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禅与中国文化
在线阅读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上、下册)

赖永海:很高兴有机会来认识大家,也非常高兴能够就“禅与中国文化”有关的问题来跟大家一起交流。我今天讲的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禅宗本身。因为我今天讲的禅,实际上主要是指禅宗的禅,不是原来的小乘禅、实相禅、般若禅,而是禅宗的禅。所以第一部分要简单地讲一下禅宗。第二部分讲一下禅宗的禅对整个古代文化的影响。这是我要讲的两个大的方面。最后我想留点时间跟大家交流一下。

佛教到了唐代应该是进入全盛时期,当时出现了八大宗,包括以所根据的经典命名的华严宗,三论宗;有的宗派是以思想来命名,比如法相唯识宗、净土宗;有的宗派是以创始人所居住的地点来命名,如天台宗;而禅宗是以禅来命名。禅本身是一种修行方式,主要就是集中意念,专注一境,就像我们说的打坐、坐禅,当然真正的禅定包含很广,我在这里就不展开了。如果从传法谱系来讲,禅宗的鼻祖应该是菩提达摩,菩提达摩是印度的一个僧人,南北朝的时候到中国来,开始他想在江南发展,后来跟梁武帝有一个对话,梁武帝当时在全国盖了很多寺院,度了很多僧人,梁武帝就跟菩提达摩讲:“我度了这么多僧人,盖了这么多寺庙,我的功德有多大?”菩提达摩就跟他讲:“你这个没有功德,度众、盖寺庙是属于福田,不是功德,功德是内在的。”两人话不投机,后来菩提达摩就“一苇渡江”,到了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他以打坐或者坐禅闻名于中国佛教史,后来的二祖、三祖、四祖、五祖都重禅修,把坐禅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修行方法,所以后来以“禅”名宗。

实际上,禅宗的真正创始人并不是达摩,而是六祖慧能。因为从六祖慧能以后,禅宗才真正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影响比较大的一个宗派。这跟慧能对整个传统佛教进行了一个根本性的变革有关,他把一个印度的佛教变成了一个中国的佛教。所以,这里我想先谈一点,就是“六祖革命”,它究竟对传统佛教进行了一些什么革命?这个革命对整个中国佛教发展有什么影响?这种革命了的佛教是不是还是佛教?为什么这种革命了的佛教能成为整个中国佛教的代表?

如果研究过佛教,或者对佛教接触比较多的人都知道,禅宗到了六祖以后,实际上发展为“佛心宗”——也就是说,慧能以后的禅宗,是用心来讲佛,是以心为宗,以心为佛,因此称之为“佛心宗”。而慧能对传统的革命,最根本的一点也就是把佛变成心,或者说把心变成佛。这个革命实际上比马丁·路德对传统天主教的革命还要大,他是把一种外在的宗教变成一种内在的宗教,把印度的宗教变成中国的宗教。就像刚才主持人所讲的,它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把印度佛教跟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非常好地统一起来的一种禅。

慧能“六祖革命”的第一个,也是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实际上是对所谓“佛性”的革命。什么是佛性?就是什么是佛,怎么样才能成佛。这在整个佛教的发展史上,是有一个演变过程的。佛教是释迦牟尼创立的,这个大家都知道,他是教主。在公元前5世纪、6世纪的时候,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他本来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后来出家,在菩提树下打坐七七四十九日后大彻大悟了,从一个太子、一个凡人变成了一个圣人,成为“佛陀”。佛陀的本意是什么?佛陀的本意就是指“一个觉悟了的人”。“释迦牟尼”的本意是释迦族的圣人,总之释迦牟尼在当时是一个很有学问、很有修养、道行很高的一个圣人。他有很多信徒,后来他圆寂了,弟子出于对他的崇敬,就把他曾经说过的法作为崇拜对象,并进一步把它人格化,这种人格化的佛法就是后来所谓的“法身”、“法身佛”。现在许多寺庙里经常有三身佛,中间的一尊就是法身佛,另一个是化身佛,这个化身佛就是释迦牟尼,再一个就是报身佛。法身佛的特点,是恒常遍在,有多少世界就有多少佛,不仅仅是一个。如在我们这个世界成佛的就是释迦牟尼佛,在西方极乐世界的就是阿弥陀佛,未来世界的就是弥勒佛。而法身佛就是所有这些佛的本体,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弥勒佛都是法身佛的化身,这个法身佛也就是“如来”。所以“如来”是佛的通称。比如像“皇帝”,它也可以是唐太宗,也可以是赵匡胤,也可以是朱元璋,“如来”就是所有佛的通称,也就是法身。这是佛演变的第二个阶段,用哲学的话说,亦即佛的抽象化、本体化。

但是,到了六祖慧能,对佛的理解就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他是用心来讲佛,或者说心就是佛。这点在《坛经》里面讲得非常多,《坛经》是中国僧人写的书唯一被称为经的,它是慧能所说的法、慧能语录,包括他的经历的一个汇编。这个“经”可以说基本上代表了慧能乃至整个慧能创立的南宗的思想,亦即现在一般所讲的禅宗的思想,集中的就体现在《坛经》里。《坛经》讲得非常清楚,自心就是佛,不要在心之外找佛,心之外是找不到佛的。这一点可以说是禅宗的最基本的思想。

慧能把原本主要指“圣人”、“法身”、“如来”的“佛”,进一步落实到各个人的心性,这个变化富有革命性,导致了后来整个禅宗,包括解脱理论、修行理论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例如在修行理论方面,由原来的讲佛度、师度,到讲自性自度。这在六祖《坛经》里就有一个很好的故事。当时五祖弘忍把衣钵传给慧能之后,怕人家害他,就偷偷地送他到江边,对他说:“你赶快到江南去。”渡江时,一开始五祖划船,后来慧能把橹抢过来,他说我迷的时候应该师父度,我现在觉悟了,应该自度,这成为后来禅宗的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由原来传统佛教的注重佛度、师度,变成后来的讲自性自度。

