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余晖与晨曦——回眸东北近代小说的意义——序《〈盛京时报〉近代小说选萃》
在线阅读 收藏

2005年,沈阳师范大学文学院张永芳教授和王金城副教授领着几个硕士研究生,开始了省社科基金项目“辽宁近现代文学生态与文学转型”的课题研究。为此,他们集中精力对《盛京时报》上登载的文学作品进行了一次系统性的整理工作,于是有了内部资料集《〈盛京时报〉文学作品名录》。在此基础上,又先后获批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盛京时报》近代小说叙录”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盛京时报》近代小说研究”这两个延伸性课题。这对东北地域文学的研究有开拓性意义。在研究过程中,该课题组先后有两部重要文献整理成果问世,即已经出版的《〈盛京时报〉近代小说叙录》(沈阳出版社,2010)和即将出版的《〈盛京时报〉近代小说选萃》。

《盛京时报》是20世纪初沈阳(曾称盛京)创办的一份重要报纸,在东北一直很有影响。它的文艺副刊曾是东北近现代文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的阵地,五四运动以后,很多东北作家都曾在上面发表过作品。作为文学研究,它无疑是一座资源丰富的矿藏。该报创刊于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终刊于1944年,共历时38年。而这38年,恰恰是东北社会经历天翻地覆的巨变时期,也是东北地区的文学由传统旧文学向五四新文学转型的一个关键的历史节点,因而这个时期的文学,具有明显的历史过渡性质。这个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旧文学继续衍散着它的余晖,而新生的孕育着五四新文学的晨曦已悄然升起,它们互相交融冲刷,激荡不已,色彩斑驳,构成了这个时期东北文学鲜明的时代特色。

我们关注这个时期的文学,既缘于它的历史独特性、文学独特性,也基于它的社会意义及思想文化方面的价值。其时,中国社会正处在一个巨大的历史转型期,中华民国取代了腐朽的封建清王朝。而这种历史的转型,首先是一种社会思想的转型,意识与文化的转型,在文学方面,则是由旧文学向新文学,由传统的文言文体向新的白话文体的转型,在它的背后,则是历史与时代的推手。我以为,《〈盛京时报〉近代小说叙录——选萃点校》,对于反映东北文学史上的这次重要的历史转型,有着一种独特的回眸的意义。

首先,是它所存留的珍贵的文学史料价值。它的回眸,掀开了一页尘封的历史记忆。它告诉我们,在祖国的东北,在20世纪初叶的一段时间里,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些作家,这样的一些作品。他们从清末的禁锢的文牢中走出来,开始接触到来自西方现代社会的一些新思想,接触到民主、民生、民权、社会文明、个性解放、婚姻自由这些新的创作元素。新的现代思潮冲击着旧的精神牢笼,他们的思想新旧杂陈,他们开始用自己稚嫩的创作,踉踉跄跄地探索新的文学,新的方向。他们的创作,也许只是一条浅浅的溪流,但它的方向,却是汇入中华文化的洪波长河。这些在今天看来显得很稚嫩的文学,日后却孕育出东北地区的五四新文学,孕育出辉煌于中国文学史册的东北作家群和东北抗日文学。它是东北新文学的先声,它对于东北文化事业的促进,对于东北新文学的建设,有着一种别样的历史价值与精神启蒙意义。只有尊重自己的历史与文化,清楚地了解自己的过去,才能够真正地面向未来,走向未来。这正是今天我们发掘这种文学史料的时代意义。

