数学工具也是在变化的。今天我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学经济学的,我本人不是学经济学的,但是我对经济学有自己的想法,行为科学为什么是今后发展的学科呢?目前的经济学仅仅是一个经验的科学,不像力学中有三大基本定律那样能够解决根本问题。机械运动是三大定律,经济学是什么理论?没有可靠的理论支撑。我不是打击大家学经济学的热情,经济学很重要,但是目前没有可靠的理论,如果有可靠的经济学理论,应该是读经济学的博士挣大钱。经济学家更多地讲的是过去的经验,过去的经验和今天的经验与目前的社会现实是不一致的,经济学用自然科学理论和数学公式推导是不行的,经济问题与人相连,包含情感的因素。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同样扔一只小鸟和扔一块石头,扔一块石头靠着自然科学的理论,多大角度,多大质量,落点是固定的,你能算出来的,能准确计算出来落点的位置。但是你扔一只小鸟,同样质量,同样的角度,你算得不对,因为扔出去后,遇到风的阻力小鸟会自动调整方向,更不用说在边上放一点鸟食诱惑了。小鸟是这样的话,按这种理论推算人更是有问题的,是需要发展的,讲得太多的话会被经济学家反对。

研究对象的演变是五个层次,包括今后的发展,幸亏人类发明计算机和互联网,使得科学研究能够上一个新的台阶,包括复杂科学的计算都是无限逼近,有限元、有限差分、自适应算法等,有的正在做这些工作。

从实验工具的演变来说,科学离不开实验工具,最早的机械运动,从简单到复杂,后来发展到高精密测试仪器、测量设备,遗憾的是,实验室大量都是进口的测试设备,衡量一个国家的科研水平可以看测试设备,如果测试设备能够占主导地位,科学水平会提高到新的台阶。

科学实验工具朝规模超大、极端化方向发展,有些科学家邀请我到搞暗物质暗能量的研究场地学习,我们现在在做极端的情况,几公里深静态的条件下进行暗物质暗能量的研究,这是过去不可想象的,实验工具、场地、仪器设备都在变化。特别是对人类基因测序,我们的评价指标对在《科学》和《自然》学报上发表一篇论文是认为非常神圣和了不起的,如果做基因测序,买了某个公司的仪器,你测就行了,测了稍加分析就能在《自然》学报上发表,不是批评某些人,不真正了解国际上的科学发展,也被一些科学家忽悠。

从事科研人员的职业也在变化,从最早的个人兴趣爱好发展到某个阶段成为宗教政治的工具,有些政权,遇到粮食不够吃了,有些科学家就论证一天吃一顿饭是怎样科学,对营养怎样好。发展到今天,我们成了职业科学家,事实上大多数职业科学家容易与生产脱离关系,我们强调科技成果转化,科学家不应该职业化,这是我的想法。如果科研人员在某个企业从事科学研究,能够和生产实际结合得更密切,不能仅仅靠职业培养,科学家也需要素养,科学家一定不能说生下来就是科学家,职业就是科学家,因为不了解生产实际,当然纯理论的研究也是可以的,如果真正做出科学成就的话,一定不能和社会脱离,成为专门的职业,这是职业的演变。

学术交流载体的演变:最早的学术交流是同行之间书信交流讨论,后来慢慢发展成书信的不定期结集出刊,再后来组织定期出刊,这些都是不需要像现在这样的所谓同行评审后才能发表。20世纪初,随着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员增多,特别是研究应用科学的人增多,工程和技术领域的学术交流增多,学术交流的论文增多,发展出了要先经同行评审后才能发表的学报,产生了经同行评价后的现代期刊。互联网普及后,学术交流开始利用互联网,网络发表论文成为可能,由于其发表快、容量大、反馈讨论方便、费用低廉等,得到迅速发展,“先发表,再评审”的新模式逐步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开放存取(Open Access)运动兴起。新的学术表现方式已经出现,如针对医学生物领域的视频学报(www.jove.com),今后会发展出多维论文发表平台,全方位展示和交流学术思想、科学发现、技术成果。

科技评价也是在演变的,我们对今天的科技评价有这样那样的意见,不公平,不公正,事实上,我自己觉得科技评价还是比原来更进步,更好一些,水平更高一些,更公平一些。

20世纪70年代以前,哪个科学家水平高,钱给谁,那就是官员说了算。到了80年代是专家朋友评,90年代开始有一些定量的指标,比论文的数量,从2000年开始比期刊的影响因子,现在是计算机随机遴选专家,我们负责基金的评审,专家的评审,第一轮由计算机随机遴选的专家来评,相对来说,比找朋友评更公平、更公正。但是,无论规则定得如何公正,都难免受专家知识面的限制,尽管我们想学科方向一致,但是专家自己的知识面也有限制,主观判断的偏颇,人情世故的影响,科技评价应该上一个新的台阶,应该靠客观数据的积累,让学界广泛参与。我们现在评审的专家名单很保密,公布了以后,评审专家也很烦,大家找来找去,如果都公布了,是否会更好、更公平一些?