另外一个很根本的变化,就是在修行方法上强调“道由心悟”,而不是注重传统的形式上的“坐禅”。我们讲禅本身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包括印度传统佛教的禅、东传中土的小乘禅、大乘禅、实相禅、般若禅等等。即便禅宗的禅,也有一个发展过程,例如达摩以后、慧能之前的禅宗五祖,他们禅主要的特点都注重“住心观静”,强调“佛尘看净、方便通经”,也就是注重传统意义上的打坐、修禅。但是,到了慧能以后的禅,跟以前所说的禅,就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坛经》里面有一个记载,慧能以后,禅宗分成了南北两派。北派是以原来五祖门下的首座、最有学问的神秀为首的;南宗则以慧能为首。当时南宗发展很快,很多人到南方来参禅,而神秀为首的北宗,反而门庭冷落。所以神秀就觉得很奇怪,慧能学问没有多大,修行也不如他,为什么大家对他都那么推崇,禅法那么风行。神秀就派了一个叫志诚的弟子去听一听慧能说的究竟是什么法,又是怎么说的。志诚听了慧能的说法后,也很快觉悟了,并且出来跟慧能说,我是神秀派来听法的。当时慧能就问他:“你们师父是怎么教你们打坐、修禅的?”志诚说:“他老人家主要教我们‘住心观静,长坐不卧’。”这也就是传统的修行方法。慧能听了以后就作了一个偈句:“住心观静,是病非禅;长坐拘身,于理何益?”并且做了一首诗:“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意思非常明白,慧能所讲的坐禅跟原来传统佛教,甚至跟达摩以后、他师父以前所讲的坐禅,内涵是完全不同的,方法也完全不同。为什么呢?因为慧能在一个根本点上有别于以前的佛教,如果说以前的佛教所注重的往往是外在的偶像,那么到了慧能所注重的则是变成自家的心性。什么是佛?你自己就是佛,你的心性就是佛,关键看能不能“觉悟”,能不能“明心见性”,这是中国佛教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一个最根本的地方。

以上所说的慧能禅法的特点,并不是一种随意的解读,而是本自《坛经》的。在《坛经》中慧能说:“何名坐禅: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这就是六祖慧能或者说南宗对“禅定”的界定。不是整天在那里打坐。“长坐拘身,于理何益?”他所讲的禅,关键是你心不乱,不住相,这个就是禅定。行住坐卧都可以是禅。而所有这些理论,源于他对整个佛、佛性的重新界定。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对佛、佛性理解的变化,导致后来禅宗整个修行理论的变化。

第三个变化,就是原来的佛教是比较讲依教修行的,到了慧能以后的禅宗,则讲不立文字。而这个也是源于慧能对佛、对佛性的一种重新界定的结果。慧能以后的很多的禅师,在文字与禅的关系上,讲得非常多,基本思想就是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如果你执著于文字,就非佛意。宗密说:“经是佛意,禅是佛意”,而意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所以得意者越于浮言,悟理者超乎文字,这也是南宗跟传统佛教的一个很根本的变化,或者差别。

慧能开创的南宗,不管从哪一个角度说,都无法跟诸如唐玄奘的唯识宗,法藏的华严宗,智者大师的天台宗相比。后者都是一些饱读三藏,背靠王朝乃至皇帝的大法师,像玄奘与唐太宗乃至整个唐王朝,法藏与武则天,智者大师与隋炀帝,包括陈朝的皇帝的关系都十分密切,得到了整个封建王朝的大力支持。但是,最后最成功的反而是慧能的南宗,而不是唯识宗、华严宗,也不是天台宗。这是什么原因呢?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慧能比较好地、比较成功地把印度的佛教跟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这个结合非常成功。慧能南宗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儒学化。这一点,我在跟佛学院,包括佛学院的一些研究生和法师讲课的时候,他们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亦即认为佛教是一种非常好的教法,为什么要被儒学化呢?尤其是为什么被儒学化了的禅宗反而更有生命力,反而能成为中国佛教的代表?这一点实际上也是思想发展史、文化发展史、宗教发展史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也是一个带规律性的问题。因为不管是一种宗教、一种文化还是一种思想,如果太纯了,它就没有生命力了。如果原封不动地把原来印度原始佛教的东西搬到中国,不做任何改革,不跟当时当地的文化结合,那肯定是没有生命力的,唯识宗就是典型的代表。唯识宗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最忠实于印度佛教的一个宗派,结果是最短命的,“二世而亡”。相反,禅宗大量吸收了中国儒家的思想,把印度佛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较好地结合起来,结果发展成一个最具生命力的佛教宗派。

人们知道,儒家思想最主要的有两点:一个是人本,一个是入世。这两点也正是禅宗最根本的思想,包括现在的人间佛教,根本思想也是这两个。吸收儒家思想或者说儒学化究竟好不好,这一点最好是历史地看。现在世界佛教有三大系统,一个是南传佛教,包括柬埔寨、老挝、越南、斯里兰卡,从世界范围说,应该说影响是比较少的。另外一个藏传佛教,再一个是汉传佛教。应该说汉传佛教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一支,也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佛教的大本营,大中华文化圈的佛教,多属于汉传佛教。汉传佛教最大的特点,就是跟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比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实际上,关键不在于是否吸收了儒家思想,是否被儒学化,而在于它能否在保存佛教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得到发展。印度应该说是佛教的发源地,按理说,印度佛教应该是保存最多原始的、正统的佛教思想的,结果在今天,佛教在其发源地印度却几乎不存在了。相反,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了儒家思想的中国佛教却蓬勃发展,经久不衰。这一点应该感谢儒家思想的加盟,尤其应该感谢历史上那些站得比较高的高僧大德,他们对于儒道二教,经常并不是采取简单的反对、排斥的态度,而是取其所需,为我所用,吸收其合理的、有用的东西,来不断充实、丰富自己的思想,使得佛法能不断地更加契理契机,而得到不断的发展。

