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中国工业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问题研究
在线阅读 收藏

资源和环境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能被开发和利用以提高人类发展能力和福利水平、具有稀缺性的自然物质和自然条件,它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和依托。我国工业规模快速扩张,特别是高能耗、高物耗产业集中发展,在不断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成为国家工业化越来越严重的制约因素。不转变粗放发展方式,不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工业发展道路,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将难以为继。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加快转变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标志着我们对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深化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的新阶段。

科学发展观否定了把经济发展和资源与环境割裂开来的传统发展方式,强调资源和环境的长期承载能力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性,要求工业发展与资源和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在尊重自然界自身发展的前提下来谋划工业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工业发展中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处理好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完善市场准入和产业监管制度,加大资源和环境产权制度建设,构建节约资源和环境友好的政策体系,彻底转变过度消耗资源与环境的传统发展方式。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