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文物艺术品的拍卖与收藏
在线阅读 收藏

拍卖这一词汇在我们的词典里面查找起来比较困难,而且解释上听起来也比较别扭。实际上拍卖大体有两种形式:一个是低价向高价进行叫价;一个是从高价位向低价位叫价。高价位叫到只有一个人出价,另一边不出价的时候才能成交。低价是叫的最低,围着这个价位来成交。现在我们中国大陆基本上实行由下往上叫价,对于我们中国的拍卖从史料当中来查,早在魏晋时期的寺院就实行过拍卖的形式,当时叫“唱衣”,寺院将得到的捐赠物品进行拍卖,用获得的资金维持寺院经费开支。到了唐代,拍卖这种形势更加普遍,唐玄宗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的《通典》记载:“诸以财务典质者,经三年不赎,即行拍卖。”拍卖这个词,第一次出现在我们的典籍中。到了清代道光年间以后,我们沿海的广州、天津、上海这些地方实行拍卖比较普遍。中国共产党解放全中国之后,拍卖的形式就没有了。30年之后,改革开放后,我们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在拍卖上也是走在前面的。深圳在全国为拍卖这种最为公平、公正、公开的商品交易形式开了先河。

大约1986年11月,顺应市场经济改革的大潮,第一家拍卖公司在广州成立。深圳拍卖是比较早的,在1992年10月,深圳市场动产拍卖行举行首届当代中国名家字画精品拍卖会,这是我们全国最早的艺术品拍卖会。而真正的文物艺术品拍卖会是1992年北京国际拍卖会,这一次拍卖会由北京市文物公司、北京市的信托公司联合主办,得到了北京市文物局的批准和国家文物局的支持。这一场拍卖会推出了文物1000多件,成交额虽然不高,只有200多万,但是在政策上开了文物走向拍卖市场的一个先河。从这里开始政策进行了改革,从这以后才有了2003年的新《文物法》,允许文物走上市场。而文物艺术品成规模地拍卖是逐步形成的:第一次是1993年上海朵云轩书画拍卖会,拍了800万,那个时候一场拍卖会成交额800万,震动很大。到1993年中国嘉德公司成立,1994年的时候中国嘉德公司在长城饭店举行首场拍卖会,成交额1300万,这是第一次突破千万大关。同时在这一场上,又有两件文物突破了100万的成交价。一个是齐白石的《松鹰图》,成交价160万;一个是张大千的《石梁飞瀑》,成交价190万。这两个最高价使得我们中国人开始认识到我们的文物是这么值钱,一张画就可以卖100多万,这是很大的震惊。到了1994年的秋季,北京翰海拍卖公司首场拍卖会成交额3300万,震惊了世界。当时国际大拍卖公司苏富比和佳士得两家公司都赶到北京祝贺,这次拍卖会到场1200人,因为我们中国很多人还不知道什么是拍卖,所以前面两场大家都想看。翰海的拍卖地点没有办法容纳这么多人,所以就选在了保利大厦的保利剧场,1200人的一个剧场,结果是1张票50块钱,1200人的大剧场,座无虚席。这一场拍卖的成功,和我们深圳去了两位企业家也有很大的关系。很遗憾,这位企业家的名片后来我找不出来了。这位企业家在3300万里面他举到手的是200多万,要知道举到手200万,你不举到400万、500万的东西,落槌就不会到你手上200万,因为别人比你多一点都成为别人的东西,你只有高人家一点才是你的。所以我们深圳去的这两位企业家,当时人们说在首都拍卖场上是一匹黑马。他们的勇气、气魄令我难忘。这200万的东西如果留到现在我估计最少市场价格也得5000万,因为那个时候的东西太便宜了。

现在我们国内的拍卖公司有多少?据统计,拍文物艺术品的300多家,北京有78家。当然大的拍卖公司并不多,比较成熟、操作比较规范、成交额比较高的大公司我每年做一次统计和筛选,大约是七八家的样子,这七八家在2005年总成交额是57个亿。朋友们,我们从起步,1992年的一场拍卖会是200万,1993年是700万,1994年嘉德和翰海两个加起来是4000多万,到现在七八家大公司是57个亿,增长值有多大?我的统计数据是我的,其他的统计数字现在有很多,大家可以在网上去查,他们说多少我都不会辩论,我有我的统计办法,这个办法很土、很笨,但是每一个大拍卖公司成交完了,他最后成交单都送给我,我是按照他的成交单来统计的。

