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俄罗斯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与对策
在线阅读 收藏

俄罗斯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从前苏联继承下来的。对原苏联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市场化改革是俄罗斯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重要内容。原苏联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其内容包括老残恤金制度、医疗保健制度、社会补助费制度、老残福利院(养老院)。这是一种由国家统一筹措资金并实行高度集中管理的、广大劳动者不作任何缴纳而普遍享受社会保护的社会福利制度。就模式分类而言,它属于以现收现付作为其财务机制的受益基准制。这种社会保障制度,与该体制下比较单一的所有制结构、高度国家化的社会福利制度和平均主义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相适应的。在原苏联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了积极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福利水平,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也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但原苏联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和不足也是非常明显的,在现阶段要进行改革。社保制度改革开始于1992年,其基本思路是从全社会普遍的福利制度转向为最贫困者提供的最低限度的社会保障。在新的模式下,俄罗斯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①社会保障事业管理社会化;②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方式多元化;③社会保障基金指数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涉及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等领域。俄罗斯联邦在1991~1994年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条例,相继成立了一系列俄罗斯联邦退休基金、社会保险基金、义务医疗保险基金、就业基金等。根据俄政府的设想,在养老金制度改革方面,将逐步向部分积累制或完全积累制过渡;在失业保险制度改革方面,将加强对失业人员的失业救济;在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方面,将巩固强制性医疗保险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私人医疗体系和自愿医疗保险制度;在社会救助制度改革方面,将克服平均主义现象,加强救助的针对性。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