其次,是它所体现的文学变革精神与时代审美的意义。从《盛京时报》刊载的文学作品这个独特的视角,我们可以感受到其时那种新旧交替的历史大趋势。这些小说,接纳着新的文学思想,新的时代元素,逐步而坚定地反映着变革中的东北社会新的时代审美趋势。它们真实地记录了由清末到民国初年的那段东北社会生活,虽然文体大多半文半白,内容依然不离民坊故事、讽喻劝世、才子佳人、民间疾苦、官场百态等旧的套式,但总的看来,大多传达了一定的积极的思想意义,透出文学思想与文学形式的“新”字。一些作品,表达出明显的爱国救世情怀,呼吁民众觉醒以及民主启蒙的精神,或直接介绍翻译西方的文学作品,或正面抒写当时创办新学堂、青年争取婚姻自由以及现代城市文明所带来的种种精神冲击。它像一部历史的留声机,记录下那个时代的生活面貌和民众审美口味。那个时代的新鲜东西,带给我们一种品味历史回声的沧桑,产生一种别样的历史感、时代感。因而读这样的作品,必然地要放在当时那个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历史中去认知。社会内容的变革必然地要反映到文学形式的变革,这个阶段的中后期,出现了一些完全采用白话文的创作,许多小说都能灵活地运用流利生动的北方口语,表现出一种诙谐豪爽的东北地域的文化特质。

《〈盛京时报〉近代小说叙录——选萃点校》共精选收录了自1906年10月31日(清光绪三十二年九月二日)至1919年“五四”前夕为止的70篇小说,以作品的发表时间为序。每篇后面,均附有编者对该作品内容的简述,以及扼要的点评。这种将录、叙、评结为一体的叙录性资料研究,较好地融合了文学的史料性与学术性,这对于研究和保存历史文学资料,应该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从该书收录的这些作品来看,我们可以发现,这些作品虽然都是“五四”以前的东西,但起点普遍很高,其艺术水准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如该书的首篇作品《靴子李》(登载于1906年10月31日,即清光绪三十二年九月十四日),就是一篇颇为清新畅达的社会生活小说。该作品的文体半文半白,运用一种流利的北方口语,小说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虽然依然有清末小说的遗痕,但明显地带有从文言向白话体过渡的性质。而寓言体小说《愚者伊晚》《狗吐人言》,则是直接翻译托尔斯泰等外国作家的作品。虽然译作者的文体半文半白,显得稚嫩拙朴,但文中所表达的那种争取民权平等、珍爱生命的思想,都传递着一种新的气息。用半文半白的文体写新文学,是当时很普遍的现象。踞石的《床边会议》,讽刺了当时因变革之风带来动辄开会的现象竟然被封建家长所利用。作品表现了“我”(孝廉)妻通过床边会议,牢固地把持着家庭的专制大权。而怜影的《先生老爷一席话》,则使用白话文体,讥讽了参议员改选,金钱操作买票的现实。作品中的人物“中国洋先生”、“时髦大老爷”,都刻画得异常生动。怜影的《春江梦》,是一篇值得注意的作品。作品描写了乡下人初次进城所受到的种种冲击。作品以梦境化之,却是一种严肃的写实。而乡下人的城市梦,最终是难以在现实中实现的。小说《电中闲谈》,反映了民国初年,袁世凯想称帝时的动荡局势和普通民众心态。特别是以电话(译成“德律风”)和电报(译成“突立格来夫”)的对话,反映了当时社会接受新事物时的那种新鲜感和骚动。怜影的另一篇作品《老妻泪》,生动地刻画了一个东北农村劳苦妇女的悲惨生活,是一篇生活场景剧式的写实佳作。作品表现了“田老太太”和一个女孩的交谈过程。田老太太“坐在矮板凳上,嘴衔着叶子烟袋,歪着脖颈儿,自言自语地”叙说着自己痛苦的往事。该篇全部采用白话文,生活场景散发着一种浓郁的东北乡村色彩,人物对白几乎完全采用东北农民的口头语言,使这个东北农村老妇的形象异常鲜活生动。总之,越到后期,这样的白话文创作就越多,写得也越好。

《盛京时报》卷帙厚重,对这些尘封已久的文学资料的整理,工作是十分繁重的,而精选并逐一点校之,更属不易。正如张永芳教授在《〈盛京时报〉文学作品目录》的“后记”中说的:“未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委实难以想象它的单调和繁重。”但是,“这一项目又的确有学术意义,对于推动东北地方文学乃至现代传媒与文学发展关系的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资料的整理虽然自身难见直接效果,但其价值的不可估量,是任何有学术研究经历的人都十分清楚的常识。”我想,用张永芳教授的这段话作为本文的结语,用于了解这项研究课题的意义,应该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