当然,我今天所讲的有些东西可能跟有些人原来所接触的佛教,所理解的禅宗有所不同。我今天所讲的禅,其最大的特点,是重心性、重智慧,重“觉悟”。当然,禅也讲信仰,不讲信仰就不是佛教了,但是它更注重的是智慧,强调的是“慧解脱”,讲究的是自性,发现自我,寻找主人翁。这实际上能更好地体现中国文化的一种精神。可以说,这里提供另外一个角度去看佛教、看禅宗,人们不一定把信仰与智慧对立起来,实际上,禅宗本身就是把二者较好地统一起来,这一点也可以说是我的一种理解。如果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待会对话的时候可以来交流。

下面主要讲一下禅宗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实际上讲这个话本身,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太严密,或者是不太准确,因为禅宗从某种意义上说,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天主教、基督教有点不同。有人认为,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有如水与油的关系,而禅宗与中国传统文化是水乳交融,到后来甚至很难分清哪些是传统文化,哪些是佛教的了。

先谈一下诗、书、画跟禅的关系。因为诗、书、画在中国文化中应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有的人称它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冠冕。佛教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以后,在诗歌的领域受佛教的影响非常大。我们知道诗歌在魏晋的时候,表现为玄言诗。而玄言诗本身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玄言诗,主要受“三玄”(即《老子》、《庄子》、《周易》)的影响,这种玄言诗到后期就逐渐衰落了。但是在佛教的般若学传入以后,玄言诗又开始复兴,并且发展得比前期更好。而这个后期的玄言诗主要就是以般若学的思维方式为指导的,代表人物就是高僧支遁,包括大书法家王羲之,他的代表作就是《兰亭序》。他们在兰亭聚会,写了很多诗,编成集子,王羲之就写了一个序,这类诗就是以般若思想为指导的玄言诗,是玄言诗的另一个高峰。这可以看出般若学对玄言诗的影响是很大的。

到了南北朝的诗歌主要是山水诗,后来很多诗人、诗论家评价说,山水诗是“康乐总山水之大成,而开其先者支道林”,康乐公就是谢灵运,他是整个山水诗的集大成者。而山水诗的开山者是谁?就是高僧支遁。可以看出整个般若学,对南北朝山水诗影响之大。谢灵运是把《北本涅槃经》改译成《南本涅槃经》的最主要组织者之一,也是当时高僧竺道生提倡顿悟成佛的最有力的支持者。他本人是非常精通佛理的,甚至可以说他当时是佛教界的人,当然他没有出家,但他的诗受佛教般若学的影响很大,后来唐代的诗僧皎然就说:“康乐公早岁能文,性颖神澈,及通内典,心地更精,故所作诗,发皆造极,得非空王之道助邪!”山水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受到般若学的熏陶,般若学的影响。空王就是般若学,由此可见山水诗跟般若学的关系。

中国古代诗歌最发达的是唐朝,最大的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这些大家跟佛教特别跟禅的关系都非常密切。李白就其主要的倾向来讲,应属于道家的,属于浪漫派,飘飘欲仙。但是李白对佛教、对禅的造诣也是很深的,有很多诗句也非常富有佛理禅趣。他有一句诗曰“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颇富佛理,所谓“大千入毫发”,也就是华严宗讲的一即一万,金狮子毛即是金狮子,月映万川、理一分殊。

有一次我在香港的演讲中,我说了一句话:要讲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这个不难,如果要反过来想找出一个中国文化不受佛教影响的例子,则很难。当时潘宗光,香港理工大学的校长给我提出一个问题,他说:“你给我讲讲科学受佛教的影响。”因为他是搞自然科学的。当然,相对于人文科学来讲,自然科学受佛教影响应该说还是比较小的,但是影响还是存在的,像僧一行的历法,比世界最早的历法还要早得多。但是如果严格来讲,就人文科学来讲,你要在中国古代中找出一种文化形式不受佛教影响的,那真是相当难。所以现在有很多人,很多学科,很多学者,包括社会上很多人,对佛教有兴趣,我觉得这个很正常,有的是从信仰的角度、有的是从文化的角度、有的是从学问的角度,我觉得这些都是很正常的,都是可以研究,应该研究的。今天我先讲这些,接下来留一点时间来跟大家交流,好吧?谢谢大家。

(掌声……)

赖永海:禅,按照原来的说法,是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拈花,迦叶微笑,表示他已经会意了,知道释迦牟尼佛是什么意思了。所以后来讲以心传心,这个“意”是只能体会,没法用话说的。所以禅的核心在意,经的核心在语。意这个东西无法言表,一说即不中,一说你就离开了它的本义,或者说它跟本义有差别了。所以在佛教史上或者经典里面说“第一峰头,不容话会”。就这个意义上讲,禅是无法用言语、文字来表达的。但是禅要弘扬,就得说,所以后来有了“方便说”,就是列入话会,可以用话来表达,用文字来表达,这里面关系到一点,所谓佛意,用哲学语言来讲,是一种“大全”,你一说就有规定性,有规定性就有局限性,亦即很难完整、全部、准确地把这个佛意表达出来,哪怕你是表达了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你还是把另外一部分遗漏了,所以不完整、不准确了。这个就是它的整体性。你一说就已经把范围圈死了,之外的你就包含不到了,而它本身却是无所不包的,很广泛的,这个就是禅。

