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心系乡梓 华采文章——序《陈凤来散文集》
在线阅读 收藏

我的父亲在他的家乡新民有很多朋友,其中就有像陈凤来这样的来自农村的“笔杆子”。说起来他们相识得较早,然而接触比较多的,还是在父亲晚年新民市为他建立马加资料馆(后改为马加纪念馆)期间。新民的朋友们为了建这个馆付出了很多,这使我非常的感动。我想,这种感情,绝不仅仅是源于那种乡情的纽带,它更多地体现为一种为事业所奉献的精神。现在,马加纪念馆就设在新民的三农博览园内。三农博览园是一个很大的园子,已经获得国家4A级的旅游景观。我所以先谈这些,是因为陈凤来的这个集子中的许多文章,写得就是新民三农博览园的人和事,并围绕着新民和三农博览园的主题而展开。作者怀着魂牵梦绕的浓浓乡恋,深情地抒写着他心中的家乡的巨变。轻染点墨,华采文章。特别是当它和家乡情、家乡人、家乡的民俗风情结合起来时,便更加地质朴感人。

论起新民的地脉,自古就有一种绵长的文气。新民这方土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依托辽河之锺秀,颇得关东地域文化之霭蕴精华,历来人才辈出,文星萃聚。新民的文人大都怀有一种浓重的地域情怀,作品具有一种黑土辽水的淳朴之风。其风格朴实浑厚,热情实在,怀有一种亲近土地的情结,陈凤来的创作应该就属于这种风格。陈凤来16岁起参加革命,开始是县里的小通讯员,跟着县里领导下乡。后来慢慢地写些农村见闻和一些通讯报道的文章,经常寄给报纸发表,1953年便成为《辽西日报》的通讯员。几十年下来,勤于笔耕,励志慰勉,文达心声,终于成为新民文坛上一个勤奋而多产的作家,而尤以通讯和散文见长。他曾在中央和省市各级报刊上发表了近400万字的通讯和报告文学。他的《陈凤来通讯集》,以及现在这部《陈凤来散文集》,就是他的这种不懈努力和付出的晶莹硕果。他没有读过什么新闻专业,他是从农村生活的基层起步,沿着“通讯员”、“特邀记者”的道路辛苦地走下来的,靠着自己的努力、勤奋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一点点地积累,终于在新闻写作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以为,他的一些关于农村生活的通讯报道,其生活的新鲜饱满,以及文采的熠然,即使是比起那些专业的作家,也毫不逊色。

读罢《陈凤来散文集》,感觉它的最大的特点,就是那种生动而明快的农村生活气息。如果一定要归属某类的话,它应该属于地地道道的“三农”题材:写的是今天的农业、农村和农民。我觉得,写农村和农民,就要了解今天的农村和农民,要了解农民们的日常生活,具备这方面的生活基础,而这恰恰是陈凤来所熟悉的。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他对农民的热爱,对家乡的热爱。这种热爱之情,正是源自于他在农村生活中的感受,以及对于写作对象的深入了解。