期刊的影响因子:你们都要发表论文才能毕业,导师要求在哪个期刊上发表,发了才算数。期刊影响因子大家都知道是表征期刊影响大小的一项定量指标,也是某个期刊,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的次数,某个时间,多少个引用次数的比值,代表论文整体上的被引数。事实上,期刊的影响因子不能或者不宜跨学科比较,期刊影响因子取决于所属的学科,学科越不成熟,需要互相印证,所以引用就多,影响因子就高,或者说这个学科研究的人员越多,学科期刊越少,大家只能引用,所以造成这个学科的影响因子高。现在影响因子最高的是医学发表的有关癌症的论文,因为癌症还没有根本性的突破,佐证材料越多,越能说明这篇论文的正确性,因为没有可靠的理论也不是成熟学科,所以说期刊影响因子就大。高影响因子期刊发表的论文并不一定比影响因子低的期刊论文的水平高,就好像奥运会和全运会相比,虽然奥运会的赛事档次高,但奥运会的参赛资格并不一定比得上全国冠军的水平,这是我的一点看法,不一定正确。如果不是一个学科不要比影响因子,因为有些学科研究的人员少,比如说天文学,很难和生命科学比期刊影响因子。

评价学术影响力的H指数:另外一个发展趋势,今后从事学术生涯的应该知道,评价学者、评价学术载体和科研机构有一个H指数,是定量评价期刊或者一个机构,像北京交通大学或者哪个研究所评价科研人员或者某个个人成就的方法,类似于期刊的影响因子,一个人或者一个期刊或者一个机构H指数在一定期限内发表的论文数至少有H篇被引次数不低于H次,比如张三本人的H指数是36的话,表明在过去已经发表的论文中每篇被引用至少36次的论文总数共36篇,无论其他论文再多。H指数既反映了论文的数量,又反映了论文的质量,这是一个新的评价一个人或机构学术影响力的指标。

你们今后可能发表的论文慢慢算一算H指数,一般来讲,某些学科达到40就算很不错的科学家了,达到60算是比较优秀的,超过90至少是杰出。这也取决于学科,如果做纳米研究和生物研究的达到60不算太杰出,因为论文多,引用多。

学术评价上,你们查论文肯定要用谷歌学术搜索,Google Scholar最近公布了各个学术载体的五年H指数。排第一的是Nature,其五年H指数为295;其他依次是: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74);Science (265);Research Papers in Economics (259);arXiv (256);The Lancet (205);Social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 (205);Cell (195)。

国际上对学术影响力的排名用H指数来表明,既反映了数量也反映了质量,排在前10位的分别是七家期刊和三家网站,三家网站都是开放存取的网站,而且RePEC网站排在第四位,数学、物理计算机、高能物理论文排在第五位,仅次于Science,排在第七位的SSReNet仅次于《柳叶刀》杂志,超过了Cell,以网络为载体的开放存取网站正在挑战传统期刊。

技术发展的速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快。一项技术从制造民用产品算起,到拥有5000万用户成为成熟产业,所经历的年数,电话从发明到拥有5000万用户的时候经历了50年,收音机用了30年,电视机从发明那天起到拥有5000万用户是18年,个人计算机用了13年,移动电话用了9年,互联网只用了不到3年,技术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

互联网是国家主权的第五空间。十几年前,我写过教育信息化的一篇文章,其中提到互联网实际上已经成为国家主权的第五空间,传统上我们把国家的主权定义在有形空间上,如领土、领海、领空三个空间。靠科技的发展,少数发达国家正在争夺太空,可理解为国家主权的第四空间,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竞争,称作领宇,计算机代码控制互联网的运行规则,决定互联网网络空间的归置、主权,我把它叫做领网,从领土、领海、领空,现在有领宇和领网共五个主权空间。尽管国家主权的第五空间领网,没有有形的边界界定,靠知识产权和文化价值观念、技术壁垒来界定,尽管开发第四主权空间起步较早,但第五空间的主权发展比第四空间快得多。互联网是一场无硝烟的国家主权争夺战,而且日趋激烈,我们也应该在这个战场上争得一席之地。