居士实际上就是皈依佛教的在家的信徒。佛门有四众:包括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出家的男众是比丘,出家的女众是比丘尼。在家的男众是优婆塞,在家的女众是优婆夷。居士是在家佛教徒,他主要受五戒,但他所授的五戒,与出家众的五戒也不尽相同。比如说不邪淫戒,在家居士在正常的夫妻关系内就不算邪淫,而出家众就不能有夫妻关系。但这个在各个国家有各自的规定,比如在日本出家人可以结婚,也可以吃肉,包括韩国的僧人,有的也可以吃肉、喝酒。这个不吃肉戒本身实际上也并不是释迦牟尼制定的,因为印度佛教开始的时候,主要靠化缘。他自己没有产业,也不自己生产,四处化缘,人家给什么,就吃什么,人家给肉,不能不吃啊。所以开始佛教并没有不准吃肉的戒条,但是有一条,必须吃净肉,所谓净肉,就是不是你亲自杀的,你都可以吃。但是到了中国的梁武帝以后,有一个规定,出家人不能吃荤,所以渐渐地不能吃肉变成一个很严格的戒条。但这在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地区是不尽相同的。

实际上现在社会上出家的人各种各样,原因也是各种各样的,包括一些名人。有的是因为商场、生意场非常顺利,人生非常顺利,自己都想不到会这么顺利,这种人很容易信佛,并且很虔诚。他自己都想不到,自己怎么会做一个成一个,做一个大一个,所以有时候他觉得有一种力量在冥冥之中一直保佑着他,这个力量他也可以找到佛,也可以找到真主,也可以找到上帝。或者,有的人一生命运多波折,或者是自己无力跟命运对抗,也比较容易信佛。因为自己确实没有力量跟命运抗衡,只能找一个能够拯救你,能够使你解脱的一种力量。另外一种,包括像生老病死,这也是在以前的一个时期的宗教徒调查当中,皈依宗教的原因较多的一类。因为身体问题,因为疾病,而皈依佛门的人数,在以前的调查中占的比例也是比较大的。这是有道理的。当你竭尽全力,包括请到最好的医生,都对这个病无能为力了,已经面临一种无法逃避的命运,无可奈何,本能驱使他希望有一个力量来拯救他,这个时候他很容易去找一种超自然的的东西,也许是佛,也许是上帝,只要能够救他,他就肯定会虔诚的信徒。所以对宗教,我有一个界定:宗教产生最根本的根源在哪里呢?当人的愿望与能力矛盾的时候,这是宗教产生的最深刻、最根本的根源。如果说科学是能力与愿望(或设想)相统一的产物,亦即想找出某种带规律性的东西,而他的能力也能做到这一点,那就是科学。什么是宗教?你的愿望跟你的能力出现矛盾,你的能力没法实现你的愿望,解决不了你的愿望想要的东西,那么你就要借助于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来帮助你去实现它。这个是很正常的。如果你已经被保送到北大,你绝对不会去抽签,保佑你上北大。如果你已经结婚,你就不会求神保佑,助你实现这个婚事。因为它本身已经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了。而当你没有把握,就是说当没有绝对把握考上你所想要考取的学校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很需要一种力量来冥冥之中保佑你,帮助你实现你的理想或愿望。所以说它是宗教产生的最根本根源。总而言之,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时候,宗教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反之,如果当“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时候,当你能够随心所欲地实现你所想要的一切,那宗教就没有存在的余地。因为这个时候他没有必要再去借助于宗教了。

提问:第一个问题,“明心见性”中“心性”二字的含义?第二个问题是心命交关,如何用心来改命?请阐述一下。

赖永海:这个是禅宗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个“明心见性”对心和性的看法有一点不完全统一。按严格的意义上来讲,心就是性,性就是心。如果把它分开,比如说附于有形物的就是心,不附着于有形物的就是性,这个就是儒家中有一派所说的心性。而从佛教的思维方式来讲,心跟性应该是统一的,所以明心见性,实际上就是把原来的作为人的本源、本体的心把它发明出来,也就是发明本心。这个本心因为世间的一些情、意把它遮盖了,而使你本来很明亮的、具有佛性的本心被掩盖了,被藏起来了,当你能够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能够找到自我,能够发明本心,实际上你就是佛了。所以禅宗讲,本心、本体本来就是佛。

另外一个,心命交关,以前讲“性命交关”,心是心里的心,命是命运的命。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星云大师的一个关于命运的讲演。实际上比较正统的、比较正宗的佛教,包括风水、算命、看相,正宗的佛教不太讲这些。因为佛教有一个最基本的理论,就是缘起论。这个缘起论,缘就是条件,也就是说,条件具备了,它就产生了,条件不存在了,它就死亡了。这是万事万物,包括人的一个不可抗拒的规律。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它不会注重一种既定的、先天的命运。包括中国的报应理论,它需要鬼神来惩罚。而佛教里面的报应理论,它讲自身的业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是张三种瓜得瓜、李四种豆得豆,而是不管种瓜的人是谁,种瓜这种行为必定得瓜,种豆这种行为必定得豆,是自身行为的业报,不关张三李四的事,更没有第三者来惩罚,来奖赏你。所以命运,佛教是不太讲的,但是这个心它就很讲,特别是禅宗。比如说,你在心念上、在心态上能够比较好的调整,对你的命运也许能产生影响。实际上佛教、禅宗,在某种意义上说,更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呢?是一种调整心态、调整心境的思维方法。有人说,释迦牟尼是最大的心理医生,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碰到这种事,比如你如何把本来看起来是一件很坏的事变成一件好事,此中改变心境、改变心态是一种非常重要而且有效的方法。比如说你住在七楼,天天要爬楼梯,如果你把它作为一个负担,你就会越爬越累,如果你把它作为锻炼身体,你就会觉得不但不累,而且很有益处。因此,有些事情,看问题的角度稍微改变一下,心境稍微调整一下,就会是另一番景象。如果你老是要钻死胡同,一钻就出不来,头脑是一根筋,就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如果稍微调整一下心态,换一个角度,那整个事情就不一样了。如果人们经常有一个好的心态,好的心境,那么你的命运要比那种时时刻刻处于坏心境、坏心态下的命运,肯定要好得多。这是我的看法。谢谢大家。

');" class="a2">收藏

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上、下册)

