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在分析12年级的因素时,多是分析不同的影响因素,诸如学生的教育目标、读科学教科书、接受技术培训,教师做演示、科学测验、教学语言艺术的专业发展,学校的科学实验室用品、科学测量仪器、科学视听资料、使用数字白板的课堂比例,学生家庭中使用互联网、和谁一起生活、在家谈论学习等。
李高峰: 教育学博士,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学生物教学》期刊主编、中国教育学会科学教育分会副秘书长。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曾在英国约克大学做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生物学教育、科学教育等。主持教育部、共青团中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陕西省等省部级课题7项;发表学术论文76篇,出版著作5部,主编教材1部。
李秀菊: 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曾在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数学与科学教育系做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科学教育相关研究工作。主持中国科协调查类课题、中国科协科普部委托课题等20余项。公开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中国科学教育发展报告(2015)》《中国科学教育发展报告(2017)》《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等多部著作。获“第三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