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诗文为心语 生命更斑斓——序张声闳诗集《诗悟人生》
在线阅读 收藏

张声闳先生是我近年来结识的一位朋友,论起年龄资历均属于前辈。他性格开朗乐观,待人亲切谦和,经常是乐呵呵的,别人呼他为“老顽童”。他尤喜爱诗文,经常随感赋诗,思维灵动,文采斐然。他的诗集《诗悟人生》,就是他凝神炼句的新作。展卷读罢这部沉甸甸的诗稿,心里不由地感到一种深深的敬意。面对这些凝聚着他心血的四百余首诗作,竟仿佛是在品饮一眼历经岁月的沧桑却依然强劲喷涌的甘泉。诗人的艺术生命,他的人生艺术感悟,就像这晶莹纯净的泉水,汩汩地流淌出来,变成了一首首舒缓而深刻的诗篇。这些诗,会聚着他的人生体验,成为他的艺术沉思录,它是作者的心灵的自述,也是作者的诗艺创造。朴实的文字,真实的感情,深邃的思考,这些,构成了他的诗的独特的品格。这是一部充满人生哲理的诗集,它能使你一口气地读下去,并产生一种清新纯净的阅读愉悦。他说:“诗学社会学,一直是我的探索目标。”

我对张声闳先生本来了解不多,但读了他的这些作品,不禁能够由文而知人,又由人而感文。张声闳先生1930年生,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哈尔滨医科大学,先后又被调到东北人民政府卫生部、沈阳市卫生防疫站、辽宁省卫生防疫站、《中国公共卫生》杂志社工作,从副社长、副总编的职位上退休,退休后又在北京《中国学生营养报》副总编的职位上干了十年。他是由学医而又从文的知识分子,他的工作的步履,与年轻的共和国的岁月相伴。他所经历的那种奋斗的苦难和精神的追求,那种深挚的爱国爱民的情怀,以及对于生活和人生的真切感悟,诗意地转化为一种精神的寻找,成为他人生的真实写照。

张声闳先生将自己的诗作,分别冠以易熵、哲熵、理熵、智熵、健熵、情熵、游熵、幽熵、闲熵、禅熵等分类,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思想融于形式又高于形式的创作理念,体会到诗人所追求向往的一种诗的新境界。他的诗形式多样,内容广泛,视野宏阔,体式纷繁多姿,这在眼下的诗歌创作中并不多见。他的诗大体上可分为时世感怀诗、人生哲理诗、旅游景物诗、灵感思维诗、养生禅悟诗、周易文化诗、精神操守诗,等等,包含生活的各个方面,可说是无事不可入诗。坎坷的人生阅历和开阔的学识素养,使他能够在诗海中恣意地畅游。从创作体裁来看,他的诗有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八言诗等多种,有律、绝、散体,既有传统古体诗,也有十足现代味的诗,纷彩异呈,所谓情之所至,形式不拘。他将诗的形式的创新服从于内容,服从于诗情诗意的驱使,因而他的诗显得格外清新开朗、活泼自然、空灵率真。

张声闳先生的时世感怀诗,表达着一种深沉的爱国情怀和敏感的时政意识。他根据中央提出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的要义,提出了《人生守则金标准四十言》共40个汉字,并以每个字为题目分别创作了一首诗,可谓形式新颖,创意独特,读来亲切上口。如“义”字诗:“主持公道敢挺身/坚持正义不惧混/公正合理自当为/义勇并践人性存。”“德”字诗:“善良正直拾己心/品德高尚多施人/众善奉行诸恶禁/上善若水大德存。”“诚”字诗:“诚实为人第一尊/诚心实意多为人/实事求是与时进/尊重规律做学人。”面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腐败现象,他在诗中语重心长地写道:“山青竹意绿/可荡风尘心/诸公再不悟/泥潭日日深。”(《眼观照片耳听播音廉政建设,得句》)情切辞恳,令人动容。他感触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满怀忧虑地写道:“人类自大藐一切/早晚必吃自作羹/……还是天人合为贵/劝公尽量少折腾。”(《少折腾》)殷殷忧国眷民之情,跃然纸上,令人感动。