赖永海:很高兴有机会来认识大家,也非常高兴能够就“禅与中国文化”有关的问题来跟大家一起交流。我今天讲的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禅宗本身。因为我今天讲的禅,实际上主要是指禅宗的禅,不是原来的小乘禅、实相禅、般若禅,而是禅宗的禅。所以第一部分要简单地讲一下禅宗。第二部分讲一下禅宗的禅对整个古代文化的影响。这是我要讲的两个大的方面。最后我想留点时间跟大家交流一下。

佛教到了唐代应该是进入全盛时期,当时出现了八大宗,包括以所根据的经典命名的华严宗,三论宗;有的宗派是以思想来命名,比如法相唯识宗、净土宗;有的宗派是以创始人所居住的地点来命名,如天台宗;而禅宗是以禅来命名。禅本身是一种修行方式,主要就是集中意念,专注一境,就像我们说的打坐、坐禅,当然真正的禅定包含很广,我在这里就不展开了。如果从传法谱系来讲,禅宗的鼻祖应该是菩提达摩,菩提达摩是印度的一个僧人,南北朝的时候到中国来,开始他想在江南发展,后来跟梁武帝有一个对话,梁武帝当时在全国盖了很多寺院,度了很多僧人,梁武帝就跟菩提达摩讲:“我度了这么多僧人,盖了这么多寺庙,我的功德有多大?”菩提达摩就跟他讲:“你这个没有功德,度众、盖寺庙是属于福田,不是功德,功德是内在的。”两人话不投机,后来菩提达摩就“一苇渡江”,到了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他以打坐或者坐禅闻名于中国佛教史,后来的二祖、三祖、四祖、五祖都重禅修,把坐禅作为一种最基本的修行方法,所以后来以“禅”名宗。

实际上,禅宗的真正创始人并不是达摩,而是六祖慧能。因为从六祖慧能以后,禅宗才真正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影响比较大的一个宗派。这跟慧能对整个传统佛教进行了一个根本性的变革有关,他把一个印度的佛教变成了一个中国的佛教。所以,这里我想先谈一点,就是“六祖革命”,它究竟对传统佛教进行了一些什么革命?这个革命对整个中国佛教发展有什么影响?这种革命了的佛教是不是还是佛教?为什么这种革命了的佛教能成为整个中国佛教的代表?

如果研究过佛教,或者对佛教接触比较多的人都知道,禅宗到了六祖以后,实际上发展为“佛心宗”——也就是说,慧能以后的禅宗,是用心来讲佛,是以心为宗,以心为佛,因此称之为“佛心宗”。而慧能对传统的革命,最根本的一点也就是把佛变成心,或者说把心变成佛。这个革命实际上比马丁·路德对传统天主教的革命还要大,他是把一种外在的宗教变成一种内在的宗教,把印度的宗教变成中国的宗教。就像刚才主持人所讲的,它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把印度佛教跟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非常好地统一起来的一种禅。

慧能“六祖革命”的第一个,也是最根本的东西是什么?实际上是对所谓“佛性”的革命。什么是佛性?就是什么是佛,怎么样才能成佛。这在整个佛教的发展史上,是有一个演变过程的。佛教是释迦牟尼创立的,这个大家都知道,他是教主。在公元前5世纪、6世纪的时候,释迦牟尼在世的时候,他本来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子,后来出家,在菩提树下打坐七七四十九日后大彻大悟了,从一个太子、一个凡人变成了一个圣人,成为“佛陀”。佛陀的本意是什么?佛陀的本意就是指“一个觉悟了的人”。“释迦牟尼”的本意是释迦族的圣人,总之释迦牟尼在当时是一个很有学问、很有修养、道行很高的一个圣人。他有很多信徒,后来他圆寂了,弟子出于对他的崇敬,就把他曾经说过的法作为崇拜对象,并进一步把它人格化,这种人格化的佛法就是后来所谓的“法身”、“法身佛”。现在许多寺庙里经常有三身佛,中间的一尊就是法身佛,另一个是化身佛,这个化身佛就是释迦牟尼,再一个就是报身佛。法身佛的特点,是恒常遍在,有多少世界就有多少佛,不仅仅是一个。如在我们这个世界成佛的就是释迦牟尼佛,在西方极乐世界的就是阿弥陀佛,未来世界的就是弥勒佛。而法身佛就是所有这些佛的本体,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弥勒佛都是法身佛的化身,这个法身佛也就是“如来”。所以“如来”是佛的通称。比如像“皇帝”,它也可以是唐太宗,也可以是赵匡胤,也可以是朱元璋,“如来”就是所有佛的通称,也就是法身。这是佛演变的第二个阶段,用哲学的话说,亦即佛的抽象化、本体化。

但是,到了六祖慧能,对佛的理解就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他是用心来讲佛,或者说心就是佛。这点在《坛经》里面讲得非常多,《坛经》是中国僧人写的书唯一被称为经的,它是慧能所说的法、慧能语录,包括他的经历的一个汇编。这个“经”可以说基本上代表了慧能乃至整个慧能创立的南宗的思想,亦即现在一般所讲的禅宗的思想,集中的就体现在《坛经》里。《坛经》讲得非常清楚,自心就是佛,不要在心之外找佛,心之外是找不到佛的。这一点可以说是禅宗的最基本的思想。

慧能把原本主要指“圣人”、“法身”、“如来”的“佛”,进一步落实到各个人的心性,这个变化富有革命性,导致了后来整个禅宗,包括解脱理论、修行理论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例如在修行理论方面,由原来的讲佛度、师度,到讲自性自度。这在六祖《坛经》里就有一个很好的故事。当时五祖弘忍把衣钵传给慧能之后,怕人家害他,就偷偷地送他到江边,对他说:“你赶快到江南去。”渡江时,一开始五祖划船,后来慧能把橹抢过来,他说我迷的时候应该师父度,我现在觉悟了,应该自度,这成为后来禅宗的一个根本的指导思想,由原来传统佛教的注重佛度、师度,变成后来的讲自性自度。

