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结构的失衡与再平衡
在线阅读

图4-1 结构失衡的表象和实质

本章从总需求的结构失衡出发,通过分析消费率降低的推动因素和轨迹,试图把这个逻辑讲清楚。我们提出一个新的解释视角:过去十年,在收入分配过程中,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对居民部门形成挤压,同时居民内部财富和收入分配日益不平衡,造成平均储蓄率上升。人口结构的变动和相关体制、政策扭曲是收入分配不平衡的两大关键性驱动力量。这也是本章引言的含义,强调应该降低政府和企业部门在收入分配上对居民部门的挤压。展望未来,人口结构变化的拐点已经到来,将逐步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但这还不够,体制和政策的扭曲因素需要变革,才能从机制上降低不平衡的动因,促进经济的均衡和持续发展。

');" class="a2">收藏

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史记》卷129《货殖列传》

上一章分析了经济增长中枢下移的趋势,除了人口结构变化这个基本面外,还有一些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因素在起作用,比如房地产对实体经济的挤压。结构失衡当然不局限于此,从过去几年的媒体报道、政策讨论、市场分析中,我们可以总结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不平衡问题。首先,我们听到最多的不平衡大概是拉动总需求的三驾马车中,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消费相对疲软。其次,从供给的角度看,结构的失衡体现在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大幅落后于第二产业(制造业、采矿业、建筑等)。再次,资源压力,尤其是环境污染已经成为所有人切身感受的失衡问题。另一个关注度高的失衡是收入分配和财富差距的扩大,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的基尼系数达到0.47,虽然比2008年的0.49有所回落,但仍高于0.44的国际平均水平。一些非官方机构的研究显示我国贫富差距在过去十几年急剧扩大,基尼系数在2010年达到0.6982314

这几个不平衡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导致这些不平衡的因素相互之间是独立还是彼此关联的?哪些是表象,哪些则是根本的驱动力量?我们可以罗列一系列可能导致经济结构不平衡的原因,比如对出口的依赖,汇率往往被认为是重要因素;投资过多和环境污染问题,人为压低(受管制)的资源价格是重要原因之一;生产性服务业近几年越来越受到关注,不少地方政府推出政策措施包括补贴来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等等。分析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根本原因对我们判断未来的政策和结构调整的走势至关重要。

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分析框架出发,我们提出以下的逻辑。首先,产出(供给)在两大生产要素——劳动力和资本——之间分配,这中间政府的政策起到了重要的再分配作用,形成一定的收入分配格局。其次,收入分配格局对需求的结构有重大影响,企业部门(资本)的收益转化为投资,同时,居民内部收入差距影响着人们的消费和储蓄行为,一般来讲,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大于高收入群体,收入差距扩大压低了社会的平均消费倾向,提高了储蓄率。再次,需求结构的变动带来相对价格的变化,比如投资品对消费品价格,引导社会资源在不同产业部门的投向,最终影响产业结构,比如工业与服务业的相对重要性。

按照这个逻辑,虽然经济的不平衡体现在多方面,影响因素也很复杂,但收入分配的失衡是症结。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导致总体消费率下降,储蓄率上升,带来高投资和出口,进而产业结构偏向工业、制造业,与消费联系紧密的服务业发展落后,偏重工业的产业结构对资源的需求相对较高,对环境压力大。图4-1勾勒了这样的因果关系。那么是什么因素导致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呢?其影响真的有我们描述得这么关键吗?其他一些国家包括美国过去20年贫富的差距也在扩大,为什么仍以消费强劲而闻名呢?显然,问题不是我们一般理解的居民之间收入差距加大那么简单,虽然它应该是原因之一。

图4-1 结构失衡的表象和实质

本章从总需求的结构失衡出发,通过分析消费率降低的推动因素和轨迹,试图把这个逻辑讲清楚。我们提出一个新的解释视角:过去十年,在收入分配过程中,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对居民部门形成挤压,同时居民内部财富和收入分配日益不平衡,造成平均储蓄率上升。人口结构的变动和相关体制、政策扭曲是收入分配不平衡的两大关键性驱动力量。这也是本章引言的含义,强调应该降低政府和企业部门在收入分配上对居民部门的挤压。展望未来,人口结构变化的拐点已经到来,将逐步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但这还不够,体制和政策的扭曲因素需要变革,才能从机制上降低不平衡的动因,促进经济的均衡和持续发展。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