大家没有意识到,实际上互联网是国家主权的竞争。大家都知道,钓鱼岛的事情,日本政府从私人手里购买国家土地的闹剧,中国政府强烈反对,作为中国人,钓鱼岛主权是坚决不能让的,那是领土领海的问题,互联网是领网的问题,是我们国家主权的第五空间。

互联网的特点。大家知道博客和微博,我跟大家举这个例子,是说互联网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之大。博客、微博自媒体时代的到来,大家都知道,博客从网络日记发展到目前成为一种媒体的形式,它的特点是操作简单、可以持续更新,开放互动、展示个性,传播情绪、智慧、意见、思想等。博客有其草根特性,比如说,人人可以办期刊,人人可以发新闻,发表参与社会管理的观点。在座的可能有一半以上有博客,有2/3以上开了微博,我想差不多都有微博,中国3亿多人有微博,微博是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有显著的社区特性,灵活、交互,传播速度快,平民参与、碎片化,140个字,独特的传播方式为公众表达提供新的渠道。有些官员怕微博怕得不得了,实际上微博是社会稳定的缓冲器,大家有情绪在网上发,不走到街头抗议,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把博客理解成相当于传统媒体的期刊,自己办期刊,微博相当于传统媒体的报纸,随时发、天天发,每分每秒发都没问题,说不定在座都在发着呢,这都是有可能的。互联网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模式和公众的信息获取习惯,两年前谈微博,大家不知道在谈什么,今天在座的大多数人都在用微博,而且获取信息的主渠道是微博。

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因为讲教育的未来,我先给大家讲一讲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是什么。教育是知识传播,广义上是信息传播的一种,信息传播有几个渠道,一是传统媒体,二是传统的教学,三是环境的传播。传统媒体的特点是批量大,单向,内容可控,特点是中央复杂、末端简单。由于技术的限制,互联网走了弯路,因为当时的存储技术、传播技术没有变成中央复杂末端简单。为什么传统媒体中央复杂、末端简单?任何一个报纸编辑部都是复杂的,但是到末端老百姓手里五毛钱、一块钱一份报纸,中央复杂,末端简单。电台、电视台也一样,采编系统,这是中央复杂、末端简单的规律。这样传统媒体内容可控,发什么,不发什么,由总编辑和社长说了算。

传统的教学,咱们这个班算大一点的,今天坐了一二百人,一般大学的班,三十几个人,传统的教学是批量小,也是单向的,传播的质量取决于教师的水平,可交互,传统的媒体是不可交互的。信息传播的另一个渠道是环境传播,量小,反馈快,异变,口耳相传,根据每个人的理解不同,传着传着就变了,内容难以控制。

自媒体时代,微博和博客时代,传播量大,信息量大,传播快,没有中央,末端复杂,内容难控,观点多,由于量大,对某个事件的报道接近于真实,这是我所了解到的自媒体时代。

互联网的主要特征。互联网不迷信个人权威,例如:Wikipedia,人人都是作者,人人都是专家,你可以发布,你可以修改,人人都有权力修改,让知识在充分自组织和高度自由的条件下迅速传播、扩大,接近权威。你修改得不对,别人马上会给你修改或反驳你。微博,《人民日报》和新华网都上了,Twitter,Fackbook和《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相比,《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是被某些集团操控的,《人民日报》和新华网是政府的喉舌,我不知道在座的有没有学新闻的,学新闻理论的,传统媒体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叫做议题设定,咱们说这件事情好,因为事物有正反两个方面,议题设定说这件事情好,咱们就找它优点的方面,坏的不说;如果议题设定想说这件事情坏、差,就找它不足的方面,这是传统媒体或者传统新闻著名的理论叫做议题设定。任何有政治背景和财团控制的媒体,一定是他自己财团的喉舌,这个不奇怪,中国也好、外国也好,这是新闻媒体共同的特征。到了微博、博客时代,你可以讲,也有检查等,但是毕竟让大家发出了不同的声音,他不迷信权威。知识不迷信权威,新闻不迷信权威,什么叫精品课程呢?不是说政府某些人决定或者某些专家来评,网民决定精品,互联网时代不迷信权威。电子商务也是同样的,哪个商品好,哪个性价比高,由网民来决定。大学排名不靠机构,也不是政府组织,互联网提供不迷信个人权威的表达的空间。

