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从外部世界看中国——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域外视角
在线阅读 收藏

时间:2013年3月25日15:00

地点:首都师范大学北一区文科楼602

主讲人简介

孙逊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上海高校都市文化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近年来将研究视野拓展至域外汉文小说。代表作有《日本汉文小说〈谭海〉论略》《“中学西传”与中国古典小说的早期翻译》《中国古代小说的城市书写及现代阐释》等,主编有《域外汉文小说集成》“域外汉文小说研究丛书”“大学文科英汉双语教材系列”等。论著多次获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994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持人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请来了上海师范大学的孙逊先生来给我们做一场学术报告。我想大家对孙先生都不陌生,孙先生不仅是我们国内古典文学领域的著名学者,而且是一位具有领袖气质的学者。孙逊教授不仅学问做得很好,而且近几年带领着上海师范大学古代文学学科以及上海高校都市文化研究院取得了很大成绩。上海师范大学的古代文学和我们首都师范大学的古代文学是兄弟学科,两所学校同为地方师范大学,而上海师范大学比我们学校起步要早,可以说是我们的老大哥。今天下午我们请孙先生为我们做一场报告,题目就是《从外部世界看中国——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域外视角》。孙先生这些年在域外文学领域的研究工作做得十分有影响,可以说我们把古代文学的视角向海外进行扩展,我们的眼前就会是另外一个新的世界,就会认识我们中国文学在世界的影响。如此之后,再反观中国文学,就会发现中国文学具有更多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实际上这对我们这个学科的发展,对我们每一个人形成独特的学术视角是大有好处的。下面我们就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孙先生为我们做报告。

近几年,首都师范大学发展迅速,十分受人关注,同学们应当为自己能在首都师范大学学习而感到自豪。我来到首都师范大学和大家进行交流和沟通,感到十分荣幸。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交流题目是“从外部世界看中国——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域外视角”。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学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封闭的,而是开放的、相互影响的。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也不例外,它既受外部世界的影响,也深刻影响着外部世界。因而从外部世界看中国,是我们今天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视角。特别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的不断提高,随着我们文化自信心的不断增强,这一视角更具有当代意义和现实价值。

所谓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域外视角,具体包含了两大块领域:一是域外汉文学,一是域外汉学。前者是指古代外国作家和文人用汉语书写和创作的文学作品,后者则是指国外汉学家用他们的母语译介和研究有关中国文学和文化的著作。这虽然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都和中国文学与文化有关,它们同属于中国文学和文化在外部世界的投射与影响。今天,我们要看清和认识我们自己,除了了解我们自己,还必须了解别人是如何接受和审视我们的。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还必须跳到另外的山上来反观我们自己,这样才能更好地看清自己。下面我们就以古代小说为例,介绍一下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情况。主要有三个问题。第一,域外汉文学:汉文学整体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第二,域外汉学:中国古代文学的“他者审视”。第三,“华夷之辨”与“中国形象”的历史嬗变。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