拍卖会的拍卖价有几种:一是底价。什么是底价?就是拍卖公司和物主秘密商定的一个价格,是保密的,不外露的。这个写在合同上,这个合同书印制三份,你拿回去,在你底价之下的成交都不算数,底价以上成交就算数了。第二个是参考价,意思就是拍卖公司给你的参考价格在多大范围之间你可以买到,这个参考价有一个最起码的约定、规定。这个约定是什么?参考价的下限不能够低于你的底价,必须等于或者是高于这个底价,大家看到拍卖的图录之后,一看到参考价你就知道它的底价不会比参考价的下限高,这样你心里就有底了,你就准备钱去买。第三个价格就是起拍价,起拍价是一个预热价,是拍卖的一个技巧,是调动全场热烈气氛的一个手段。拍卖师在拍傅抱石这个作品的时候起拍价格是280万,大家一听比较好,很多人都举牌,气氛比较好,280万、290万、300万,就热闹起来了,这是起拍价。大家一定不要被起拍价所迷惑,你要真想买这个的时候,起拍价你不用举,当然有时候起拍价没有人应价了,它可以低于底价。拍卖行和物主临时会做一个商量,说原来定的300万太高了,你260万就可以卖出去了。重新降了价后,280万的时候要举牌,就可以举。但是有一个信号,他必须讲三遍,最后一次,这个时候你举牌就可以了。

现在说成交价,像刚才说的,1800万成交,没有人再举了,这个时候落槌,这叫落槌价,落槌价完了之后,买家是1800万落的槌,还要交10%的手续费,又加了180万,所以最后的价格也就是成交价,是1980万。明白这个,我们进拍卖场就可以从容一些,想买的时候就观察现场,人多的时候我不举,让你们热闹一下,我自己有一个价格,不超过这个价格,自己一定要有底线,要不然商场如战场,自己都蒙。原来是1800万,别到时候脑袋热了,叫到2800万了你还举。

现在全国的拍卖市场火到这么一个程度,七八家大公司在2005年成交的总额已经达到57个亿。再举一个例子,市场红不红火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成交额要高、成交率要高;一个是高价位、高质量的拍品得多。大拍卖公司一落槌的成本是3万,也就是说这件东西卖了3万块钱,拍卖行收20%的手续费,买家、卖家各10%。是6000,这6000块钱是大拍卖公司的成本,也就是说这件东西一落槌要低于3万这个拍卖公司就要赔。赔与赚、红火不红火看你高价的东西有多少?刚才我讲了,1994年出现了100万一件的东西,大家是一个震动,现在是3000万、4000万、5000万一件是一个震动,差距就在这里。

1992~2003年的11年间,成交价超过100万的有1000件。可是2005年这一年拍卖会,超过了100万的有多少件?是957件。几乎2005年这一年的成交价相当于我们这十年拍的最高价位的总和。2003年之后很多超过了千万。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的文物艺术品开始和世界的文物艺术品价位相接近,开始走向国际市场的价位,开始向国际市场接近。就算2003年齐白石的一个册页最高价位是1661万,还是比毕加索的《拿烟斗的小男孩》少,毕加索是1亿400万美金,只大约相当于人家的1/50。齐白石是和毕加索同时期的艺术家,他俩的艺术作品当然一个是西方、一个是东方,各有特色。他们对于对方都有评价,特别是毕加索,他说,真正的印象派的画家在中国,是齐白石。我毕加索不敢到中国去,因为中国有一个齐白石。可是现在在国际上的价位人家是我们的60倍,说明我们的国力现在还不够,我们的国力够了,我们祖宗的艺术就会向国际的价格靠拢。希望我们的国力更迅速地发展,我们的老百姓包括我们在座的朋友能够发大财,收入每个月都增多,大家都把文物艺术品的收藏作为提高自己文化修养、文化品位的一个措施、一个学习的内容。这样我们祖宗的东西就会走向世界的高峰。

第二个问题是文物艺术品的市场。除了拍卖会之外,还有我们的画廊,还有我们的工艺品商店,还有我们的文物商店,甚至还应该包括我们深圳的大芬村。这几年文化事业、文化商业的发展对于我们这个国家有哪些好处?我归纳了几点。

