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中国传统的过年礼俗
在线阅读 收藏

我们每年都过春节,这还需要讨论吗?有人认为这是生活中的常识问题,其实不然。民族学家、人类学家何星亮在会上提出,我们要继承创新春节文化,弘扬复兴传统节日。他的办法是:恢复历史记忆,再造春节文化传统,整理、复原春节文化的“本真面目”;加强学校教育传承,丰富青少年的春节文化知识,让他们知道春节是什么样的;创新春节文化的内容;设立春节典型标志物;政府要积极组织春节活动;推动科技进步,发明“无公害”的烟花爆竹;组织举行盛大的祈福活动;举办春节焰火晚会。

春节的“本真面目”是怎样的?怎样恢复?我们能不能找到春节标志物?以什么作为春节的标志物?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过洋节,过圣诞节、过情人节,如何把青少年从过洋节的热情吸引到传统节日?这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从1915年到现在,接近100年,文献记载的习俗,大部分现在过年时还保留着,并没有丧失,如团年、辞年、拜年、压岁,有些习俗则已然不存在了,如祭灶、红娘子看灯、出方、七宝羹(七宝羹南方还存在着)、正月十占已经没有了。如果将宋代的习俗和民国时期的进行对比,我们会发现其中丧失的内容更多,像春幡、春胜,这些习俗在民国时已经不存在了。可见,从宋代到民国这几百年间,也有很多风俗丧失了。但宋明时期的春节活动要比汉代的时候又丰富得多。所以春节的习俗是变动的、开放的,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有一部分是核心的内容,但是很多在历朝历代会有增有减,所以我们并不必要那样悲观,说我们现在的年俗已经完全丧失了年味。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