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汶川地震救助政策的公平感
在线阅读 收藏

2008年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造成损失最惨重的自然灾害之一,也是受到社会关注最为广泛和深入的一次巨灾。这双重因素促使中国政府出台了前所未有高标准的灾害救助政策,并进而推动了中国灾害救助政策跨越式的变迁。

汶川地震灾害救助的标准有了很大提高,保证了灾区群众即便由于灾害造成无房可住、无生产资料和无收入来源也可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甚至达到较高的生活水平。但是,当救助标准提高后,灾区群众对灾害救助政策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并不再集中反映在救助水平的高低方面,而开始关注政策内容和实施的其他方面。灾区群众对灾害救助政策的这种更高水平的要求将集中反映在灾区群众对灾害救助政策主观评价的变化上。灾区群众的这种主观评价实际上构成了一种对灾害救助政策的社会评估。在灾区群众对灾害救助政策的主观评价中,最为敏感的是公平与否。灾区群众的公平感会影响他们的一系列态度,如对自己生活状态的满意度和对各级政府的满意度等,进而会影响灾区群众的相关行为,如是否积极响应政府灾后各项政策、参加恢复重建工作等。因此,通过研究和分析灾区群众对灾害救助政策的公平感就成为一种评估灾害救助政策的创新视角。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