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明清小说俗字研究
在线阅读 ”即“婿”之俗。注意古籍文字相通、相混的条例。古人在学术笔记、字典、韵书等对俗写相混的条例也有零散的总结,明清古籍仍然有这些俗写规则的具体体现,运用这些条例对解读有帮助。成果根据明清小说列举了俗写“了”“丫”相混,“丞”“亟”“函”俗混,“常”“嘗”相混,“商”“啇”相混,“舀”“臽”不別,“几”“凡”“卂”“丸”诸旁,古籍俗写中往往不别,“雨”“兩”互混,“緣”“綠”俗写不别,“潜”“潸”俗相混,“爪”“瓜”相混,“陝”“陜”相混,“阝”“口”二旁近似等。注意具体古籍文本的特殊情况:注意俗写的复现和文本的前后照应;注意细察文字的区别性,如俗写“ ”“月”“ ”实际就是“月”“舟”“肉”的不同写法;注意文本的方音情况。明清小说俗写解读还必须注意,有的俗字解读不能受今简体字的干扰。

(4)以明清古籍为具体实例,介绍了识读俗字的方法。分别是:比较归纳,弄清俗字的构形原理,利用异文,利用音韵学知识,利用古籍俗写相混例,利用古籍提供的有用信息,根据复现率判断俗字。并且以朴实考据的方法,考证了大量的明清小说疑难俗字,力图阐释它们的构形原理或演变情况。

(5)针对符号化简省的俗字构形和汉字体系对创造俗字的影响,做了专章探讨。着重介绍了重文符号的利用,在古籍中,重文符号有多种形式,有“ ”、“く”“丶”“又”“”“”“々”“匕”等表示,这些重文符号又可以用来构成俗字形体,作为符号化简省的构件。如“矗”或俗写为“ ”,“轟”或作“軣”,“出”俗或作“ ”等。重文符号的互换产生不同俗字形体,如“爹”俗或作“ ”,又作“ ”,即“夕”用“ヽ”互换,成为“ ”;又将“ ”互换为“匕”,成为“ ”字。“取”或作“ ”。符号代替字形中的某部件,包括“く”“ヽ”代替对称部件,“幾”字的“幺”旁用两点代替,為“ ”;“樂”俗或作“ ”;“喪”或作“丧”等。符號“リ”代替复杂的形旁,“強”“張”或作“ ”“ ”,“師”或作“师”,“驚”或作“ ”,“駭”俗作“ ”,“肆”或作“ ”,“疑”或作“ ”等。符号“又”代替复杂形旁,如“漢”或作“汉”,“對”或作“对”,“權”或作“权”,“驛”或作“ ”等。符号“文”的代替,如“齋”或作“斋”,“學”或作“斈”,“舉”或作“ ”,“譽”或作“ ”等。在汉字体系对创造俗字影响方面,成果从具体文献材料中总结出一个特点,表示动词时俗写往往增旁或改为“扌”旁,如作动词时“彎”俗或作“ ”,“診”或作“抮”,“輪”或作“掄”,“陷”或作“掐”,“紐”或作“扭”,“翻”或作“播”,“歃”或作“插”等,这是一个较普遍的规律,说明俗写用“扌”标明动词。另外,古籍中也常看到为后起区别俗字加上符合汉字体系的形旁。

(6)音借与俗字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成果对音借与俗字之间进行了有益探讨。通过古籍版本可知,有一些文字在古籍中长期通借,如“信”“讯”“迅”相通,“信砲”或作“迅砲”,“信步”或写“迅步”,“通信”或作“通讯”,“口信”或作“口讯”等;“亮”“量”“谅”长期相通,古籍中三者常互换;“駁”“剥”二字长期通借等。明白音同的关系,帮助古籍语义理解,如瞧看义俗写“偢”“瞅”“ ”“ ”等。本字难明而造俗字或用音借字,如“一手送倒他在地上”,“送”就是推的意思,或作“”,因为经常使用“送”这一音借字,人们意识里认为它是动词,故加上“扌”旁。《正字通·手部》:“ ,俗字,推也,与义近。分为二字,非。”或寫作“聳”“搡”等。语音的变化造成音借字或俗写,如“林笼”或作“林瑯”“林榔”;利用音借俗字可以帮助词义的探讨。