另外一个很根本的变化,就是在修行方法上强调“道由心悟”,而不是注重传统的形式上的“坐禅”。我们讲禅本身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包括印度传统佛教的禅、东传中土的小乘禅、大乘禅、实相禅、般若禅等等。即便禅宗的禅,也有一个发展过程,例如达摩以后、慧能之前的禅宗五祖,他们禅主要的特点都注重“住心观静”,强调“佛尘看净、方便通经”,也就是注重传统意义上的打坐、修禅。但是,到了慧能以后的禅,跟以前所说的禅,就发生了一个很大的变化。《坛经》里面有一个记载,慧能以后,禅宗分成了南北两派。北派是以原来五祖门下的首座、最有学问的神秀为首的;南宗则以慧能为首。当时南宗发展很快,很多人到南方来参禅,而神秀为首的北宗,反而门庭冷落。所以神秀就觉得很奇怪,慧能学问没有多大,修行也不如他,为什么大家对他都那么推崇,禅法那么风行。神秀就派了一个叫志诚的弟子去听一听慧能说的究竟是什么法,又是怎么说的。志诚听了慧能的说法后,也很快觉悟了,并且出来跟慧能说,我是神秀派来听法的。当时慧能就问他:“你们师父是怎么教你们打坐、修禅的?”志诚说:“他老人家主要教我们‘住心观静,长坐不卧’。”这也就是传统的修行方法。慧能听了以后就作了一个偈句:“住心观静,是病非禅;长坐拘身,于理何益?”并且做了一首诗:“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课。”意思非常明白,慧能所讲的坐禅跟原来传统佛教,甚至跟达摩以后、他师父以前所讲的坐禅,内涵是完全不同的,方法也完全不同。为什么呢?因为慧能在一个根本点上有别于以前的佛教,如果说以前的佛教所注重的往往是外在的偶像,那么到了慧能所注重的则是变成自家的心性。什么是佛?你自己就是佛,你的心性就是佛,关键看能不能“觉悟”,能不能“明心见性”,这是中国佛教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一个最根本的地方。

以上所说的慧能禅法的特点,并不是一种随意的解读,而是本自《坛经》的。在《坛经》中慧能说:“何名坐禅: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这就是六祖慧能或者说南宗对“禅定”的界定。不是整天在那里打坐。“长坐拘身,于理何益?”他所讲的禅,关键是你心不乱,不住相,这个就是禅定。行住坐卧都可以是禅。而所有这些理论,源于他对整个佛、佛性的重新界定。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对佛、佛性理解的变化,导致后来禅宗整个修行理论的变化。

第三个变化,就是原来的佛教是比较讲依教修行的,到了慧能以后的禅宗,则讲不立文字。而这个也是源于慧能对佛、对佛性的一种重新界定的结果。慧能以后的很多的禅师,在文字与禅的关系上,讲得非常多,基本思想就是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如果你执著于文字,就非佛意。宗密说:“经是佛意,禅是佛意”,而意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所以得意者越于浮言,悟理者超乎文字,这也是南宗跟传统佛教的一个很根本的变化,或者差别。

慧能开创的南宗,不管从哪一个角度说,都无法跟诸如唐玄奘的唯识宗,法藏的华严宗,智者大师的天台宗相比。后者都是一些饱读三藏,背靠王朝乃至皇帝的大法师,像玄奘与唐太宗乃至整个唐王朝,法藏与武则天,智者大师与隋炀帝,包括陈朝的皇帝的关系都十分密切,得到了整个封建王朝的大力支持。但是,最后最成功的反而是慧能的南宗,而不是唯识宗、华严宗,也不是天台宗。这是什么原因呢?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慧能比较好地、比较成功地把印度的佛教跟中国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这个结合非常成功。慧能南宗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儒学化。这一点,我在跟佛学院,包括佛学院的一些研究生和法师讲课的时候,他们常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亦即认为佛教是一种非常好的教法,为什么要被儒学化呢?尤其是为什么被儒学化了的禅宗反而更有生命力,反而能成为中国佛教的代表?这一点实际上也是思想发展史、文化发展史、宗教发展史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也是一个带规律性的问题。因为不管是一种宗教、一种文化还是一种思想,如果太纯了,它就没有生命力了。如果原封不动地把原来印度原始佛教的东西搬到中国,不做任何改革,不跟当时当地的文化结合,那肯定是没有生命力的,唯识宗就是典型的代表。唯识宗在某种意义上说是最忠实于印度佛教的一个宗派,结果是最短命的,“二世而亡”。相反,禅宗大量吸收了中国儒家的思想,把印度佛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较好地结合起来,结果发展成一个最具生命力的佛教宗派。

人们知道,儒家思想最主要的有两点:一个是人本,一个是入世。这两点也正是禅宗最根本的思想,包括现在的人间佛教,根本思想也是这两个。吸收儒家思想或者说儒学化究竟好不好,这一点最好是历史地看。现在世界佛教有三大系统,一个是南传佛教,包括柬埔寨、老挝、越南、斯里兰卡,从世界范围说,应该说影响是比较少的。另外一个藏传佛教,再一个是汉传佛教。应该说汉传佛教是当今世界影响最大的一支,也可以说是当今世界佛教的大本营,大中华文化圈的佛教,多属于汉传佛教。汉传佛教最大的特点,就是跟儒家文化、儒家思想比较好地结合在一起。实际上,关键不在于是否吸收了儒家思想,是否被儒学化,而在于它能否在保存佛教基本精神的前提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得到发展。印度应该说是佛教的发源地,按理说,印度佛教应该是保存最多原始的、正统的佛教思想的,结果在今天,佛教在其发源地印度却几乎不存在了。相反,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融合了儒家思想的中国佛教却蓬勃发展,经久不衰。这一点应该感谢儒家思想的加盟,尤其应该感谢历史上那些站得比较高的高僧大德,他们对于儒道二教,经常并不是采取简单的反对、排斥的态度,而是取其所需,为我所用,吸收其合理的、有用的东西,来不断充实、丰富自己的思想,使得佛法能不断地更加契理契机,而得到不断的发展。