互联网还有一个特征就是无穷大、无穷小。我告诉跟大家密切相关的,你们使用互联网的费用会越来越小,因为用户在无穷多,接入互联网,使用的用户无穷多的话,费用会逐渐减少,达到运营商的平衡,这是无穷大、无穷小。互联网的内容会无穷多,你要用到的会无穷小,精品会无穷小,相对于内容来说,互联网需要研究的课题很多,科研的方向很多,但是作为某一个研究互联网的专家只能研究某一个方面,互联网有一个无穷大和无穷小的基本规律。

每次重大的技术发明都会给人类精神提供一个无尽力量或者精神观念的变革。互联网现在谈工具,大家认识到互联网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了,但是互联网最重要的是给这一代人提供了合作共赢的伟大精神,大家一定要合作,不能想象,比如咱们学校,自己校园网络做得再好,不跟外网联,等于是一个孤岛,互联网给我们这个时代提供的伟大的精神财富叫做合作共赢,这会影响几代人,做事情一定要和大家合作,只有合作才能共享这个时代的财富,大家共同提高。互联网颠覆了信息传播的基本规律,传统的信息传播是中央复杂、末端简单的结构,现在互联网传播是末端复杂,没有中央这样一个结构,互联网媒体解决了传统媒体的发行问题,一个技术能否取代另外一个技术,一个产业能否取代另外一个产业,要看它根本上解决了什么问题,博客也好,微博也好,它是自发系统,越滚越大,比如说,报纸能发行20万份就算很不错的报纸,随便一个博客或者微博粉丝超过20万的很多,所以说要发一条消息,影响的人是巨大的,比报纸的影响力大。

互联网是上帝扔下的可乐瓶,大家看过上帝扔下的可乐瓶这篇文章,互联网颠覆了传统教育的模式,互为师生的时代已经到来。

教育的本质。我认为教育的本质分为三个方面,对于全人类来讲,教育是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传承和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来讲,教育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提供国家建设人力资源保障,提高国家竞争力;对于个人教育是追求幸福生活,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教育和学习是同一个概念的不同角度表达,教育是主动态,学习是被动态。就像买和卖一样,只是表达的角度不同。

教育有哪些基本类型或者学习的基本类型呢?

我想了想大概也是分为三类,一是人际交往类的学习,二是知识传承类的学习,三是文明发展类的学习。人际交往类的学习,有哪些呢?语言、品德、礼仪,这类学习的特点是靠环境养成的。在相应的环境下,学习效果会更好,母语的学习是不用上课堂的,外语的学习上课堂,语言学习是环境继承的,在非英语的国家学习英语,花三五年的工夫,不如到一个英语的国家学半年,语言、品德、礼仪等的学习靠环境学习效果是最好的。我们有了互联网,网络的虚拟环境效果会更好,比课堂教学要好。知识传承类的学习,这类学习分哪些方面呢?文字的学习,历史、数学,要靠他人总结规律性的东西,这类学习是课堂学习效果最好,这才是学校真正的内容,课堂学习效果好,视频的学习效果会更好,为什么大家可以看,比如我今天跟大家讲的,如果没有视频的话,对哪几句话感兴趣,除非特别通过渠道找我讲一遍,否则就很难了,有了互联网就可以反复地看,反复地学,这样效果也会更好。另外可以集体讨论,如果你讲得好,今后的教师将成为自由职业者。文明发展类学习是指知识探索,包括哲学、政治等社会科学,知识探索就是科学研究,特点是交互式,实验验证,学校类似于研究所,就像大多数的研究生,如果想学好,搞这方面的研究,做知识探索,一定得跟导师多交流。这是学习或者教育的三个基本类型,我们现在把教育的功能无限扩大,把本来不应该是学校承担的责任,都归到了学校和教育。分类型就知道了,语言的学习,大家在课堂上学英语,浪费了很多的时间,效果并不是十分好。到英国学习,大多数的人没有那样的条件,但是有了互联网就有了这种条件。

大学的基本功能。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西方认为现代大学的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的产生,二是知识的传播,三是知识的应用。我们国家把大学的功能定义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没有本质的差别,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东方文化,对大学功能的认识基本上都是三个方面,只不过排的先后顺序不一样。西方认为大学的知识产生是排在第一位的,知识的传播和知识的应用放在第二和第三位。我们国家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社会服务就是知识的应用,除排的先后顺序不一样之外,东西方文化对大学功能的基本认识是一致的,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百年校庆讲话里面增加了文化传承与创新功能,我们是四大功能,但是从本质上来讲,大学的基本功能就是两项,知识的生产和知识的传播。知识的应用,文化传承和创新,创新是知识的生产,传承是传播,大学的基本功能就是两项。我们在大学学习,要想一想,我们要生产知识,我们要传播知识。

