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关于唱歌的ABC
在线阅读 收藏

今天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乐感。乐感是可以自我训练的,所以“A”就是乐感和乐感的自我训练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唱法,“B”就是关于唱法的问题。第三个问题是关于歌唱的风格,每个成名歌唱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个风格是怎么形成的?每个想学唱歌的人,尤其是很多愿意在歌唱上有所发展的年轻人,他特别想独树一帜,这就是唱歌的“A、B、C”。

有媒体把我的唱归纳为“四不像”,说郁老师的唱法不像美声、不像民俗、不像通俗、不像戏剧,但是四者兼优。这个问题我先简单地说一下。我是1979年考上总政歌舞团,当时总政歌舞团有几位老一代歌唱家,克里木老师是以载歌载舞的形式出现的,在中国的舞台上是比较突出的一种风格。李双江老师的风格和克里木不太一样,他是一种大抒情,也有美声唱法的功底,他结合了很多民族风格的表现形式。程志老师是比较正统的美声唱法,我到总政歌舞团的时候算是小字辈,20多岁,当时总政歌舞团男高音有四五十人,80年代不像现在就业机会很多,大量好的人才云集在总政歌舞团,任何一个唱合唱的都可以唱独唱,像我们这样20多岁的人到总政歌舞团去唱独唱,如何在歌坛上寻找一条出路,也是一种谋生的意识,我必须要选择一种既不是程志,也不是李双江,也不是克里木的道路。这对年轻的想唱歌的朋友也是一个启示,强手如林,你究竟找一条什么样的道路,我后来找了一条自己的道路。后来媒体说,郁钧剑唱歌既不是美声,也不是民歌,也不是唱戏,也不是流行。我觉得挺好,我就是我,风格即人品。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