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社会组织发生和发展的思想意识推动力、制度结构提供的机会、物质基础的支持和组织本身所具有的生命力四方面为分析维度分别对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社会组织三个阶段的演变路径进行考察和分析。一是单位体制的确立与政社一体化下社会组织的存在样态,二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政策有所放宽的背景下社会组织的发展,三是21世纪以来社会组织的快速发展样态。
丁惠平: 丁惠平 江苏海安人,先后就读于吉林大学社会学系和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分别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组织社会学和理论社会学;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学习与探索》、《学术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社会学评论》等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支持型社会组织与政府互动机制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公共危机治理中社会组织动员机制研究”;2019年获“江苏社科优青”称号,2022年入选江苏省第六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