(7)对明清小说的疑难俗写进行语义解读。从原始文献材料出发,注意细心比勘。不少俗字,粗看起来误以为是错字,分析其俗字构形原理,综合古籍俗写的各种规律,得到合理解释。《西游记》第十回的“抹嘴龇牙”,“抹”实作“ ”,依据各种版本和俗字知识,可知是“俫”字,“俫嘴”即咧嘴。又如《五代史平话·周史下》:“锺谟、李德明素有口卞,世宗知其必来游说。”“卞”即“辨”之俗,盖“辨”、“辩”俗作“弁”,而“弁”俗或作“卞”,如“ ”或作“飰”,《说文》的“拚”字,俗写作“抃”,是其例。成果对明清小说中的大量俗写进行了具体的语义解读。

(8)对明清古籍俗写的讹误例析。不可否认明清刻本、抄本中确实有一些讹误,但古籍中的那些俗写讹误还是可以很好地利用,充分发掘其有用的信息。成果针对明清原始古籍的俗写讹误的众多语例,做了大致综合排比,分为三类:一类是俗写的错误还原,如《忠烈全传》第十二回:“只因少女饮两,吓得狗党奔逃。”“饮两”文意难解,“两”实当作“刃”,盖“刄”字既是“刃”的俗写,又是“两”的俗字,刻工误将“刄”还原为“两”字。一类是俗写形近致讹,“ 料”讹作“送料”,“ ”是“逆”之俗。还有一类是古籍虽俗讹而依旧有一定规律,如“博”“慱”互混,“兒”“見”相乱等。成果在俗写讹误分析时,务求阐述其讹误背后的内在原因,有原理可循。另外,针对今人点校的古籍,成果也设有专章论述古籍整理中的俗写讹误举例,为今后整理古籍提供有益的借鉴。

(9)俗字与历时词汇的探讨。成果从明清小说的语料出发,结合俗写,对一些词语进行了历时的研究。历时词汇研究注意方俗读音,有的小说语料虽然属于官话形式,但反映出方言的读音,往往用音借字记录。不能用正字来释读俗字,《大唐秦王词话》第十回:“魏王批罢战书,分付军校把来使搌出营去。”“搌”不读zhǎn,《汉语大字典》只有此音,这里当是“撵”的俗字,盖与“碾”同音。口语词往往有多种俗写,如明清小说中“坌”“叉”“岔”是同词异写;表示跳跃义古籍中或写“颩”“熛”“淲”“彪”“標”“報”等。借助俗写将词语的历时演变有机串联起来,如现代汉语的“甩”字,是比较晚出现的,更早可联系到“撒”“摔”,还有语音上的变化;又如俗写“踩”字晚出,其历时变化是:躧→跴→踩,“踩”或俗写为“踹”“跐”等。特别要关注方俗音的词汇扩散。有一些古籍用汉字去记方俗音,这些俗音俗写,随着通俗小说等媒介,扩散到通语之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通语的词汇。这些方俗字往往以官话的字本音读之。这些新研究视角,也是历时词汇研究值得重视的。

(10)俗写与辞书编纂。大型辞书许多内容实际就是涉及俗字问题,成果以具体实例探讨俗字对辞书编纂的作用。具体有以下几点:纠正辞书的错误;增加字典的义项;补充辞书的语例;通过俗字理论和知识,可明白字词之间的有机联系。

');" class="a2">收藏

厦门大学曾良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百种明清小说俗字研究》(项目批准号为09BYY040),最终成果为专著《明清小说俗字研究》。课题组成员有:陈敏、林君、任西西。

明清小说数量众多,其中俗写是个什么状况,学界研究不多。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出版的《古本小说集成》,收录以通俗小说为主,明代和清初小说基本全收,清乾嘉小说选取精品,兼顾稀见,晚清小说则选其影响较大者;多有孤本。选择的刻本、抄本质地优良,版本价值高,基本可以反映明清时期文字使用状况。这项成果主要以《古本小说集成》中三百余种明清小说作为俗字研究的工作底本,参考了《古本小说丛刊》和其他原始小说刻本、抄本等材料,在真实的原始古籍基础上,从实际材料出发,力图总结明清小说俗写的规律,讨论明清小说俗字的种种问题。在研究俗字时,注意音、形、义三者的互求。

(1)以明清小说为材料,阐述俗字的研究价值。研究俗字,可明白字形之间的正俗关系,就能将词义的脉络有机地串联起来,弄清汉语词义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有利于理清词义演变的线索;利用汉语俗字学理论,纠正古籍中的讹误,为古籍整理服务;对文字规范化提供参考,可以探讨简体字的来源,俗字研究有助于日本等汉字文化圈国家文字的探讨,研究俗字有助于古籍语义理解。

