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信访局的“垃圾箱”功能
在线阅读 收藏

因为信访渠道过于有效,信访局几乎成为基层社会问题的“垃圾箱”。凡是难以分类定性,凡是处理难度极大,凡是找不到确切主管部门的社会问题,都涌入信访部门。

这些年信访问题吸引了不少群众的眼球,也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更成了各级政府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各方面想了很多办法来解决信访问题,但收效甚微。甚至给人一种越重视、想的办法越多,问题就越大之感。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这种感觉应该是有道理的。信访问题不是现在才有,古时候“击鼓鸣冤”、“拦轿告状”之事并不少,“包青天”办的案子几乎都和上访有关。信访体制也不是现在才有,帝制时代就有一套处理老百姓诉求的制度实践,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就建立了与政治体制相适应的信访制度。从总体上看,既往的信访问题处理得并不差,新中国的信访制度绩效也还不错。怎么现在反而成了问题?

既有的解释都从信访体制内部寻找原因,这无异于缘木求鱼。在笔者看来,信访问题不在于信访体制本身,很多信访制度的改革举措不是在诊治信访症结,而是在进一步加重这个体制的病症。大体说来,信访有几个问题难以解决:一是信访量不断增加,各级政府尤其是信访部门不堪重负;二是信访人的权益受到侵害,因信访渠道不畅所致的二次信访问题越来越严重;三是信访演化成维稳体制的重要支撑点,本身成为社会运行的沉重负担。除了第一个问题是信访必须面对的真问题,其他两个问题,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它们是不切实际的改革举措导致的问题。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