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抑制过热是为了防止过冷
在线阅读 收藏

从一般经济学教科书的高增长、低通胀的宏观经济管理目标来看,2003年以来我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达到9.1%,是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全年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下降0.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也只上涨了1.2%;同时,企业利润、财政收入、对外贸易大幅增长。2004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则高达9.8%,商品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也才分别上涨1.4%和2.8%。

但是经济学家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却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我国经济已经过热,政府应该尽快采取有力的抑制措施;有的则认为我国终于走出了1998年以来的通货紧缩,开始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必须保护企业和各地政府的积极性,继续支持经济的快速增长。

上述观点孰是孰非应该根据2003年以来高增长、低通胀的成因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来判断。

从1997年底开始,我国出现了通货紧缩,民间投资和消费疲软,政府适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启动了投资需求,才使得国民经济保持了5年来年均7.8%的增长。2003年的高增长,完全是投资拉动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从2002年的11.8%跳升到26.7%,是改革开放以来真实投资增长最快的一年。按支出法,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9.4%用于资本形成。所以单从投资来计算,我国2003年由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率就已经达到10%。

2003年投资的增长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一是房地产,投资增长29.7%;二是汽车,投资增长87.2%;三是建材,钢铁投资增长96.5%,电解铝增长92.5%,水泥增长121.9%。建材投资的增长是房地产和汽车行业投资的增长拉动的。导致房地产和汽车项目投资快速增长的原因有如下几点:首先,党的十六大以后各地政府换届,新一届政府领导人上台后,开展了一些市政工程建设。但是,更重要的是民营企业的投资冲动。民营经济投资的增长一方面受到2003年房地产销售增长34.1%,汽车销售猛增了68.5%刺激;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四大国有银行准备上市,为了降低呆坏账比率,以增加贷款做大分母,而使动辄数十亿元、上百亿元的房地产、汽车、建材项目的投资得以实现。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