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与模式研究》成果简介
在线阅读 收藏

这一研究成果在深入考察中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客观现实和相关研究基础上,认为现有农村金融理论研究和改革措施,主要集中在农村金融促进农村经济方面,且大多着眼于金融机构,农村金融改革被狭义地理解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没有得到应有重视,致使“转型”以来我国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失调并不断恶化,农村金融改革目标未能充分达成。实现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必须在“科学发展观”和“统筹发展”的战略指导下,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对农村经济的要求,转换研究视角和分析范式,建立基于交易视角和功能意义的农村金融发展观,紧扣“协调发展”主题,着力“机制与模式”的构建。

为此,该成果通过比较系统地回顾和借鉴金融与经济关系理论、协调与协调发展理论、制度变迁与创新理论;从交易视角和功能范式上界定研究的基本范畴和分析基点;规范性地定义和解释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的概念内涵、基本特征,揭示其传导机理、均衡过程、约束条件和微观基础;借鉴国际经验,形成研究启示;运用历史分析和计量检验方法,从制度和数量方面,实证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关系失调及特征,剖析其根本原因、深层原因和直接原因,进而构建了以制度协调为中心,以市场协调为基础,以政府协调为重点,多种协调手段配合使用的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总体模式及其多元化的模式类型和构建程序,并围绕协调发展机制的生成,有重点、分层次地提出了以观念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为前提,以营造宏观制度环境为保证,以解除农村经济约束为基础,以强化农村金融功能为突破的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与模式建设路径,以及与之相对应的系统化的可操作性政策建议。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