(2)归纳明清俗字的构形类型,结合明清俗写,进行构形分析。明清小说有些俗写具有历史承传性,有的能追溯到汉简。探讨了俗写产生的几种视角。成果重视古籍事实的调查,不尚空论,从具体古籍刊本、抄本材料具体展示明清俗写的多种形体表现,明清小说俗字的各种俗写,将另行出版《明清小说俗字典》。因明清俗字大多是历史积淀下来的,成果依据汉语俗字学原理,对一些俗写进行了演变过程的探讨,许多简化汉字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如“丐”字的俗写或作“匃”“匄”“匂”等,这是可以解释的,俗写“丐”“丏”相混,由“丏”讹变为“匃”,因“亡”或作“亾”,故“匃”或写“匄”。又因俗写“匃”旁或作“匂”,宋人孙奕《履斋示儿编》卷十八云:“曷葛謁竭歇揭褐偈喝愒皆从匃,而俗从匂。”

(3)总结了解读俗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不熟悉汉语俗字学理论的读者,在面对古籍文献时,往往会在这些问题上产生困惑。要注意一字记录多词现象,如“头”既是“頭”的俗字,又是“贯”的俗字;“灼”既是个正字,又是“烧”的俗字,也是“烛”的俗写。解读古籍俗写要注意变通,不能生搬硬套,既要符合俗字学原理,又必须读通上下文;例如“帰”字,明清小说中既是“歸”的俗写,在具体上下文中还是“婦”的俗写。《详刑公案》“死于帰人之手”,“帰”即“婦”字,从俗字原理上也可解释,因“女”旁俗作“リ”,如“ ”即“婿”之俗。注意古籍文字相通、相混的条例。古人在学术笔记、字典、韵书等对俗写相混的条例也有零散的总结,明清古籍仍然有这些俗写规则的具体体现,运用这些条例对解读有帮助。成果根据明清小说列举了俗写“了”“丫”相混,“丞”“亟”“函”俗混,“常”“嘗”相混,“商”“啇”相混,“舀”“臽”不別,“几”“凡”“卂”“丸”诸旁,古籍俗写中往往不别,“雨”“兩”互混,“緣”“綠”俗写不别,“潜”“潸”俗相混,“爪”“瓜”相混,“陝”“陜”相混,“阝”“口”二旁近似等。注意具体古籍文本的特殊情况:注意俗写的复现和文本的前后照应;注意细察文字的区别性,如俗写“ ”“月”“ ”实际就是“月”“舟”“肉”的不同写法;注意文本的方音情况。明清小说俗写解读还必须注意,有的俗字解读不能受今简体字的干扰。

(4)以明清古籍为具体实例,介绍了识读俗字的方法。分别是:比较归纳,弄清俗字的构形原理,利用异文,利用音韵学知识,利用古籍俗写相混例,利用古籍提供的有用信息,根据复现率判断俗字。并且以朴实考据的方法,考证了大量的明清小说疑难俗字,力图阐释它们的构形原理或演变情况。

(5)针对符号化简省的俗字构形和汉字体系对创造俗字的影响,做了专章探讨。着重介绍了重文符号的利用,在古籍中,重文符号有多种形式,有“ ”、“く”“丶”“又”“”“”“々”“匕”等表示,这些重文符号又可以用来构成俗字形体,作为符号化简省的构件。如“矗”或俗写为“ ”,“轟”或作“軣”,“出”俗或作“ ”等。重文符号的互换产生不同俗字形体,如“爹”俗或作“ ”,又作“ ”,即“夕”用“ヽ”互换,成为“ ”;又将“ ”互换为“匕”,成为“ ”字。“取”或作“ ”。符号代替字形中的某部件,包括“く”“ヽ”代替对称部件,“幾”字的“幺”旁用两点代替,為“ ”;“樂”俗或作“ ”;“喪”或作“丧”等。符號“リ”代替复杂的形旁,“強”“張”或作“ ”“ ”,“師”或作“师”,“驚”或作“ ”,“駭”俗作“ ”,“肆”或作“ ”,“疑”或作“ ”等。符号“又”代替复杂形旁,如“漢”或作“汉”,“對”或作“对”,“權”或作“权”,“驛”或作“ ”等。符号“文”的代替,如“齋”或作“斋”,“學”或作“斈”,“舉”或作“ ”,“譽”或作“ ”等。在汉字体系对创造俗字影响方面,成果从具体文献材料中总结出一个特点,表示动词时俗写往往增旁或改为“扌”旁,如作动词时“彎”俗或作“ ”,“診”或作“抮”,“輪”或作“掄”,“陷”或作“掐”,“紐”或作“扭”,“翻”或作“播”,“歃”或作“插”等,这是一个较普遍的规律,说明俗写用“扌”标明动词。另外,古籍中也常看到为后起区别俗字加上符合汉字体系的形旁。