第一点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修养,培养了广大人民群众热爱文物、保护文物的民族意识。大家看电影《芙蓉镇》的时候,说:又要运动了,七八年一回。也就是开个玩笑,“文化大革命”大家再也不想有了,但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会不会有第二次难说。但是有一个是绝对不会有了,就是“砸四旧”,大家一讲到“文化大革命”就会想到“砸四旧”,它俩可以同日而语。经过这些年的市场运作,老百姓知道文物的重要,一个齐白石的8开册页是1661万;傅抱石的一个8开册页是1980万。在这一点上,大家可以相信这几年保护文物意识,热爱祖先的文物意识,不仅是从学习、实践中得来,而且是从经济价值上体现出来的。

前几年我有一篇文章讲到,进拍卖公司看展览都是在五星级饭店,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不要门票,亲手还可以去摸东西,进博物馆买门票,东西在陈列柜里面,摸不着、碰不到,感受不到拿到手心里的滋味,热爱文物的人总是想拿到手里掂一掂。现在文物市场给我们老百姓提供的条件太好了,大家应该充分地去体味它。

第二点,现在的文化市场给我们博物馆提供了藏品。博物馆过去主要靠调拨,一开始国家给你调拨,还有老百姓的捐献和考古发掘,进入市场经济之后,这条路不太通畅。于是我们的博物馆开始向欧美发达国家学习,到拍卖市场去买自己缺少的、需要补充的文物,这一点我们的拍卖会提供了很多。举几个例子:故宫博物院用1980万买了宋代张先的《十咏图》手卷。张先是宋代的大诗人,又是一个大画家,我们古代的画家都是文人,那是真正的文人画。他们会写诗、会画画,张先根据他十首诗写的内容画了十段画,这十段画把它连贯起来就是完整的手卷,这个手卷包含了很深刻的文化内容。在清代入了皇宫,乾隆皇帝非常高兴,把他收入了《石渠宝笈》,也就是说皇宫里面宝贝的总账本里面,之后溥仪把它偷出来流入社会,翰海公司进行拍卖,故宫博物院在拍卖场用1980万把它买下,现在是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博物馆收藏的文物都在增值,每次我讲课都在呼吁,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经济发展的前沿、科技的前沿,希望政府在政策上有所倾斜,在武装博物馆上要有一点倾斜,拨一点款,给博物馆收几件国宝。收藏文物最多的是上海博物馆,再就是北京首都博物馆,北京首都博物馆有几件镇馆之宝是在拍卖会上拍到的。有阎立本的《孔子弟子像》,阎立本是唐代的大人物画家,根据我们现在的记载,他的真迹已经没有了,但是现在大家公认最好的作品有六个,其中有《步辇图》,就是文成公主进西藏的《步辇图》,这六件里面有一件《孔子弟子像》,应该说是这六件里面最好的。被溥仪从故宫偷出来之后,流向了社会,流到欧洲。当时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赶来要出多少钱呢?要出800万美金买这个东西,结果经过拍卖公司跟物主商量,物主说不能卖给外国人,那个东西是中国的,它流落海外成了“华侨”了,现在好不容易回来,如果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再买去,中华民族的民心难定,所以他们不把钱放在第一。800万人民币交给了北京首都博物馆,这馆现在坐落在西长安街的南侧,大家到北京的时候可以去看看镇馆之宝,是阎立本六幅传世画中最好的一本。其他博物馆收藏的东西也有非常有名的,比如中国印刷博物馆收藏的宋代版本的图书;郭沫若博物馆收藏了郭沫若先生的书法;国家文物局用3000万收到了我们宋代大书画家米芾的《研山铭》,这使得我们博物馆有了新的面目,使教育的功能得到提升。

第三点是提高了我们文物的价位。刚才举了例子,这些都不多说了,过去我们的文物是不值钱的,齐白石的一尺画是二三十块钱。一个册页就是八平方尺。因为一个册页就是一平方尺,当时是30块钱的画,现在卖了1661万。我们祖宗的东西值钱是很光彩的事情。

