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8年级科学教育测评的分析与4年级保持一致,先分析总体成绩和各学科成绩,然后分析学生方面的影响因素、教师方面的影响因素、学校方面的影响因素、学生家庭方面的影响因素。在四个方面的因素中,本文分析了8年级的22个因素,其中有15个因素与4年级相同,诸如性别、年龄、缺课天数、学校午餐计划资格、特许学校、学校所在的国家区域方位、学生家里的图书、报纸、电脑、百科全书、杂志等;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是保持因素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是探求这些因素对4年级、8年级学生的影响是否一致。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另外7个不同的因素,诸如教师的最高学历(学位)、教师每周的科学课教学时间、学生父母受教育水平、学生在家里说(英语之外的)其他语言的频次等,目的是分析尽量多的因素。
李高峰: 教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学生物教学》期刊主编、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副秘书长。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曾在英国约克大学做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生物学教育、科学教育等。主持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陕西省等省部级课题7项;发表学术论文76篇,出版著作5部,主编教材1部。
李秀菊: 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曾在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数学与科学教育系做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科学教育相关研究工作。主持中国科协调查类课题、中国科协科普部委托课题等20余项。公开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中国科学教育发展报告(2015)》《中国科学教育发展报告(2017)》《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等多部著作。获“第三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