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关于社会组织的诸多研究成果中,有一些已经关注到支持型社会组织的组织形式及其组织实践,本文对其在国内外的实践经验及已有研究进行简要梳理和回顾,并以北京市恩派非营利组织发展中心为例,在具体的情境中对支持型社会组织与政府及社会组织之间的互动细节及博弈策略进行详细呈现,从静态的结构分析转向动态的行动分析,在行动中厘清支持型社会组织与政府及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希望能为此领域的研究提供“增量”。
丁惠平: 丁惠平 江苏海安人,先后就读于吉林大学社会学系和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分别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组织社会学和理论社会学;在《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学习与探索》、《学术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社会学评论》等期刊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支持型社会组织与政府互动机制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公共危机治理中社会组织动员机制研究”;2019年获“江苏社科优青”称号,2022年入选江苏省第六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