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韩国华侨形成背景
在线阅读 收藏

虽然近代以前来自中国的移民在规模上并不大,但从韩国社会与文化发展的历史中可以看到,移居者对朝鲜半岛的贡献和影响很大,而且较为普遍。来自中国的移民自从居留和生息下来后,在当地社会并未形成民族边界和民族社会。从历史中能够看到他们在文明与文化方面留下的痕迹。由此我们可以推导,前近代的移居者是融入于朝鲜半岛社会的,与当地人共同创造着历史,而没有形成民族边界和民族隔离的社会和历史。

如前所述,殷末周初时期,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伐纣灭殷,殷之王族箕子率众5000人去了朝鲜,同时也带去了殷朝文化,带去了中国的生产技术与思想文化。如“田蚕织作”“诗书礼乐”“医药卜筮”“设禁八条”等,从而促进了古代朝鲜社会的发展,并开朝鲜华侨史之始。这是中国人移居海外的最早年代。

箕子率众5000人入朝,除中朝两国历史文献有记载外,还有大量古迹佐证。高丽所建的箕子祠虽已泯灭,但至朝鲜解放以前,平壤犹有箕子墓和箕田。箕子墓完整,箕田仅有残迹。箕田在平壤城南,含毯门和正阳门之间。朝鲜学者韩百谦曾著《箕田考》,对箕田有如下记述:“箕田为‘田’字形,每‘田’有四区,每区皆70亩。大路之内横计之,有四亩八区;竖计之亦有四亩八区,八八六十四,井井方方。区与区之间留出一亩宽的路,田与田之间留出三亩宽的路,以十六田、六十四区划为一甸,其三甸旁又有九亩宽的路,从城门直至大同江边。土地的尖斜其侧不能划成方块处,或一二田,或二三区,随地势而为之,叫做‘余田’,也都是每区70亩。”从韩百谦所述可知,箕田井井方方,与商代甲骨文“田”字相合;而一区七十亩则和孟子所说“殷人七十而助”相合。从而可知箕田的划分方法是箕子从商朝传来的。箕子墓亦称箕林,位于平壤玄武门外,规模殊狭,墓前有碑,书“箕子陵”三字。墓前两侧各立有两尊石人。箕子墓始建何代已不可考,后因毁坏,于光绪十五年(1889)重建。10053344黄炎培、邹鲁先后于1928年、1945年访问朝鲜平壤时皆曾目睹。10053343此外,100多年前,朝鲜常州李某在某石棺内发现箕氏系谱。系谱详细记述箕子至衰亡41代的王諡及在位年数,入马韩时代,尚载有8代王名。10053344箕子朝鲜的历史除中朝两国历史文献记载残存的古迹外,从考古资料也可得到佐证。

1941年,辽宁喀左县小城子遗址发现殷周之际的铜鼎。1955年,该县北洞村遗址又发现一批西周初期的窖藏洞器群。1958年,该县老哈河遗址发现与中原文化有密切关系的青铜器,其年代相当于东周。辽宁还发现许多春秋末年至秦汉时期的墓葬,墓中出土了许多与中原文化相同的陶器与铜器。

朝鲜境内出土的许多铜器与中国辽宁省出土的铜器甚为相近或相似。对此,朝鲜著名考古学家都宥浩教授说:“朝鲜罗津草岛的青铜文化,可能同中国的辽宁地区有联系。”《朝鲜通史》也认为:“在朝鲜出土的青铜器中,有很多中国系统的细型铜剑、铜铧、铜镞等武器和铜铎、装饰品、铜镜等。”它们有时与中国古钱一起出土。10053345如上所述,在公元前11世纪,即殷末周初,中国人民与朝鲜人民已有广泛接触,并有众多中国人移居朝鲜,从而产生相近或相似之文化。另外,在朝鲜境内曾发现中国战国时期的金属货币、金属器皿和各种金属工具。如朝鲜慈江道渭原郡、江界郡、平安道宁远郡等均发现大量明刀钱及铁制农具。这些货币及金属制品,一部分可能是战国以来中朝两国贸易输入的,另一部分可能是战国末以来到朝鲜定居的华侨带来的。还应指出的是,除中国的众多金属器皿传入朝鲜外,丝绸、漆器也大量传入朝鲜。金属器皿、丝绸、漆器的传入,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生产技术的发展。

