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死亡分析
在线阅读 收藏

与所有的生物体一样,人类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生命历程中死亡这一事件,无人例外。但不同于其他生物体,人们,尤其是人口学家和公共卫生学家,对于人类自身群体的死亡这一历程与事件会有系统的思考和探索。死亡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确定的,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人们可以选择自己生命的长或短,当然人们生命的长短取决于许多因素,一些因素人们不能控制,比如性别、种族等;另一些因素人们可以控制,比如生活方式、受教育程度等。人口学家经过大量实证研究发现,人口死亡在诸多社会与人口特征方面有显著差异,较高社会阶层人们的预期寿命(预期寿命这一概念会在本章进行系统讲解)一般比较低社会阶层人们的预期寿命高,处于婚姻状态中的人们的预期寿命一般较单身、独居或离异的人们的预期寿命高(Poston & Bouvier,2010:111)。

正如本书第一章所讲到的,人口学这门学科建立的起源之一正是英国人约翰·格兰特早在17世纪对于人口死亡的研究,后续的很多人口学家也在人口死亡研究中创造了诸多有影响力的分析方法与技术,可见死亡分析在人口学中的重要地位。本章首先引入了基本的人口死亡测量指标,接着阐释了人口学家在研究人口死因结构时使用的流行病学转变理论,进而系统介绍了在人口死亡研究中常使用的诸多核心人口分析方法和技术——标准化、指标的分解、生命表等。当然这些起初在人口死亡研究中的核心技术已经超越了它传统的应用领域,比如生命表技术早就在生态学科范畴内的种群分析以及保险精算领域得到了运用,对后者而言,它是人寿保险经营的科学的数理基础,为计算保险费、责任准备金、退保金等提供了依据。因此,读者在学习本章的分析技术时,应重点关注它们的数理逻辑,以期能在以后不同领域的研究中灵活运用。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