当然,我今天所讲的有些东西可能跟有些人原来所接触的佛教,所理解的禅宗有所不同。我今天所讲的禅,其最大的特点,是重心性、重智慧,重“觉悟”。当然,禅也讲信仰,不讲信仰就不是佛教了,但是它更注重的是智慧,强调的是“慧解脱”,讲究的是自性,发现自我,寻找主人翁。这实际上能更好地体现中国文化的一种精神。可以说,这里提供另外一个角度去看佛教、看禅宗,人们不一定把信仰与智慧对立起来,实际上,禅宗本身就是把二者较好地统一起来,这一点也可以说是我的一种理解。如果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待会对话的时候可以来交流。

下面主要讲一下禅宗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实际上讲这个话本身,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太严密,或者是不太准确,因为禅宗从某种意义上说,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天主教、基督教有点不同。有人认为,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有如水与油的关系,而禅宗与中国传统文化是水乳交融,到后来甚至很难分清哪些是传统文化,哪些是佛教的了。

先谈一下诗、书、画跟禅的关系。因为诗、书、画在中国文化中应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有的人称它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冠冕。佛教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以后,在诗歌的领域受佛教的影响非常大。我们知道诗歌在魏晋的时候,表现为玄言诗。而玄言诗本身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的玄言诗,主要受“三玄”(即《老子》、《庄子》、《周易》)的影响,这种玄言诗到后期就逐渐衰落了。但是在佛教的般若学传入以后,玄言诗又开始复兴,并且发展得比前期更好。而这个后期的玄言诗主要就是以般若学的思维方式为指导的,代表人物就是高僧支遁,包括大书法家王羲之,他的代表作就是《兰亭序》。他们在兰亭聚会,写了很多诗,编成集子,王羲之就写了一个序,这类诗就是以般若思想为指导的玄言诗,是玄言诗的另一个高峰。这可以看出般若学对玄言诗的影响是很大的。

到了南北朝的诗歌主要是山水诗,后来很多诗人、诗论家评价说,山水诗是“康乐总山水之大成,而开其先者支道林”,康乐公就是谢灵运,他是整个山水诗的集大成者。而山水诗的开山者是谁?就是高僧支遁。可以看出整个般若学,对南北朝山水诗影响之大。谢灵运是把《北本涅槃经》改译成《南本涅槃经》的最主要组织者之一,也是当时高僧竺道生提倡顿悟成佛的最有力的支持者。他本人是非常精通佛理的,甚至可以说他当时是佛教界的人,当然他没有出家,但他的诗受佛教般若学的影响很大,后来唐代的诗僧皎然就说:“康乐公早岁能文,性颖神澈,及通内典,心地更精,故所作诗,发皆造极,得非空王之道助邪!”山水诗最大的特点,就是受到般若学的熏陶,般若学的影响。空王就是般若学,由此可见山水诗跟般若学的关系。

中国古代诗歌最发达的是唐朝,最大的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这些大家跟佛教特别跟禅的关系都非常密切。李白就其主要的倾向来讲,应属于道家的,属于浪漫派,飘飘欲仙。但是李白对佛教、对禅的造诣也是很深的,有很多诗句也非常富有佛理禅趣。他有一句诗曰“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颇富佛理,所谓“大千入毫发”,也就是华严宗讲的一即一万,金狮子毛即是金狮子,月映万川、理一分殊。

有一次我在香港的演讲中,我说了一句话:要讲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这个不难,如果要反过来想找出一个中国文化不受佛教影响的例子,则很难。当时潘宗光,香港理工大学的校长给我提出一个问题,他说:“你给我讲讲科学受佛教的影响。”因为他是搞自然科学的。当然,相对于人文科学来讲,自然科学受佛教影响应该说还是比较小的,但是影响还是存在的,像僧一行的历法,比世界最早的历法还要早得多。但是如果严格来讲,就人文科学来讲,你要在中国古代中找出一种文化形式不受佛教影响的,那真是相当难。所以现在有很多人,很多学科,很多学者,包括社会上很多人,对佛教有兴趣,我觉得这个很正常,有的是从信仰的角度、有的是从文化的角度、有的是从学问的角度,我觉得这些都是很正常的,都是可以研究,应该研究的。今天我先讲这些,接下来留一点时间来跟大家交流,好吧?谢谢大家。

(掌声……)

赖永海:禅,按照原来的说法,是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拈花,迦叶微笑,表示他已经会意了,知道释迦牟尼佛是什么意思了。所以后来讲以心传心,这个“意”是只能体会,没法用话说的。所以禅的核心在意,经的核心在语。意这个东西无法言表,一说即不中,一说你就离开了它的本义,或者说它跟本义有差别了。所以在佛教史上或者经典里面说“第一峰头,不容话会”。就这个意义上讲,禅是无法用言语、文字来表达的。但是禅要弘扬,就得说,所以后来有了“方便说”,就是列入话会,可以用话来表达,用文字来表达,这里面关系到一点,所谓佛意,用哲学语言来讲,是一种“大全”,你一说就有规定性,有规定性就有局限性,亦即很难完整、全部、准确地把这个佛意表达出来,哪怕你是表达了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你还是把另外一部分遗漏了,所以不完整、不准确了。这个就是它的整体性。你一说就已经把范围圈死了,之外的你就包含不到了,而它本身却是无所不包的,很广泛的,这个就是禅。