从该书的内容来看,共分为“情感篇”、“咏物篇”、“记事篇”、“诗赋篇”四个部分,分别从人物故事、乡村景色、民俗文化、艺术情感四个方面,展现了新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动景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一些文章,表达了他自己对今天的农村和农民生活现状的思考。如他看到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在一些农民孩子的身上,也出现了某些追求物质享乐与互相攀比的现象,而精神上的东西却在渐渐地淡化,于是想到了人的物质富有和精神富有的辩证关系。他认为只有做到精神上的富有,才是“人类生存的支柱,更是人类文明、道德的象征”。他从冯永久同志向他介绍三农博览园的设计蓝图,讲述“王三哥、王三嫂”故事的最初的创意时,敏锐地感悟到为农民建馆,为农民立传的不平凡的意义。他写道:“在中国这块古老而又脱胎于封建社会的土地上,有给帝王将相立传建馆的,有给领袖将军立传建馆的,有给文人墨客、名家富豪立传建馆的,但从未听说过给普通农民立传建馆的。”农民“是我们华夏儿女的衣食父母,为他们建馆才是真正不朽的丰碑”。冯永久同志从省里请来了专门的设计师,为王三哥、王三嫂设计建馆。于是,“一年后,在神州大地上第一个为农民立传的展览馆诞生了,在东北地区引起了强烈的震撼和反响”。王三哥、王三嫂的故事是虚构的,但它又是新民农民生活的最真实的代表。这以后,在三农博览园内,又陆续建立了“国萃馆”、“民俗风情馆”、“农史资料馆”、“百年服饰馆”、“王家屯一条街”、“农业百科园”等,体现了以农为本,民食为天,国之基石,科技兴农的基本国策。凡是去过新民三农博览园的,都会体验到它的创办者为农民所想所做的这件事情的价值。对于这项了不起的创业史。用文字把它记述下来,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翻开《陈凤来散文集》,其中很多的篇幅都是专门介绍三农博览园的。如《三农园游记》《永久楹联解读》《三农情怀》《王家屯一条街》等篇,都写得栩栩生动,如步其园,如临其境,使读者对这个国家农业旅游示范景区、辽宁省现代农业园区、辽宁省首批科普园地的风采面貌,有了更加直观深入的了解。在《三农园游记》中,作者以导游人的视角,翔实客观地逐一介绍了博览园的各处景点,甚至是一花一草,一瓦一木,那种熟悉,那种挚爱之情,洋溢于纸上,感染着读者。作者赞美创办“知青馆”“文革馆”的用意,认为把这段历史真实地再现出来,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我们可以不去评价,但不能隔断这段历史”。事实上,开馆以来游客热情不减的事实早已经充分地证明,我们的人民并没有忘记那一段历史,他们从自己所经历的教训中,开拓着新的思维,获得新的精神动力。我觉得这两个馆以及国萃馆、王三哥王三嫂馆、农史资料馆、民俗文化馆等,是这个园子中最有特色,最耐看,也最能勾起我们的想象力的场所。陈凤来还用了很大的篇幅,专门介绍了那些为建馆所忙碌操劳的新民人,如冯永久、邹万源、曹国权、张秋英、苏宝库、单玉山、王巍、乔荣华、梁国忱等,从他们所付出的艰难劳动中,我们完全可以感受到一种当代新民人的奋斗精神,或者称为三农人的精神。此外,写马加、杨大群,写新民的养鱼专家董文治,法官程占喜等人的文章,也都是情真意切,相当朴实感人的。

这个集子的另一个亮色是它的“咏物篇”。我觉得这部分写得极具地域色彩和乡土气息,也充分显示了作者的艺术功力。作者近距离的为读者展现出东北辽河平原上浓郁的农村风情和民俗文化。作者的笔触洋溢着一种乡爱的柔情,吐露出对大自然的恬美、对家乡的土地的深沉挚爱。新民位于辽河中部平原上,那平坦无垠的黑土地,绿茵舒展的庄稼,蜿蜒舒缓的辽河,充分展示了北国乡村的淳朴与美好。在《踏春》《咏夏》《赏秋》《冬雪》这四篇散文中,作者生动地描写了这片大平原上的一年四季的变化,以及当地各种民俗传统。如这篇记述民俗活动的《踏春》,作者轻缓地回忆起:“踏春一般都是在‘谷雨’和‘小满’之间进行,因为那时正是春意正浓,百鸟全来的季节。小时候踏春非常简单,挎上书包,装上几个大饼子,几条咸菜,几个烧土豆,一瓶水。清晨顶着露水出发,到田野里漫游。仲春时节,田野里生机勃勃,景色迷人,到处飘逸着野花的芳香,夹带着野草的味道。”“中午时分,躺在地上,体验春土的温暖,眼望从远处升腾的‘水银’柱和微风拂动的婆娑河柳,如同进入海市蜃楼般的美妙境界。”随同作者的描绘,我们仿佛也走进了这个春的世界,陶醉在北国乡村的春的气息里。此外,像作者所描述的北方农村常见的燕子、马莲花,以及那些常见的榆树、柳树、杨树等,都是那样的生命鲜活,生意盎然,清新可人。这些北方的鸟,北方的花,北方的树,带给人们一种浓郁的北方的气息。读这样的作品,我们感受到一种独特的气息,一种别样的关东地域文化的写真。此外,这种地域文化的精华,还浓缩在书中关于三农园楹联的遣词华采的解析之中,读来别有体味。总之,我觉得陈凤来写的这些文章,既是一种通讯体的散文,又是对新民地域文化的一种新的解读。且将这些点滴所感,奉以为序吧。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