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是国家为实现有效行政管理而对所管理的行政区域进行划分的产物。作为政权建设和政府管理的重要手段,行政区划是国家权力再分配的基本框架,也是地方政府权力机构设置的基础。我国行政区划的调整经过了切块设市、撤县改市、地市合并、撤县设区等阶段,县、县级市与市辖区三者的数量也随着政策的变化而增减。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市辖区的数量不断上升,县的数量不断下降,而县级市的数量则先快速上升随后缓慢下降。在对我国撤县设区的全貌加以梳理的过程中,可以发现相对于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或普通地级城市,东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或高行政级别的城市更多地实现了撤县设区。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撤县设区实践,总体上,撤县设区快速推动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但与此同时,对撤县设区的发展历程的反思仍有必要,如何实现撤县设区、城市化及区域的长远协同发展间的有机平衡在理论与实践层面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陈科霖: 河北石家庄人,管理学博士(行政管理专业),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研究基地执行主任、政府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中国国家治理与地方治理。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在《政治学研究》、《中国行政管理》、Risk Management and Healthcare Policy、ARPA、Healthcare等国内外SCI、SSCI、CSSCI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5篇研究论文获《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研究成果曾获中共中央组织部2019年度组织工作调研成果二等奖,并有多篇研究报告获中央、省、市级采纳,并获相关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担任IEEE Access (SCI Q2)、Risk Management and Healthcare Policy (SSCI/SCIE Q2)等国际期刊审稿人以及《政治学研究》《公共管理评论》《公共行政评论》《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甘肃行政学院学报》等国内CSSCI期刊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