而较金属制品更为重要的是汉字的传入。中国汉字发展到商代后期已基本成熟:“甲骨卜辞和器物铭文中出现的字,数目达三千五百个左右。”10053346秦末汉初,金属制品上铭文更为普遍。迄今,在朝鲜境内出土不少铭文的金属制品。朝鲜西北部6个地方出土的明刀钱铸有的汉字数目达3000多个(同一汉字重复计算)。10053347平壤附近曾发现有铭文的汉孝文庙铜钟,铸于公元前41年(汉元帝永光三年),上面的铭文为:“孝文庙铜钟容十斤重三十斤永光三年六月造。”此外,汉武帝曾派善于治河的彭吴赴朝,治理朝鲜河流。朝鲜史书载:“彭吴治国内河川,以奠民居。”10053348《本纪统览》载:“牛首州有彭吴碑。”可见,彭吴居留朝鲜治河很有功绩,死后,朝鲜人立碑纪念他。

又如,汉初为避战乱而移居朝鲜的王仲及其后裔八代孙王景,也对朝鲜的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王仲及其后代王景,都精通天文知识。他们侨居朝鲜,对中朝两国天文学的交流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10053349

还有北宋入高丽定居的商人、文人、武士、医生、术士、画工等都占有一定的比重。北宋与高丽关系友好。北宋和高丽的民间贸易相当繁荣,大批商人去高丽经商。公元1074年,高丽向宋朝请“医药、画塑之工以教国人”。又如宋朝神宗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高丽派使向宋朝“请乐工”,宋朝也派乐工前往。10053350高丽崇尚中国文明,积极广泛吸收中国文化,以发展本国文化。如前所述,韩国自古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历代王朝都崇尚中国文明,积极吸收中国文化。高丽王朝亦是如此,不仅派大量使节、学生、僧侣、工匠、商人去北宋,或学习儒学、佛学、文学、工艺,或与中国文人接触,或大量购买书籍,而且还欢迎北宋文人到高丽定居、供职,以促进高丽文化发展。宋朝文人来高丽返回时,高丽都热切挽留。如公元1091年8月,“制曰,宋人田盛善书札,东养有武艺,敦请留止,且加职秩,以劝来者”。10053351又如宋著名进士慎修定居高丽,高丽委以参知政事要职。他逝世时,国王肃宗派人吊祭,并“谥恭献”10053352

高丽积极提倡海外贸易,为了发展本国经济,制定积极的海外贸易政策,不仅开展与北宋的官方贸易,也积极开展民间贸易。高丽鼓励本国商人进行海外贸易,更欢迎北宋商人来高丽贸易,宋商给高丽带来大批中国物品,其中以丝和丝绸织物为大宗。高丽虽也制作丝织品,但“其丝线织纴皆仰贾人自山东、闽、浙来”。10053353此外,瓷器、漆器、手工艺品、药材、茶等也为大宗,书籍尤为高丽所欢迎。公元1027年,宋商李文通一次运至高丽的书籍竟达597卷。公元1087年,高丽高价委托宋商徐戬在杭州雕造《夹注华严经》(2900余片),而后运至高丽。高丽酬以三千两百银。10053354宋商还给高丽运去香药、沉香、犀角、象牙等西南亚地区的物品。宋商运来大批中国和西南亚地区的货物,满足了高丽王廷奢侈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有益于高丽生产技术的提高与经济的发展。因此,高丽朝廷十分欢迎宋商的到来,在京都开京专门设立接待宋商的四个“客馆”,而且每当节日都要宴请宋商。

元代朝鲜华侨为数众多,成员复杂。他们侨居高丽,对高丽贡献很大。从武备方面看,罗世、边安烈与高丽军民一起抗倭,有力地捍卫了高丽的领土主权;在文化方面,孔昭、朱赞、偰长寿、韩复等对中国文化在高丽的广泛传播有一定的功绩;火药制作方法和建筑技术的引入,推动了高丽在这方面的发展与提高。

中原文化对韩民族的影响远远不止上述这些,在历法、饮食、婚俗、葬俗、祭祀等众多方面都有体现,对此以往学者们多有探讨,无需一一详述。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