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在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中增进价值认同
在线阅读 收藏

先进典型或者榜样是一定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人格化,存在于社会现实之中,来自于广大群众之中,有着坚实的社会基础,是有血有肉、有追求、有情感的活生生的个人或群体。他们的思想行为和模范事迹承载着一定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价值取向,体现着一定社会所要求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看得见的哲理。英国人文主义者罗·阿谢姆说:“一个榜样胜过书上二十条教诲。”英国教育家洛克说:“没有什么事情能像榜样这么温和而又深刻地打进人们的心里。”运用先进典型进行价值观教育,生动形象,说服力强,容易使人们与先进典型产生情感共鸣,在耳闻目睹先进典型事迹中获得启迪,在接受先进典型的感染中自然而然地尊崇、认同一定社会的核心价值观。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中,先进典型在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历来备受重视。古今中外都十分重视和推崇先进典型示范和教化的力量,注重按照一定的核心价值观树榜样、立典型,以此来理顺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可以说,依靠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把一定的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信念、行为和习惯,是进行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方法,也是价值观教育的一条基本规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人始终重视先进典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都给予过重要阐述,不断丰富和发展榜样教育的思想,这些思想为人们科学地理解和分析榜样教育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石。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没有专门论述“榜样教育”的著作,但是在他们的著作中对榜样教育的基本问题作出了许多精辟的阐述。总体而言,马克思、恩格斯最大的贡献在于:他们所创立的辩证唯物论为我们开展榜样教育提供了全面而坚实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人学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哲学上对人所做的最高层次的思考,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818066。“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人的发展学说的出发点,也是榜样教育的基础和前提。马克思认为,现实的人是指不同历史阶段以及同一历史条件下,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群体和个人。由于现实的人是处于一定的具体的现实的社会关系之中,因此,它反映了人的本质的现实性和差异性。人的现实本质的差异又决定了人的多样性和人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多层次性。1818067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人”的科学论述告诉我们,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是存在差异的,具有发展的不平衡性,这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榜样和榜样教育具有价值的基础,或者说,榜样教育的可能性正是基于人的思想道德水平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存在。而榜样教育为解决人的思想道德发展不平衡提供了现实途径。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不仅从理论上为深刻理解榜样教育奠定哲学基础,而且还从实践上丰富榜样教育理论的内容。在对工人群众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马克思和恩格斯肯定了领袖的榜样示范作用,并强调了领袖发挥作用的原因在于其内在的感召力,即“无产阶级政党的领袖的威望不是靠权力支撑的,也不是靠自吹自擂说大话来达到的,而是因为他思想先进、行为正确、意志坚定,能够带领无产阶级争取解放斗争的胜利,受到人们心悦诚服的拥护和支持形成的”1818068。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榜样教育思想,充分肯定了榜样教育的价值,指出“多用行动少用言语来进行宣传。要知道,现在用言语既不能说服工人,也不能说服农民,只有用榜样才能说服他们”1818070。并在此基础上对榜样教育问题进行了多层面的理论阐释。列宁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仅需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更需要榜样教育运用具体、形象化的榜样来推动,强调“在政权转到无产阶级手里以后,在剥夺了剥夺者以后,情况就根本改变了,而且,如一些最著名的社会主义者多次指出过的那样,榜样的力量第一次有可能表现自己的广大影响。模范公社应该成为而且一定会成为落后公社的辅导者、教师和促进者”1818072。对于如何发挥榜样的作用,列宁指出:“模范工作是培养工作人员的园地,是可供仿效的榜样,有了这种榜样,仿效终究是比较容易的事,何况我们又能给以帮助,使这种榜样在各地能够而且必须得到广泛的‘仿效’。”1818074进一步指明了榜样具有培养人的价值、易于仿效的特点和能够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的现实意义。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中,党的历代领导人十分关心和重视榜样教育,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榜样教育的重要思想。这些思想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榜样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对我国榜样教育实践的经验总结,包含了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凝聚的集体智慧。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代表,毛泽东高度重视榜样教育的作用。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代表党中央赞誉全国所有的战斗英雄和劳动模范,称赞他们“是全中华民族的模范人物,是推动各方面人民事业胜利前进的骨干,是人民政府的可靠支柱和人民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1818075,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向他们学习。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党所面临的形势、任务发生了急剧的变化,针对强迫、搞运动、搞争论的方式已经不合时宜,邓小平同志强调:“用干得早的和干得好的示范效应带动其他人和地区跟上来,带动大家一起领会和接受党的各项方针和政策。”1818076他还明确指出:“全国各民族、各地区、各工业部门的职工群众中都涌现了一批劳动模范和革命骨干,他们至今还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和团结的核心。”1818078他同时号召广大干部群众向模范人物学习,“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介绍先进模范人物的成长道路是一个好经验,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好方法。我们的人民中间,工人和农民中间,知识分子中间,有千千万万个先进典型,他们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分子,在他们的身上体现着我们的民族精神,体现了民族的希望。我们要以先进模范人物为榜样,把我们的工作推向前进。”1818080“要在全社会始终倡导和保持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风尚,让先进模范人物的崇高精神发扬光大、代代相传。”1818082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深入分析我国现阶段国情的基础上,更加重视发挥榜样教育的社会和政治功效。胡锦涛同志在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指出:“一代又一代先进模范人物,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谱写了如歌如泣的动人赞歌,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崇高品格,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风貌。”18180842007年5月4日胡锦涛同志致信中国青年群英会时强调:“学习和弘扬青年英模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激励全国广大团员和各族青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希望全国广大团员和各族青年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自觉担负起时代的重任,以英雄模范为榜样,努力成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让青春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18180852010年4月2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劳模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再次明确指出:“榜样蕴藏无穷力量,精神激发奋斗意志。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伟大劳模精神,是中国工人阶级崇高品格的生动体现,是我们时代的宝贵财富,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一定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用劳模的先进事迹感召人民群众,用劳模的优秀品质引领社会风尚,充分发挥劳模的骨干和带头作用,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崇尚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关爱劳模的良好氛围。”1818086这些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榜样精神的价值意义。

