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正说清朝名臣
在线阅读 的后代,他编了很多很多的故事,包括《李卫辞官》,他的女儿是我的学生,这样我就有幸认识了他,他就给我写序,他这个人特别擅长编故事。当然李卫的这个事很多都是假的,但是李卫这个人是真的,李卫这个人不认识字,当江苏巡抚。你看《雍正王朝》里头,关于李卫很多很多是假的,但李卫不认识字是真的,他给皇上写信,谁都看不懂,那是真的。咱不说李卫,继续说不让江浙人士参加科举考试的事,这一下,如果你们都是学生,不让参加考试了,如果我是教你们课的人——我不是老师——现代社会老师的概念跟过去社会老师的概念是反着的。现在社会先生的概念跟过去社会先生的观念也是反着的。现在你们称我为老师,过去应该称我为先生。不管我是否先生,但我是先生,教书的先生。参加考试今年的考试题是我出的,就由我来录取,你考上北大了,你考上清华了,你考上哪儿了。我出题,我管考试,然后我是你的老师。整个江浙的所有先生下岗待业了,没活了,你说这些先生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胸中只有九本书——《四书》和《五经》,你说让我去干嘛?我什么都不会干,我就会这九本书,现在你不用教书先生。诸位要注意,九本书中有一本叫《易经》对不对,咱可拿它算命。说话浙江绍兴就有这么一位下岗待业的先生叫邬思道,他一想这没活儿干了,在浙江吃不上饭了,不行我得找个地要饭,咱也不能要饭,咱得骗,明明算命是瞎说八道,但咱得骗人,骗谁呢?想,河南人好骗,就去河南吧。他就跑河南去。没有侮辱的意思,是因为他当时是这么想的,河南人比较实在。你看为什么我们后来有很多关于河南的笑话?这是另外一个话题,周灭了商以后,殷民及其后代都在河南,所以周朝人都笑话商移民,之后历来都有人笑话河南人。我倒没有这个意思,但是邬思道就是这样想的,河南人好骗,上河南骗钱去。于是乎,这个人他就挑一杆算命的幌子,算卦、看相,然后就一路走到河南,来到河南的开封府衙前。骗人也不能谁都骗,河南人再好骗,也不能骗老百姓,得骗河南的官。怎么骗这官呢?我算命不给老百姓算,专门给官算。往那儿一坐,我就知道谁是官,这很容易,这个邬思道他觉得很容易,专门给官员算命,而且一算一准。他算得准,转眼之间就惊动了河南巡抚,河南巡抚是谁呢?电视剧中也有交代,这个人,就是当时天下三大廉吏之一的田文镜。当时天下有三大廉吏并列第一,一位是一个字不识的李卫,一位是念过两年私塾没参加过科举考试的田文镜,第三位是两榜状元鄂尔泰。这三人并列天下第一。你别真以为这三人并列天下第一,也就是三种官员榜样。雍正皇帝很聪明,立了一个一字不认识的当巡抚,你看人家当得多牛,你不认识字,你在我雍正皇帝手下照样能干出点事来,你不要灰心,不要丧气。两榜进士鄂尔泰也是榜样。问题在于三个人并列第一。谁都想我怎么能跟他并列第一呢,他连字都不认识,我跟他并列第一,我必须把他比下去。他就是这么想的。你想想邬思道从浙江来,浙江巡抚便是李卫,他跑田文镜这儿来了。他知道田文镜想什么,田文镜要把李卫比下去。田文镜把他请到府邸里面,邬思道做了什么,您不用跟我说您什么意思,我跟您提个要求,纸墨笔砚伺候,我这人不说话就给你写几个字就能改变你的一生,明白吗?明白,然后纸墨笔砚准备好了,这个纸我不要,我要你给皇帝写信的公文纸,再把你的公章和私人印章给我拿来,你自己的印章和官员品级的章都给我拿来。出去吧你们,田文镜手下的小官就出去了,你也出去,把田文镜撵出去,田文镜说我也出去?你也出去,天机不可泄漏,我写的东西你不能看。待会儿你不还得给我看,田文镜想。你先走。把他打发了,写完了信,把这信用信封一封,说,这是呈给当今皇上的。田文镜你过来,600里加急把这封信送到皇帝手里,我保你皇帝接到这封信的时候,你就升官了。您这封信里写的什么呀,那不能说,我告诉你了你就升不了官,那可是杀头之罪。

这封信到了北京,皇上打开一看,我盼星星、盼月亮,我盼这封信盼了三年了。皇上需要这封信,当时皇帝手下有两个人,一个叫年羹尧,被皇上杀掉了,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把他杀掉。另外一个叫隆科多。电视剧中也有,当时的官员,满朝的官员分成两拨,一拨是年羹尧的,现在全都杀了、免了、下台了。剩下那些朝臣全是隆科多手下。隆科多牛,确实牛,满世界说瞎话去,但不知道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实话,但是有一句话历史上有记载,我,隆科多舅舅——这是皇上对我的称呼,要没有我他能当皇上?就凭两万人,我这个京城九门提督,就把皇上弄上去了!没我他能当皇上?我告诉你我可是白帝城托孤啊!他把自己比成诸葛亮了。当今的皇上那就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你看喝了点酒找不着北了不是?满朝的文武大臣都是隆科多的人,都跟着隆科多起哄,谁还瞧得起皇上。皇上这个气,非得杀掉他,但问题在于你杀掉他,他没罪,即使有罪,全天下没有一个人弹劾他你怎么杀。这个时候,信打开一看,臣田文镜弹劾隆科多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弹劾隆科多三十大罪状。皇上一看高兴,马上把这封信抄个百八十份,发给天下所有的官员讨论,看是不是这么回事。这还用讨论,傻子都知道皇上要对隆科多下手,雪片般的信,一封又一封,600里加急,飞往北京城内。臣某某弹劾隆科多,臣某某弹劾隆科多,由田文镜这儿,隆科多终于身首异处。