我还有一个观点就是高等教育的质量不等于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指考核课堂讲课、学生上课、考试、考核等,这是教学质量,而科学研究、学术氛围,大师言传身教都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学校的社团组织,包括体育运动,培养团队精神,文化氛围都对学生的人生有很大的影响。我们要用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等教育的质量,科研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科研创造了新知识,丰富了教学内容,搞科研的教师用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方式授课,能够深深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另外科学文化、科研的氛围、科学前沿讲座等,都是重要的育人环境,也包括交大大讲堂,在其他学校听不到这种交大大讲堂请了那么多名人讲课,教师也可以讲,对学校人才的培养是非常有好处的,科研的氛围和科研学术前沿的讲座等,都对学校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提高高等教育质量非常有好处。

科技成果应该最先转化到课堂上。科技成果转化不仅仅是制造产品,要商业化,这种认识是狭隘的,也是不全面的。科研成果的表现方式是新知识,大学是传授知识的殿堂,第一时间要转化到课堂,回去转告你们的教授、导师,有科技成果第一时间要教给你们,要转化到课堂,要写进教材,技术成果也需要转化,体现在科研成果上,专利的转让,办企业等所占的比例是很小的,更多大学的成果是知识成果,好大学和一般大学的差别就是教授水平,选修课、必修课、专业设置都是规定好的,好的大学研究出的新成果能够及时转化到课堂上。

我们要适应高等教育的变化。和30年前比,20年前比,那时候大学是以本科教育为主,专科教育为主,那时候大学生少。今天985院校,研究生与本科生在校学生差不多是相同的数量,研究生学习年限比本科生短,研究生招生数大于本科生数。985院校,超过50%的本科生考研和出国留学,这是985院校面临的现实,高等教育的环境条件、结构、成分、主体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管理理念和方式也要跟上变化;培养学生的目标发生根本的变化,教育的管理、理念方式也要跟上这些变化。计划时期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经济人才需求模式相矛盾,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专业是定制,学校是免费的,生活费也是免的,包分配。现在是市场经济,专业需求在变化,学生要交学费,要自谋职业,这些对高等教育带来很大的影响,对互联网也有很大的影响,要关注高等教育的变化,要适应这个时代。

互联网将会引发教育的革命。你们很关注大学排行榜,如果现在评价大学,三大功能缺一不可,也包括引领文化。除了教学质量好,优秀的生源,高就业率以外,其他还包括教授学术影响力,良好的学术氛围,学术资料和科研条件、科技成果、文化政策环境,国际国内学术会议次数,有影响力的学术组织等。

好大学的教授是什么样的?一流大学首先要有一流的教授,教授有四条标准:国际会议上要有声音,国际期刊上要有文章,国际组织要中有地位,国际奖励要上有名次。我们现在的教授国际会议上有声音能够做到,因为现在出国容易了,国际期刊上有文章也做得到,中国每年有几十万篇文章发表,国际组织是否有地位,国际奖项中是否有名次就另当别论了。

更高的要求,如果有些学校提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那么要清楚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有世界一流的教授,你的教授不光在国际会议上要有声音,还要能够做特邀报告,要做会议的主要组织者,国际期刊上不光要有文章,而且要当编委当主编,最起码是论文的审稿人。在国际组织中要有地位,当理事、理事长、轮值主席和协会主席,国际奖项上不光要有名次,而且要做主要完成人,拿国家大奖。我想对于一个大学来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对教授的要求也是非常明显的。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极其深远,是教育革命。基于宽带和无线网络加手持终端的学校教学,这种移动教学方式已经开始实践,会带来学习的革命。

从前年下半年开始,网络公开课,在哈佛、麻省理工很流行,现在知名大学也在设网络公开课,给大家学习提供了方便,因为我做和互联网有关的工作,特别是基础网络的工作,互联网技术提高一个层次,比如说带宽增加一个量级,应用就上一个台阶,花了很多钱,主干带宽从10G提到40G传输速度,跑两个月,两个月以后继续堵,还得筹钱增长,因为应用在增加,视频在增加,思科公司预期,今后四年互联网将以视频为主,包括看新闻,现在都是文字的新闻,做互联网技术接入服务的,我们压力很大。网络公开课越学越方便,其特点是灵活、共享、自主、开放、高效等。

