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经历了由新中国成立初期侧重“智力教育”,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注重“德智体”,再到改革开放以后强调“德智体美”,最后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突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历史变迁。新时代需要准确理解教育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培养劳动者生产属性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学生参加必要的生产劳动实践和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之间的关系;提高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丰富劳动教育的内容,创新劳动教育方式;处理好“德智体美劳”五育关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劳动教育,学科建设,劳动关系学院
许洪位: 许洪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