(6)音借与俗字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成果对音借与俗字之间进行了有益探讨。通过古籍版本可知,有一些文字在古籍中长期通借,如“信”“讯”“迅”相通,“信砲”或作“迅砲”,“信步”或写“迅步”,“通信”或作“通讯”,“口信”或作“口讯”等;“亮”“量”“谅”长期相通,古籍中三者常互换;“駁”“剥”二字长期通借等。明白音同的关系,帮助古籍语义理解,如瞧看义俗写“偢”“瞅”“ ”“ ”等。本字难明而造俗字或用音借字,如“一手送倒他在地上”,“送”就是推的意思,或作“”,因为经常使用“送”这一音借字,人们意识里认为它是动词,故加上“扌”旁。《正字通·手部》:“ ,俗字,推也,与义近。分为二字,非。”或寫作“聳”“搡”等。语音的变化造成音借字或俗写,如“林笼”或作“林瑯”“林榔”;利用音借俗字可以帮助词义的探讨。

(7)对明清小说的疑难俗写进行语义解读。从原始文献材料出发,注意细心比勘。不少俗字,粗看起来误以为是错字,分析其俗字构形原理,综合古籍俗写的各种规律,得到合理解释。《西游记》第十回的“抹嘴龇牙”,“抹”实作“ ”,依据各种版本和俗字知识,可知是“俫”字,“俫嘴”即咧嘴。又如《五代史平话·周史下》:“锺谟、李德明素有口卞,世宗知其必来游说。”“卞”即“辨”之俗,盖“辨”、“辩”俗作“弁”,而“弁”俗或作“卞”,如“ ”或作“飰”,《说文》的“拚”字,俗写作“抃”,是其例。成果对明清小说中的大量俗写进行了具体的语义解读。

(8)对明清古籍俗写的讹误例析。不可否认明清刻本、抄本中确实有一些讹误,但古籍中的那些俗写讹误还是可以很好地利用,充分发掘其有用的信息。成果针对明清原始古籍的俗写讹误的众多语例,做了大致综合排比,分为三类:一类是俗写的错误还原,如《忠烈全传》第十二回:“只因少女饮两,吓得狗党奔逃。”“饮两”文意难解,“两”实当作“刃”,盖“刄”字既是“刃”的俗写,又是“两”的俗字,刻工误将“刄”还原为“两”字。一类是俗写形近致讹,“ 料”讹作“送料”,“ ”是“逆”之俗。还有一类是古籍虽俗讹而依旧有一定规律,如“博”“慱”互混,“兒”“見”相乱等。成果在俗写讹误分析时,务求阐述其讹误背后的内在原因,有原理可循。另外,针对今人点校的古籍,成果也设有专章论述古籍整理中的俗写讹误举例,为今后整理古籍提供有益的借鉴。

(9)俗字与历时词汇的探讨。成果从明清小说的语料出发,结合俗写,对一些词语进行了历时的研究。历时词汇研究注意方俗读音,有的小说语料虽然属于官话形式,但反映出方言的读音,往往用音借字记录。不能用正字来释读俗字,《大唐秦王词话》第十回:“魏王批罢战书,分付军校把来使搌出营去。”“搌”不读zhǎn,《汉语大字典》只有此音,这里当是“撵”的俗字,盖与“碾”同音。口语词往往有多种俗写,如明清小说中“坌”“叉”“岔”是同词异写;表示跳跃义古籍中或写“颩”“熛”“淲”“彪”“標”“報”等。借助俗写将词语的历时演变有机串联起来,如现代汉语的“甩”字,是比较晚出现的,更早可联系到“撒”“摔”,还有语音上的变化;又如俗写“踩”字晚出,其历时变化是:躧→跴→踩,“踩”或俗写为“踹”“跐”等。特别要关注方俗音的词汇扩散。有一些古籍用汉字去记方俗音,这些俗音俗写,随着通俗小说等媒介,扩散到通语之后,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通语的词汇。这些方俗字往往以官话的字本音读之。这些新研究视角,也是历时词汇研究值得重视的。

(10)俗写与辞书编纂。大型辞书许多内容实际就是涉及俗字问题,成果以具体实例探讨俗字对辞书编纂的作用。具体有以下几点:纠正辞书的错误;增加字典的义项;补充辞书的语例;通过俗字理论和知识,可明白字词之间的有机联系。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