例如可汗学院,网络视频是以大学为主,可汗学院是孟加拉裔的美国人创办的,可汗学院用网络视频进行免费授课,有关数学、历史、金融、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学等,视频片超过2200段,使命是适应各年龄段学生学习进度,以基础教育为主,提出用视频重塑教育的理念,如果大家有空的话可以看看。

这是讲三角的,讲几何的,如果家里有孩子是这个年龄段的,或者你兄弟姐妹学的话,我自己觉得讲得非常不错,英语也非常简单,表达也非常清晰,都是短句子,把每个知识点都分开了,效果也非常好,比一般的课堂教学效果要好。

如果想拓宽视野、提高知识面有一个TED值得一看,其技术、娱乐、设计是美国一家私人机构、非营利机构做的,如果大家有兴趣,或者有时间的话,在互联网条件好的情况下,可以上TED看一看,讲得一些新思想和新观点,包括文化,也包括艺术的,还是不错的。

为什么举这三个例子呢?主要想讲一讲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学习,给我们提供了什么。主要变化是,教室将是学习的会所,不再是课堂了,将是集体做作业、答疑的场所,大家都在互联网上学习。教师将成为会所的辅导员,与学生直接交谈的时间增加,以辅导为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以研究为主,优秀的教师可能会成为自由职业者,是学习的组织者,会做课件。学习内容以学生为主,考试针对学生自主选择,不再是统一的考试了,课程的体量小,除了网络公开课之外,可汗学院和TED都是时长非常短的,尤其是TED,3分钟、6分钟、8分钟、12分钟,最长的20多分钟,每段讲一个观点和一个思想、一个发现,就讲这个问题,学习效率非常高,可汗学院分知识点学习,讲课精,可重复学,比如讲牛顿第一定律,我们学物理课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第三定律,分别都是一节物理课的内容。用可汗学院视频学第一定律其短片大概7分钟,第二定律、第三定律,重复学,最大的好处不用找老师,没听懂反复看,老师在的时候,也有问题,这个你懂了吗,这一点你懂了吗,学习思路可能受影响,有了互联网,有了视频教学片,对学习效率的提高是非常有利的。另外互为师生,学生之间互为师生,有些学得比老师都好,学习的过程可以在任何地方,当然任何地方是指有互联网的地方,学校发证书是灵活的,使留学变得简单,或者不再有留学的概念,因为大家都在互联网上学习。

微证书的推出,今年5月份MIT成立了一个公司,网络上公开课是免费学的,但是如果要考证书是要收钱的,一门一门过,可以考微证书,拿哪方面的学位,是有要求的。原来念本科要四年,今后留学也许就在任何一个地方,有互联网的地方,把所有的微证书考过,网上不能学习的,再听几门课,也许半年或者三个月就完成留学的过程,拿到学位证书。这是不得了的事情,对我们的教育冲击很大,如果我们的教育不及时跟上,学生学习的方式都会受影响,微证书的推出,学习不再是几十个人统一进度,没有班级的概念,15岁大学毕业和50岁大学毕业都不稀奇,根据你的爱好,真正的个性化是大家学习,有了互联网。

今后大学功能将会发生根本的改变。刚才也讲了,现代大学的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基本功能知识的产生和知识的传播,未来大学的功能将成为知识探索、知识的验证考试认证,大学将成为研究院成为考试院。传统的大学,12年前我在美国工作的时候,因为接待很多大学校长副校长,传统意义上的大学50年关门,现在12年过去了,我现在说传统意义上的大学不到40年就关门,大学的功能将变成研究机构,靠政府授权有考试鉴别这个人掌握知识能力的权力,你可以发证书,科学和教育会真正融合,教育云服务的形式,大家听说过教育云,这样的平台会越来越多,会提供更多更好的课件,适应各种人才,终身学习、个性化学习的阶段会到来,所以说,任何一个讲座一个报告,能够记住一两句话就算是有收获的报告,我想今天结束我报告之前,我不知道大家能否记住,我想跟大家说,互联网时代不仅仅改变教育,将给人类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互联网时代将是新闻真正自由的时代,互联网时代将是政治充分民主的时代,互联网时代是文学将进入无经典的时代,艺术将成为雅俗共赏的时代,互联网时代教育将成为互为师生的时代,学术将迎来开放存取的时代,我们的历史将会更加真实。谢谢大家!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