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曾国藩的用人之道
在线阅读 收藏

识人第以“德、识”为主,以“才、学”为辅,邪正看鼻眼,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宇,事业看精神,若要看条理,全在言语中。“当其时,当其事”,庸才也能成神才;不当其时,不当其事,神才也可能变成庸才。

在140年前的一个晴朗的冬日,一个来客拜访安徽省省城里的两江总衙门,这次会晤对于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的进程有着极为关键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给后世以重大影响的洋务运动就此在这一刻揭开序幕。两个特殊的人:一个是当时的湘军统帅、两江总督曾国藩,一个是珠海的骄傲——中国第一个在美国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的容闳。容闳晚年所写的名著《西学东渐记》记录了他们的这次会晤,容闳对他当时拜见的主人曾国藩有很高的评价,认为曾国藩是完全的真君子,是清代的第一流人物,也是旧教育中的特产人物。这种评价可以说是全方位的。

最令我们称道的是,容闳在《西学东渐记》这部名著里用了整整一段讲述了当时曾国藩身边人才之多。他说,当时各处的军官寄于曾文正之大名者不下200人,凡是法律、算学(数学)、天文、机器等等专家们无不聚集于此,全国人才的精华都汇集到这里来了。正是因为曾国藩的身边汇集了全国人才的精华,所以当时有这样的说法,曾国藩的身边是中国的第二朝廷。当时湘军的主要将领,比如江忠源、罗泽南、胡林翼、左宗棠、杨载福、彭玉麟、李续宾、曾国荃等人,几乎全都出于曾国藩的门下。因为有了曾国藩,他们才成为军事大臣、国家的高级行政官员。大批文化人也因为曾国藩的栽培后来都成为文化名流。更尤其可贵的是,当时的一批科技人才也因为曾国藩的重用而成为海内的一流科学家、工程师,比如李善兰、华蘅芳、徐寿等人。曾国藩所识用的人才不仅帮助了他本人成就了一番巨大的功业,同时也为晚清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这里边著名的人物有李鸿章、郭嵩焘、容闳等等。曾国藩身边这样一个宏大的人才局面是怎么形成的呢?我认为与曾国藩的人格魅力和知人善任密切相关。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