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世界多国及地区均将学生科学素质培养视为科学教育的首要目标之一。在这些案例中,很多教育发达国家及地区在这一培养活动中的表现具有一定的共性。在本节内容中,排除中国大陆,对其余9个国家及地区的案例进行统计总览,其中超过半数的案例都具备如下四个主要特征:强调科学素质培养的连贯性与进阶性、因地制宜设计学习情境、高度关注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以及充分开发线上资源及活动。有效借鉴国际经验,能够为青少年科学素质的未来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李诺: 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师资博士后,主要从事科学教育相关研究工作,特别关注学生科学知识理解、科学素质提升及科学教师培训发展等研究领域。
黄瑄: 教育学博士,中国科普研究所博士后,主要从事科学教育相关研究工作,特别关注STEM教育、科学素质测评等研究领域。
李秀菊: 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教育学博士。曾在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数学与科学教育系做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科学教育相关研究工作。主持中国科协调查类课题、中国科协科普部委托课题等20余项。公开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中国科学教育发展报告(2015)》《中国科学教育发展报告(2017)》《青少年创造性想象力培养理论与实践》等多部著作。获“第三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工作者”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