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城市化与社会结构变迁
在线阅读 收藏

进入20世纪,城市化成为全世界一种最为普遍的变迁态势。“20世纪是一个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最大的变化是全球大量的人口出生和这些人口的居住状况。1950年以来,全球人口高速增长,从25亿增加到60亿,60%的增长人口都来到了城市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地区。50年中城市人口的增长超过了6倍。”1701454如果说20世纪前半叶是发达国家主导城市化的时代的话,那么20世纪后半叶特别是晚期则是发展中国家主导城市化的时代;如果说20世纪是发达国家完成城市化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将是发展中国家实现城市化的世纪。“世界正处于高速的‘最大城市化’中,欧洲和北美、南美洲基本完成城市化。因此今后大部分人口增长都将被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吸收,到2030年新增人口将增加一倍。”1701455那么在世界城市化坐标中,中国的城市化处于什么样的位置?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会有什么样的未来呢?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文化乃至政治等全面的、综合的变迁过程,自然引起包括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学、生态学、地理学和历史学等多种学科的关注和研究,由此也出现了对城市化的不同理解和界定,迄今为止还没有达成普遍的共识、获得最大多数人认可的界定。人口学认为,城市化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的过程,因此城市人口在一个社会中的比重代表城市化水平。经济学则认为,城市化是指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出现的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农业生产活动比重逐渐下降、非农活动比重逐步提升的发展过程。在经济学看来,农村人口之所以向城市迁移,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因此,非农活动比重加大才是城市化的本质所在。地理学把城市化看做人类居住形式在空间上的变化过程,认为在城市化时代,城市成了人类各种活动的中枢,人类的居住形式从农村居住点向城市居住点转变。人类学趋向于认为城市化是指人类从以乡村生活方式为主向以城市生活方式为主的转变过程。社会学则把城市化看做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从以乡村为主向以城市为主的变化过程。以上看法从不同角度或层面去理解城市化,体现了城市化的复杂和多样特性。从这些不同看法中,我们至少可以找到一些共性或相似性:首先,所有学科都看到了在城市化过程中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转移;其次,这种转移与工业化等非农化发展直接有关,人们从乡村向城市转移,是因为非农活动向城市集中带来的;最后,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会带来一系列社会、文化、政治、行为、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也就是说,不同学科就是依照自己的理论对城市化的这些不同层面进行研究。

与其他学科相比,社会学更偏重于从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等角度去看待城市化过程,认为在城市化过程中随着人口从乡村向城市转移,不只是一种人口空间布局的变化,更是一种社会关系、阶层结构、组织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化。社会学之所以重视城市化的研究,是因为一个社会通过城市化发展,就会改变原来的社会结构形态,实现了从农业社会、乡村社会、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城市社会和现代社会的转型。在社会学看来,城市化代表了人类社会的社会结构形态的实质性变化,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从这样的社会学视角来看中国的城市化以及中国城市化在世界城市化中的位置,就会认识到,当前中国城市化实践正是中国追赶世界现代化的表现之一。作为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城市化实践如何,不仅对中国现代化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且也会严重地影响到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重新肯定城市化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和价值,中国学术界对城市化特别是中国城市化战略、城市化布局、城市化动力机制、城市体系、城市规划等问题,开展了深入的讨论,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相对而言,城市化实践远比学者想象的更复杂和多样,还需要更多的学者投入更多的精力对具体的城市化实践进行有深度的调查和研究,才能突破目前重宏观轻微观、重经济轻社会、重政策轻实证的研究格局,才能在理论上有更多的创新,才能有助于更好地推进中国城市化发展。这里从社会结构变迁的角度对中国城市化面临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回顾、分析和讨论。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