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美丽中国建设与和谐民族关系
在线阅读 收藏

民族文化多依赖于特定的生态环境而生长、变迁和发展。平原之于农耕文化,草原之于游牧文化,山地之于游耕文化,江河之于渔猎文化,森林之于游猎文化,不同的生态环境决定了不同文化的特征和属性。作为多民族国家,中国境内各民族传统生产无一不依赖于特定的生态环境,由此也形成了多彩的民族文化。各民族发展创造的每一种生产方式和文化形态,都是人们在生存中不断适应自然生态、发挥各自智慧所获得人类文明的成果。今天,站在全球化、现代化的世界面前,以及在全球不断变暖的自然环境变迁之中,孕育了中国各民族文化的生态环境也正在处于变迁之中,“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对当前面临的自然环境状况的准确分析。自然环境的变迁不仅严重影响到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动摇着各民族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面临变化中的生态形势,任何一个人类群体都是在不断应对各种各样变化和变迁中生存和发展的,因此,各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焦虑,不是因为人们不能接受和适应变迁,而是剧烈的变迁易使人们日常生活秩序或在适应剧变的生活中退变,加之发展差距的影响,生态失衡和发展失衡正在深刻地影响现实生活中的民族关系。在这种状况下,明确提出“建设美丽中国”,以“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的五位一体格局,将更加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1281256,各民族社会发展将会运行于五位一体建设格局中。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虽然注重点是在自然环境方面,但其意义与影响力却是广泛的,不仅仅只是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中国和谐民族关系的建设也将产生极为重要的正面影响。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对和谐民族关系建设的影响在诸多方面都有体现,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