时代需要航标,社会需要榜样,思想需要先导。运用榜样的力量,培养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古今中外的普遍做法,也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把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导作用与党的中心工作紧密地结合起来,成功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激励广大群众学习的先进人物以及先进集体。通过树立先进典型,加强示范引导,让人民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为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为更好地号召民众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实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塑造了一批又一批的英雄模范人物。如边区大生产运动的杰出代表三五九旅;具有坚定信念的“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刘胡兰;忠实地为人民服务、献身的张思德;舍身炸碉堡、为建立新中国而奉献青春的董存瑞;具有高尚国际主义精神,对同志极端热忱,对工作极端负责,“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白求恩;“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徐特立;等等。这些英雄模范人物,对于引导广大军民以高度的革命热忱投身于民族独立和解放战争,起到了极大的激励作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始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大规模建设,广大人民群众建设新中国的热情空前高涨,革命英雄主义、集体主义成为新的时代精神。榜样教育对激发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自豪感,掀起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潮起到了关键作用。树立典范、发挥“榜样的力量”便成为国家政治的需要。这一时期所涌现出的榜样人物主要有:以邱少云、黄继光、杨根思、罗盛教和毛岸英等为代表的革命英雄主义的军人形象,激励广大群众坚决捍卫国家安全、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以铁人王进喜、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和淘粪工劳模时传祥和党的好女儿向秀丽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典型,对于鼓舞、激励亿万人民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忘我劳动、艰苦创业、改变我国贫穷落后面貌,发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南京路上好八连、雷锋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为人民服务的先进典型,不仅把党的宗旨体现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而且在全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社会风尚的好转。

“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特殊时期,阶级斗争取代了生产建设。这场运动使全国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社会仍然塑造出了一大批榜样,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楷模邢燕子、金训华,艰苦奋斗积极发展农业生产的劳动模范陈永贵,以及模范饲养员叶洪海、爱民模范洛桑单增等。在这个特殊时期,榜样的出现和树立无一例外是为政治服务的,在他们身上主要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与政治道德的有效结合,倡导着社会主义信念和集体主义的价值原则。

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开始迈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在国家现代化建设日新月异的形势中,在人们思想观念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的前提下和人们社会生活日渐丰富和不断分化的条件下,人们追求理想、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愿望更加强烈,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努力奋斗成为时代的最强音。受此时代精神的感召,一大批榜样应运而生,涌现出了史来贺、张海迪、朱伯儒、蒋筑英、张华、苏宁、李双良、赖宁、徐洪刚、包起帆、赵雪芳、韩素云、吴仁宝、孔繁森、马恩华、李国安、徐虎、吴天祥、谭彦、王廷江、李素丽、李润五、吴金印、邱娥国、王启民、邹延龄、侯殿禄、刘让贤、王涛、柏耀平和李向群等各行各业的先进楷模。他们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立足本职,崇业敬业,胸怀大局,顽强进取,建功立业,矢志不渝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忘我献身,对于激励人们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新世纪、新阶段,我国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在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更好地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我们党大力树立和宣传吴登云、方红霄、马永顺、冉绍之、郭秀明、郑培民、方工、陈德华、常香玉、杨利伟、许振超、任长霞、马祖光、李素芝、牛玉儒、宋鱼水、张云泉、王顺友、吴光林、杨业功、侯祥麟、丁晓兵、王乐义、孟二冬、谭竹青、陈刚毅、王选、金春明、王庆平、丛飞、华益慰、孔祥瑞、李中华、陈淳、林秀贞、方永刚、袁隆平、邓平寿、林强、江勇西绕等众多重大典型。这些响亮的名字,在祖国大地上广为传颂,在全社会形成了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浓厚社会氛围,成为凝聚广大干部群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精神助推器。

建党90多年来的历史事实表明,先进典型对于广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唤起人民群众中蕴藏的革命和建设热情,有着巨大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典型示范的作用不是万能的,先进典型也不是样板,典型示范绝不等于依样“画葫芦”。在改革开放前的一段时期内,由于我们脱离各地的具体实际搞“样板”,把先进典型的作用扩大化,把典型示范当成教条照搬,甚或不切实际、违背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任意地编造虚假先进典型,最终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了损害。因此,在我们运用典型示范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时候,一定要实事求是,要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正确认识典型示范的作用,既不能夸大其词,也不能贬低轻视;要正确塑造和利用先进典型,既不要盲目照搬,更不要主观臆造;要善于发现和宣传先进典型,要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中去寻找先进典型,要大力宣传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典型。

先进典型是时代的先锋和社会的楷模,他们的崇高精神闪烁着时代核心价值观的理性光辉。今天各行各业、各条战线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虽然岗位不同、职业不同、事迹不同,但他们高度的政治觉悟、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精神境界和良好的道德修养,从不同角度诠释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凝结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现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有利于激发广大干部群众的集体主义荣誉感,有利于激励人们正确地处理义与利、奉献与索取、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把个人的生活实践和理想追求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充分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推动公民道德建设深入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1818088树立当代先进典型,就是把抽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化为活生生的具体形象,人人都可以感知、可以亲近、可以动心、可以动情,使其可以成为具有无穷力量的榜样,引导广大群众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并自觉遵守和践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发扬优良传统,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改进提高,加大先进典型的学习宣传力度,树立更多可亲、可敬、可信、可学的先进楷模。用他们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有效动员和主动引导,让人们更加生动形象地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特征,更加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