第四个是促进了我们文物的回归。中国的文物到清朝的中后期,因为清朝的腐败、国力的衰败,帝国主义列强到我们中国抢文物,我们的文物流失太严重了。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几乎每一平方公里都有文物流失,流失最严重的有四次:第一个是1860年的火烧圆明园;第二个是我们敦煌的藏经洞被人家盗卖;第三个是清代乾隆陵和慈禧墓被孙殿英给盗了;第四个是溥仪偷走了故宫的1000多件重要的宋元书画和400多件中国的宋元古籍。这四件事情应该是我们文物的四大劫难,新中国成立之后,有志之士都希望我们文物再回来,太难了。好在1951年周总理拨款48万港币从香港购回了三希堂的两希。现在搞书法的人一提到两希,感到很荣幸。如果不是周总理拨了48万港币,这个也成为人家的东西了。这是新中国成立前别人把它放在外国的银行里,1951年到期,你不给人家48万港币就成为人家的东西。银行要把他卖出去,卖到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就不是你的了。周总理在国家外汇那么困难的情况下,拨了48万港币,那个时候48万港币不是现在这个数字,现在搞书法的学生能学到三希堂,要想想总理给我们做的这些工作。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回流的东西总的数量不多,有了拍卖会之后,大量地回来,这里面回来有两个点,一点就是我们的价格市场比较好,另一点是我们可爱的侨胞热爱祖国,他们在海外漂泊多年的亲身经历,使他们不愿意他们收藏的东西再在海外像他们一样漂泊,情愿少卖一点价钱也拿到大陆来拍卖。像我所说的阎立本的《孔子弟子像》,那么便宜,应该是半卖半捐。这是我们侨胞的爱国热心。这就像解放初期,好多企业家,很多爱国主义者,很多的名人把他们家藏的、自己收藏的文物捐给博物馆一样。他们都是看到新中国成立,国家有希望,希望把这个东西交给国家由博物馆保存。在拍卖会上收的东西很多,我举一个例子,圆明园的东西,圆明园是一个什么建筑?清代从康熙四十年开始建圆明园,历时170年的时间,清朝入了山海关建都北京之后,关于皇宫的建设没有什么投入,它接管的是明朝的皇宫建筑。圆明园有3大园,108景,方圆20里,10代皇帝在那里办公,还有3个皇帝死在那里。大家都知道,皇帝是最富有的,文物在那里也放得最多,所以专家们认为,圆明园存的文物要比紫禁城存的文物要多、要珍贵。可是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了圆明园,10月6号是火烧圆明园的日子,英法联军抢了东西就在圆明园里面拍卖,英国军队拍了两天,拍了多少场没有办法记录。圆明园文物流失得非常惨重,经过拍卖我们买回来一些。大家都知道,2000年,我们保利公司从香港拍回三件圆明园的兽头(猴首、牛首、虎首)花了2000多万,还有一件没有宣传大家不知道,是乾隆粉彩酱釉镂雕六方套瓶,这一文物只有两件,一件在1998年被台湾鸿禧美术馆用170万港币买下,另一件在2000年由我们北京市文物公司总经理秦公先生用2000万港币买下来,现在在长安街的南侧首都博物馆陈列,大家去北京,一定要看这个作品,这是一个活生生的爱国主义教材。这两件文物被掠夺的人卖给了莫里哀,莫里哀卖给了台湾鸿禧美术馆一件。这个瓶子现在的价位是多少?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我举两件,一个是中国嘉德公司2006年春季拍卖会拍的一个乾隆粉彩八棱八仙过海瓶,是5280万,它只是一个粉彩。这件是一个套瓶,有青花,还有镂雕,它的工艺要比粉彩的高出好几倍、科技含量高出好几倍,那个是5280万,这个是多少大家想想?还有一件是彩瓷,是乾隆的一个珐琅彩的小瓶,是1亿2000万港币,这件六棱套瓶的价位是多少?时隔六年增长6倍,应该是1亿两千万。现在博物馆收购的文物没有贬值的,都在增值,所以有一次我和故宫博物院的院长开玩笑,我说你功劳大,你给故宫的东西都增值了,我们的国有资产在流失,可是博物馆收集的东西在增值。

第五点画廊和拍卖市场培养了一批文物艺术品鉴定家、鉴赏家。这个市场是一个不收费的大讲堂,现在我们深圳在办全民文化大讲堂,好极了。而文化市场也是我们全民的大讲堂,培养了一批文物鉴赏家。这些鉴赏家是市场里面摸爬滚打出来的,不是我们博物馆小楼里面培养出来的,他们是拿自己的钱去买出来的。这一批人才不得了,是我们文化的继承者。我们的鉴赏家过去是在解放前培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没有再培养鉴赏家,鉴赏家从他们的壮年步入了老年、暮年,死去,现在没有几个了。现在就剩徐邦达先生96岁,杨文凯86岁了,连启功先生都走了。好在现在这几年培养了一批鉴赏家,包括对书画、瓷器、玉器、家具、木器等的鉴赏。现在深圳文化很发达,有人说深圳是文化的沙漠,错了。凡是开放城市、凡是新兴城市都要吸引一批美术家到这里来。你看历史,上海过去是一个小渔村,形成了一个大码头之后现在就是海上画派,海上画派是上海人吗?不是,是全国的艺术家聚集到那里形成了海上画派。我们广东有岭南画派。有了深圳之后,全国的人才都聚集而来。陆俨少先生1991年在深圳举行画展,我来剪彩和支持。陆俨少先生是近百年四大山水画家之一,创陆家山水画派。他家在江苏,那个时候把家迁到深圳来。深圳成立画院的时候,董小明是第一任院长,是我的朋友。西安来的王子武、武汉来的冯今松先生、中国画院的一些同志都到我们深圳来,我们的深圳在无形当中积淀了艺术观点,我们的艺术观点、我们的艺术造诣大大提高,平步青云。