然而这个诗集中写得最多的,还是有关人生哲理方面的诗。如怎样对待人在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心境,他劝慰地写道:“你去庐山天天雨/他去黄山尽骄阳/不无遗憾没人生/凹凸不平路才长。”(《心晴》)短短的几句话,就把人生中总是会有遗憾,需要达观地对待的道理阐释得浅显明白。他多次提到要保持年轻的心态:“感慨人生酷相似/不由悟叹正惊心/生命同样非永恒/惟求心态常年轻。”(《住院15天有感》)再如《人生》诗:“人生乃过隙/七情六欲盈/雪无经年下/天岂日日晴/彩虹雨后舞/怒风雨前迎/恩怨悲惬惜/因果自峥嵘。”表达了一种珍惜人生岁月,淡看恩怨得失的生活观。在《仁厚》诗中,则抒发了一种坦然看待人生祸福的感想:“福祸常相偎/谨慎少坎坷/心总存仁厚/收获多和合。”这种人生的感悟,即使在面临退休之际,依然保持着一种乐观而年轻的心情,坦然地面对人生的秋季,笑迎夕阳的红霞。他在《退休自勉诗》中深情地吟唱道:“夕阳枫林别有香/成就动机不可荒/积得一生沃土在/种瓜种豆皆文章。”并宣布:“退休之日已宣言/生命不死不下班。”(《求解》)“夕阳之春悟得天/不信七十不少年。”这种老而愈壮,积极奋斗的精神,希望永远保持年轻的生活态度,融入他的诗中,使他的诗也变得年轻,充满了生活的哲理,精神苍劲,感人振奋。他很珍视自己的思维沃土,退休后除了写《诗悟人生》,还写出很多学术论文,这在Yahoo网和Google网均可点名搜寻。他做到了“种瓜种豆皆文章”。

张声闳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对《周易》哲学及老庄禅学都有精到的研究。为此他写了许多感悟《周易》思想文化和禅悟方面的诗,这是他这个集子比较独特的哲理思辨的视角,也是他的诗的另一审美特色。如他的这首诗:“满天沉思雪/万里水上冰/冰下水流急/雪复草慢生。”表面看是写自然景观,实际却隐含着对于自然规律的一种感悟,由于雪的覆盖,才使得草生长得慢。而水上冰,冰下水的比喻,则别有一种禅思的意味。他从《周易》中感触宇宙与人生的生生不息的运动,写下了许多妙悟感思的佳句。如:“易中有日月/阴阳为地天/思维宜换位/惟变永超弦/易学思维学/当登珠峰巅/据高方有远/哲思即飞泉。”(《祝贺调兵山周易研究会成立》)“读经不思经/用来壮颜色/学易不知变/千古还因果。”(《读易偶感》)“世有阴阳刑/因果总相乘/易哲拓心域/贵在全息情/正谓仁者寿/德心聚众凝/善场围身边/何寿不升腾/否泰身前思/穷达永双赢。”(《易场》)等。他认为,学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从万物随时都处在发展变化的观点来看问题,只有用辩证的思维观拓展心域,才能据高而识远,哲思如飞泉,即“慧识变前息”。他从树枝树叶的繁疏对比中,感悟到枝杈的筋骨的力与美:“大树叶荫密/枝杈难相知/欲看筋骨秀/待到叶落时。”(《筋骨秀姿》);他从凹地的汇聚作用,提出了要学习凹地的精神:“水处众人恶/凹地汇百川/人要学凹地/心灵永不甘。”(《凹地吟》)既是他精妙的哲思体会,也符合周易文化的深邃内涵,从而表现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深切领悟,理解了老子的“上善若水”的哲思。

在这种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体悟中,还包含他关于健康养生、自我精神省察的一些感悟。如他勉励自己“圣途在脚下/欲达靠心诚/有欲脚难轻/无欲敢前行。”(《从愚翁斋归来八韵》)认为只有做到内心无欲,才能使脚健身轻。再看《晨练》一首:“晨练太极拳/手脚知意连/凝神指尖悟/眼手个中天/柔里知韧力/软中劲空前。”传神地描写了他晨练太极拳时的体会。此外,如“谁言人能老/原是心宜秋/让心永春天/青春即可留”(《心之路》);及“心宽无窄路/崎岖胜平原”(《书赠问事者》)等句,都是谈养生观的佳作。

最后还想提及的,是他的游记类的诗作。这些诗在这个集子中占有重要的篇幅,写得精彩而华美。随着作者游览景物时的观感,读者同样可以感受到那种情之真、心之静、思之深、感之切的精神体验。如状写桂林漓江山水:“墨竹懒依山/轻舟去悠闲/山山皆不语/荐听水潺潺。”(《漓江山水》),寥寥数语,将如诗如画的桂林漓江之美,通过作者营造的墨竹、轻舟、青山、潺水逼真地刻画了出来。再如《少林寺》:“青山已作日/朽木化僧魂/少林独得意/悠悠远山云。”在空旷的意境中,禅意悠长。作者的辞藻文采,他的细腻的艺术感觉和传神的描写,读者是完全能够感觉到的。这种诗之美,这种人生的体验,能够促人以精神的振奋,带给人审美的愉悦。权以浅陋之见,奉以为序。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