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次拜访中国证券交易所是两年前,那时的情况非常艰难窘迫(Rule,2005)。市场指数从2001年起持续下跌,2005年上海证券指数达到1060点,不到2001年最高点的一半。2005年,深圳和上海交易所分别以平均每年大盘下跌11.7基点和8.3基点被列为全世界表现最差的三所交易所中的其中两所。只有德黑兰证券交易所表现更差(世界证券交易联盟,2007a)。至于资本市场,曾经盛极一时的上海证券交易所跌落到世界第19名,几乎和新加坡同等大小,同时我们留意到,其表现次于Mumbai和印度国家证券交易所(世界证券交易所,2007a)。关键市盈率从2001年的顶峰37.7X下降到2005年的16.3X(世界证券交易所,2007a)。由于中国公司是香港股市中重要的一部分,这种市盈率下降的局面也开始导致香港的轻微震荡。香港的市盈率从2003年的19X下降到了2005年的15.6X(世界证券交易所,2007a)。
即使现在中国成了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和世界上最大的境外投资区(FDI),上海和深圳市场使国内新资本流动的作用愈益微小。有一部分要归结于禁止新IPO,但即使获得准许,现实市场状况对IPO运行成功是否有益仍十分令人质疑。上海以增加36亿美元的资本量在世界证券交易所中排名第24位,比Tel Avivi略高,少于Oslo,Athens或Tehran,值得关注的是,也少于增加190亿美元的印度交易所。深圳在2005年资本量增加了3.51亿元,在二次发行时也没有任何增长。成交量在上海和深圳分别减少26%和20.6%,比2004年的数字更加让人失望(世界证券交易所,2007b)。
局势并不乐观。实际上,这种局面令国家监管机构和其他市场相关的政府部门变得日益焦虑。很多百姓由于投机于股票市场而赔了本,社会局势隐藏着动荡不安。在2005年5月为了讨论如何刺激股市,全国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民众希望通过这些会议扭转现状,并还给数百万散户投资者一个微笑。提议中包括一个很极端的建议,要求政府建立基金来刺激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