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预算是指政府在每一财政年度经立法程序批准的全部公共收支计划,是存在于市场经济中并且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国家预算。预算是政府管理社会经济事务,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审查批准本级预决算并监督其执行,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也是人民行使管理地方国家事务权力的具体体现。长期以来,由于一些制度没有落实,公民缺乏参与预算编制和监督的途径和载体;人大对政府预算的法律审议和监督,也局限于有限的时间审议,缺乏合适的方式和方法。这就造成了预算成了“政府预算”而不是“公共预算”的结果。毛泽东曾经对预算问题这样论述:“国家的预算是一个重大的问题,里面反映着整个国家的政策,因为它规定了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这一问题构成了中国当下的核心问题之一,尤其是在基层,人民对于预算怎么来、钱花到哪里去、过程是否合理和公正等,存在着许多疑问和意见。因此,公共预算改革构成了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对公共预算的监督是实现社会公平的主要途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