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信仰重建
在线阅读 收藏

35年的改革开放,社会大转型,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阵痛。什么叫社会转型呢,就是原有的固定结构打散了,现在重新组合,形成一个新的稳定的结构。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容易完成的是经济结构,中国经济改革的过程非常顺利。当我们进一步改革的时候,邓小平几次提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结果始终推进不大。

今天我们面临又一次深层次改革。改革到今天,我们遇到了很大的抵制,面临着许多风险,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这一次改革必须成功,不能失败,我们都感觉到了很大的压力。

在更高层面的改革启动之前,我们的意识形态领域必须达成基本共识,我们的意识形态必须跟上社会结构的变化。在意识形态领域里,党中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些问题必须解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解决信仰问题,一定要解决我们的精神世界问题。

2013年美国有一些人在国会和大学做演讲,他们说中国是一个没有信仰的国家,这就是他们提出的遏制中国的理论基础。

这种理论迫使我们重新反思。在中国5000年的文明历史上我们有没有信仰?没有信仰我们是怎么走过来的?今天怎么总结我们的信仰?面对下一步我们的社会变革,如何重塑健康的、全面的信仰?这是摆在中国人面前的最严峻的任务。

我首先讲第一个问题,信仰的起源。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人类是类人猿变过来的。我们原来和自然界是合一的,我们是自然的一部分,当我们从自然走出来之后,我们变成了和自然对立的人群。这个时候,人首先建立了自我意识,知道我是人,自然是自然,为什么呢?他认识到了自然和自己是对立的,人的主体性就出现了。

自然界对人类进行了许多侵害,我们不知道为什么有闪电,有地震,有水灾,等等。这个时候,自然界的力量就对人造成了一种恐惧。

由于自然界对我们进行了侵害,我们就产生了恐惧。人类从无知到恐惧是人的意识的第一次出现。用黑格尔的话说,恐惧是智慧的第一步。我们害怕自然,就开动脑筋思考怎么对付自然。原始状态,摩尔根把它叫作“蒙昧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类在黑暗中摸索怎么对付自然。有人去尝一个果实,如果果实有毒,这个人就被毒死了,后面的人就知道这个果实不能吃。后面的人尝第二个果实,这个果实可能是甜的,可以充饥,这就是我们知识的来源。然后他知道哪里的水能喝,什么季节可以播种,什么季节可以收获。

人长期处于恐惧中是无法生存的,人必须摆脱这个恐惧,但那时人又不能战胜自然。怎么办呢?在我们的生活中,当一个事物非常强大,你制服不了它,又恐惧它,人的精神世界里就产生一种理性的心态,叫作崇拜。我战胜不了你,我拜你为师行不行?崇拜的心理就出现了。每一个人都崇拜过别人,因为别人比我们强大。我崇拜他,他就不会侵害我。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