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城市基层社会逐步建立了以单位制为主、以基层社区管理为辅的管理体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以“政府——单位”制为主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弊端日益显露。因此,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区制作为一种替代单位制的社会管理体制兴起。但从单位制过渡到社区制的内在逻辑以及社区制未来的发展走向仍缺乏清晰的认识,本文试图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来透视当下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创新所面临的组织基础转换以及发展的路径选择问题。
丁惠平: 丁惠平 江苏海安人,先后就读于吉林大学社会学系和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分别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组织社会学和理论社会学;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学习与探索》、《学术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社会学评论》等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支持型社会组织与政府互动机制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公共危机治理中社会组织动员机制研究”;2019年获“江苏社科优青”称号,2022年入选江苏省第六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