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先指出国家具有政治支持最大化和财政收入最大化双重目的,这一特性直接决定了政府在利益综合——政策制定中的行为反应。其次,本文探讨了政策过程中利益集团的行动和政策的趋中性约束,并构建了一个简单而实用的模型。最后,本文剖析了农业政策的需求和供给。由于文化传统、技术状况、相对价格和政策结构的变化,改变了农业政策变迁中的成本-收益函数,这种变化可能诱致政策的适应性变化,但在更多的情况下,由于信息的漏损和失真、构思政策的知识工具的缺陷、集体行动的制约等原因,政策偏差和政策失败会出现。
李成贵: 男,汉族,出生于1966年9月,河北张北人。农学博士。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长、研究员。兼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常务委员。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农村发展理论与政策、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领域。主持完成了国家级课题和国际合作课题40余项。曾获国家粮食局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农业部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北京市政府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代表作有《中国农业政策:理论框架与应用分析》《一号文件与中国农村改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