当前也有一些不足,不足的是什么?回流的东西有的又流失。如《文苑英华》,这是一部书,是宋代的刻本,唐诗大家都知道,全唐诗的取材,90%来自《文苑英华》这部书,这部书在1996年回到北京的时候由中国嘉德公司拍卖,140万被姓郭的海外华侨买走了,再回来很难。还有一件让人痛心,被美国人买走了,就是宋徽宗的《写生珍禽图》,宋徽宗是一个皇帝,皇帝的作品被美国的波士顿博物馆以2500万买走了。商场就是战场,我那个时候有亲身体验,我站在现场直播摄像机的台子上,我拿着照相机照现场。一开始杨仁恺先生带辽宁团来抢购,冲到1000万败下阵来,再往下是什么?一个是台湾的王振松,另外一个是个小伙子,在那举牌,为美国波士顿博物馆买。两个人对举,举到2300万的时候,因为我们台湾的朋友要换人民币、台币、美金,他换算的时候没有倒过劲来,拍卖师年纪大了一点,应该叫三次,没有见到王振松再举牌的时候,落了槌被人家捡了便宜,人家是美金,2500万人民币合300多万美金。我当时眼泪都要掉下来了,我们的经济实力要是强一点,何必让他们捡便宜?现在这幅画得5000万、6000万。

再讲一个例子,我们中国是瓷器强国,但是瓷器的价格在世界上曾经有一度被韩国领先。我是1974年调到国家文物局的,故宫博物院有一个陶瓷专家冯先铭先生,他写了一本书叫《中国陶瓷史》,他在国际上享有相当高的荣誉。日本人对他说:中国是爷爷,我们日本是你的孙子。1975年那个时候大家思想比较紧,对方这么讲他很紧张,先生你不能这么讲,我们怎么是你爷爷,你们怎么是我们孙子。他说:瓷器是中国的,传到朝鲜半岛,然后由朝鲜半岛传到日本,那么中国是爷爷,朝鲜是父亲,我们是孙子。可是瓷器的价位很长一段时间是韩国的青花瓷最高,曾拍到800万美金,那个时候韩国成为亚洲四小龙,人家的经济腾飞了。人家瓷器的价格在国际市场有800万美金,中国的瓷器美金还没有过百万,惨啊。爷爷斗不过孙子。2001年我们有一个西周的青铜器——铜方罍在纽约卖了900万美金,超过了800万。这是中国文物拍卖的最高价。去年有一个事大家都知道,元代的青花瓷罐拍了2亿4000万,合1400多万英镑,我们的价位上去了,祖宗的东西是值钱了,可是这件元青花鬼谷子下山罐落在美国华尔街老板的手里,被打败的是我们台湾的企业家,台湾企业家联合起来,当时王定乾先生他们一块商量,你出多少?800万英镑,你900万英镑,你1000万英镑。我们不要互相窝里斗,结果王定乾先生出到1000万英镑的时候,人家1100万、1200万,他不敢上了。最后1400万英镑落槌,相当于人民币2亿4000万。这是我们的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价位。第二个最高价位是哪件?2005年秋天在香港拍了一件乾隆的珐琅彩的小瓶,是1亿2000万港币。第三个是元代的青花罐,8000万人民币,现在被台湾的王定乾先生所买断,画的是元曲的锦香亭,大家都知道,元代的元曲是相当发达的,元代的艺术品上都要画上故事,锦香亭的故事画在这上面,这里有文化,所以才卖这么高。第四个是中国的嘉德今年6月份拍的乾隆的粉彩八仙过海八棱图瓶,这个东西是5280万,所以现在我们在瓷器上开始扬眉吐气了。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