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呼伦贝尔市
在线阅读 收藏

市长 罗志虎

【基本情况】呼伦贝尔市地处东经115°31′~126°04′、北纬47°05′~53°20′。东西630公里、南北700公里,总面积25.3万平方公里,占自治区面积的21.4%,相当于山东、江苏两省面积的总和。南部与兴安盟相连,东部以嫩江为界与黑龙江省为邻,北和西北部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与俄罗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国交界。边境线总长1723.82公里,其中中俄边界1048公里(不含未定界部分),中蒙边界675.82公里。呼伦贝尔市总人口为2696998人。呼伦贝尔是一个以蒙古族主体,汉族居多数的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全市有31个民族。全市探查到的各类矿产达40余种,矿点370多处。呼伦贝尔市野生植物资源相当丰富,共有野生植物1400多种,有经济价值的野生植物达500种以上,呼伦贝尔草原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是牧业四旗——新右旗、新左旗、陈旗、鄂温克旗和海区、满市及额尔古纳市南部、牙克石市西部草原的总称。由东向西呈规律性分布,地跨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和干旱草原三个地带。除东部地区约占本区面积的10.5%为森林草原过渡地带外,其余多为天然草场。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组成呼伦贝尔草原植物群落的基本生态性特征,草原植物资源约1000余种,隶属100个科450属。

呼伦贝尔市有林地面积1.90亿亩(含松加地区),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50%,占自治区林地总面积的83.7%。呼伦贝尔市森林覆盖率49%。森林活立木总蓄积量9.5亿立方米,全市森林活立木蓄积量占自治区的93.6%,占全国的9.5%。呼伦贝尔市林区的主要树种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白桦、黑桦、山杨、蒙古柞等。

【经济实力稳步增强】地区生产总值跨过600亿元大关,完成632.66亿元,增长15%。财政总收入历史性突破100亿元,完成100.12亿元,增长42.6%;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74.21亿元,增长29.1%。实施超亿元工业项目59个,其中超10亿元项目19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64.5亿元,增长22%。农牧业喜获丰收,粮食总产量达到90亿斤,增产20亿斤;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447万头只,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24家,农畜产品加工率达到60%以上;林区经济实力进一步提升,我市跻身国家现代林业示范市行列。

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3亿元,增长49.2%。城镇建设扎实推进,统筹抓好中心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实施了给排水、垃圾处理、集中供热等基础设施项目226个;全市房屋建设面积655万平方米,超过前两年的总和;新区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年度完成投资7亿元,市民广场、公园、道路、管网、绿化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并开工房屋建设面积70万平方米;新建了满洲里新国门、呼伦贝尔大剧院等一批城市标志性建筑,城市品位进一步提升。交通条件明显改善,滨洲铁路海满段复线改造全面完成,两伊铁路全力推进,启动了阿荣旗—扎兰屯地方铁路项目;全区“十一五”期间最大、我市第一条高速公路绥满国道主干线阿荣旗—博克图—牙克石段开工建设;开工通乡公路18条,实施通村砂石路项目116个。海拉尔、满洲里机场达到4D级标准;开辟国内外航线19条,年进出港客流量45万人次。水利建设进程加快,呼伦湖水资源配置及水环境治理工程完成年度任务,红花尔基水利枢纽完成坝体工程建设。我市荣获“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称号。

【科教文化】各级各类教育全面发展,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开工建设,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招录本科新生。倾力打造独具呼伦贝尔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五彩呼伦贝尔儿童合唱》等五张文化名片极大提升了地区影响力;《蒙古之源——呼伦贝尔历史遗迹考证》大型纪录片开机拍摄。实施了中央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全市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90%和88.6%。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丰硕,开展了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和征集呼伦贝尔城市精神表述语活动,举办了莫旗、鄂温克旗成立50周年庆典。满洲里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社会事业】深入实施“六个一”幸福指数工程。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投入97.9亿元,增长59.4%,占全市财政总支出的59.1%。职工收入大幅增长,市直行政事业单位人均增加津贴6000元、各旗市区增加5136元,森工集团在岗职工增资1600元,农垦职工增资1000元,鄂伦春猎民生产性收入首次人均超过100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完成4.05%,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4.3%以内。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深入推进,参合率达到93.2%。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完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深入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到户和移民扩镇工程,解决了1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