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应对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国政府试图汇聚政府、社会、市场的多元力量,构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当前,北京市为这一体系的重点社区养老驿站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金钱,驿站却遭遇“叫好不叫座”的困境。本报告试图从政策实践的过程出发,分析其中的问题及成因。研究发现,基层政府往往采取服务外包的方式建设驿站,这使得驿站的运转容易陷入政策逻辑和市场逻辑的冲突中。在此过程中,基层政府和市场机构各自通过三重行动策略构成了“脱耦化外包”的运作机制,最终导致本应嵌入社区的养老驿站逐渐脱嵌化和养老院化。因此,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需要强化基层政府的属地连带责任和监督激励机制,加强社区与居家服务的制度衔接,引导市场形成以义为利的经营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