居士实际上就是皈依佛教的在家的信徒。佛门有四众:包括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出家的男众是比丘,出家的女众是比丘尼。在家的男众是优婆塞,在家的女众是优婆夷。居士是在家佛教徒,他主要受五戒,但他所授的五戒,与出家众的五戒也不尽相同。比如说不邪淫戒,在家居士在正常的夫妻关系内就不算邪淫,而出家众就不能有夫妻关系。但这个在各个国家有各自的规定,比如在日本出家人可以结婚,也可以吃肉,包括韩国的僧人,有的也可以吃肉、喝酒。这个不吃肉戒本身实际上也并不是释迦牟尼制定的,因为印度佛教开始的时候,主要靠化缘。他自己没有产业,也不自己生产,四处化缘,人家给什么,就吃什么,人家给肉,不能不吃啊。所以开始佛教并没有不准吃肉的戒条,但是有一条,必须吃净肉,所谓净肉,就是不是你亲自杀的,你都可以吃。但是到了中国的梁武帝以后,有一个规定,出家人不能吃荤,所以渐渐地不能吃肉变成一个很严格的戒条。但这在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地区是不尽相同的。

实际上现在社会上出家的人各种各样,原因也是各种各样的,包括一些名人。有的是因为商场、生意场非常顺利,人生非常顺利,自己都想不到会这么顺利,这种人很容易信佛,并且很虔诚。他自己都想不到,自己怎么会做一个成一个,做一个大一个,所以有时候他觉得有一种力量在冥冥之中一直保佑着他,这个力量他也可以找到佛,也可以找到真主,也可以找到上帝。或者,有的人一生命运多波折,或者是自己无力跟命运对抗,也比较容易信佛。因为自己确实没有力量跟命运抗衡,只能找一个能够拯救你,能够使你解脱的一种力量。另外一种,包括像生老病死,这也是在以前的一个时期的宗教徒调查当中,皈依宗教的原因较多的一类。因为身体问题,因为疾病,而皈依佛门的人数,在以前的调查中占的比例也是比较大的。这是有道理的。当你竭尽全力,包括请到最好的医生,都对这个病无能为力了,已经面临一种无法逃避的命运,无可奈何,本能驱使他希望有一个力量来拯救他,这个时候他很容易去找一种超自然的的东西,也许是佛,也许是上帝,只要能够救他,他就肯定会虔诚的信徒。所以对宗教,我有一个界定:宗教产生最根本的根源在哪里呢?当人的愿望与能力矛盾的时候,这是宗教产生的最深刻、最根本的根源。如果说科学是能力与愿望(或设想)相统一的产物,亦即想找出某种带规律性的东西,而他的能力也能做到这一点,那就是科学。什么是宗教?你的愿望跟你的能力出现矛盾,你的能力没法实现你的愿望,解决不了你的愿望想要的东西,那么你就要借助于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来帮助你去实现它。这个是很正常的。如果你已经被保送到北大,你绝对不会去抽签,保佑你上北大。如果你已经结婚,你就不会求神保佑,助你实现这个婚事。因为它本身已经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了。而当你没有把握,就是说当没有绝对把握考上你所想要考取的学校的时候,这个时候就很需要一种力量来冥冥之中保佑你,帮助你实现你的理想或愿望。所以说它是宗教产生的最根本根源。总而言之,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时候,宗教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反之,如果当“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的时候,当你能够随心所欲地实现你所想要的一切,那宗教就没有存在的余地。因为这个时候他没有必要再去借助于宗教了。

提问:第一个问题,“明心见性”中“心性”二字的含义?第二个问题是心命交关,如何用心来改命?请阐述一下。

赖永海:这个是禅宗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个“明心见性”对心和性的看法有一点不完全统一。按严格的意义上来讲,心就是性,性就是心。如果把它分开,比如说附于有形物的就是心,不附着于有形物的就是性,这个就是儒家中有一派所说的心性。而从佛教的思维方式来讲,心跟性应该是统一的,所以明心见性,实际上就是把原来的作为人的本源、本体的心把它发明出来,也就是发明本心。这个本心因为世间的一些情、意把它遮盖了,而使你本来很明亮的、具有佛性的本心被掩盖了,被藏起来了,当你能够发现自己的本来面目,能够找到自我,能够发明本心,实际上你就是佛了。所以禅宗讲,本心、本体本来就是佛。

另外一个,心命交关,以前讲“性命交关”,心是心里的心,命是命运的命。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星云大师的一个关于命运的讲演。实际上比较正统的、比较正宗的佛教,包括风水、算命、看相,正宗的佛教不太讲这些。因为佛教有一个最基本的理论,就是缘起论。这个缘起论,缘就是条件,也就是说,条件具备了,它就产生了,条件不存在了,它就死亡了。这是万事万物,包括人的一个不可抗拒的规律。在这个理论基础上,它不会注重一种既定的、先天的命运。包括中国的报应理论,它需要鬼神来惩罚。而佛教里面的报应理论,它讲自身的业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是张三种瓜得瓜、李四种豆得豆,而是不管种瓜的人是谁,种瓜这种行为必定得瓜,种豆这种行为必定得豆,是自身行为的业报,不关张三李四的事,更没有第三者来惩罚,来奖赏你。所以命运,佛教是不太讲的,但是这个心它就很讲,特别是禅宗。比如说,你在心念上、在心态上能够比较好的调整,对你的命运也许能产生影响。实际上佛教、禅宗,在某种意义上说,更重要的一点是什么呢?是一种调整心态、调整心境的思维方法。有人说,释迦牟尼是最大的心理医生,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日常生活中也会经常碰到这种事,比如你如何把本来看起来是一件很坏的事变成一件好事,此中改变心境、改变心态是一种非常重要而且有效的方法。比如说你住在七楼,天天要爬楼梯,如果你把它作为一个负担,你就会越爬越累,如果你把它作为锻炼身体,你就会觉得不但不累,而且很有益处。因此,有些事情,看问题的角度稍微改变一下,心境稍微调整一下,就会是另一番景象。如果你老是要钻死胡同,一钻就出不来,头脑是一根筋,就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如果稍微调整一下心态,换一个角度,那整个事情就不一样了。如果人们经常有一个好的心态,好的心境,那么你的命运要比那种时时刻刻处于坏心境、坏心态下的命运,肯定要好得多。这是我的看法。谢谢大家。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