这就是邬思道这封信。皇上聪明,田文镜这傻瓜,他能知道弹劾隆科多?就他那点算计,肯定不是他的主意,马上问他,这田文镜手下来了高人了吧?马上下去查是什么人。田文镜说,我这儿来了一个高人,一要饭的,这人叫邬思道,是我的师爷,邬师爷。从此以后雍正皇帝每次给田文镜写信,都有一句话,最后都附上一句话:邬师爷近来可好。邬师爷近来不好。为什么?因为田文镜不好,不当河南巡抚,跑河北骗人去了。他当直隶总督了。直隶总督田文镜现在牛起来了,找邬思道,邬先生您还给我出个什么主意。别,我就给你出一回主意就行了,您现在三个人里面排第一不就完了吗?为人不能不知足,您该给我那钱了。我白给你出主意了,给我两万两银子,我有事——我不是写了两本书吗,现在没有人给我刻版,我现在需要点银子把我的书刻出来,每本书我需要印2000本,一共4000本,麻烦您出点钱好不好?只要你给我出主意,印多少书都行。转眼间印完书了,邬思道不辞而别,赶着两辆马车扬长而去,车上装着4000本书,人家回浙江绍兴了。这回咱哥们回家了。他们爱考不考,咱们家的人还不参加他这个朝廷的考试了呢。开门,开馆授徒,谁跟我学,谁能够跟我学,就能让他一个月赚两万两银子,报名学习。学习,绍兴人疯了似地跑他那儿学习去了,学完了以后去全国各地,有本事的能蒙大官就蒙大官,不能蒙大官就蒙小官。管他是中央官员还是地方官员;省级官员、县级官员、镇级官员、村级官员,都不管。绍兴人从此遍布天下,这就出了一个行业叫绍兴师爷。

那么这个绍兴师爷,大家都公认是邬思道。我们爷是邬思道,开山祖师,绍兴师爷开山祖师就是邬思道。直隶总督这几百年换过人,他手下这绍兴师爷没换过。管你是张之洞还是李鸿章、袁世凯,还是左宗棠,你手下出主意那人都是绍兴人。你说鲁迅多牛,鲁迅的姥爷也是绍兴师爷。秋瑾多牛啊,秋瑾的爷爷是名闻天下的绍兴师爷。到了民国,这帮人不用出主意,谁手上枪多谁就能当总统,就不用师爷了,后来绍兴师爷于是乎就不当师爷了,他们换了身份,牛的人就到大学当教授,比如说蔡元培之流;不牛的人就耍起了笔杆子每天骂人,如鲁迅之流。这些人都是绍兴师爷的子孙,这些人都得谢邬思道,历史上邬思道就干过这么一件事,就收山了。他这个可以戏说,我这儿不可以戏说。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戏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完全属于虚构如伍次友之流,一种历史上真有其人如邬思道之流。正说和戏说有什么区别?李自成其实在山海关失败,他有6次翻本的机会,但是我们今天论述的不是这个问题,我们借这个事来说正说历史它要有思想要求。第一个要求,一定要有研究者自己的见解,你不能人云亦云。如果我与你的观点一样,你讲的我也这么讲,最后那就让你讲就得了呗。那为什么最后我比你牛是因为我跟你讲的不一样。最后,历史就是个小姑娘,就是一个面团,你蒸上馒头就是馒头,你蒸上包子是包子。随便打扮任人捏,这仅仅是第一位,一定要独出心裁,一定要独辟蹊径。比如说我讲和珅,所有人都知道和珅是贪官,我也知道,所有的电视剧都在围绕和珅的“贪”做文章。我就能独辟蹊径,我就在想,你给我贪一个试试,把国家15~20年的收入都贪到你们家去,皇上还不杀你,皇帝还对你那么好。乾隆傻呀?20多岁的人就当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官员,你想贪污就贪污,别人贪污就给铡了。为什么呀?和珅是什么人呀?和珅3岁没了妈,9岁没了爹,这么一个孤儿。你管理天下所有的人这可能吗?如果不可能那我们就要研究了,换一句话说,你在想和珅的贪,我也在想和珅的贪。和珅为什么那么能贪?他有什么大的本事才能讨好皇帝?他有多大的学问让皇上明知道他贪婪而不杀他?这不就出了文章了。这不就有了我在《百家讲坛》十集的《正说和珅》。

正说的第二点就是你的推断要合理。比如说我讲李自成有6次翻本的机会,为什么有6次翻本的机会?有人说你讲得不对。不是我讲得不对,是因为我没展开。为什么没展开,你想我那儿讲的是多尔衮不是李自成,所以关于李自成这6次翻本的机会,我想将来给大家讲李自成的时候,会详细说明的。你的推断一定要合理。比如说我现在出的这个题目叫吴三桂。“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陈圆圆一个妓女,为一个妓女吴三桂就把国家给卖了,吴三桂还有人格吗?搁在别人那,谁会因为一个妓女把国家给卖了?可能吗?诸位,您相信吗?如果您不相信,您就得等我说了。这样的话就会有问题。所以我就查了,因为我不相信这个事,人云亦云不对,只要不人云亦云你就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

吴三桂那个家庭可了不得。吴三桂出生在一个英雄世家,我所说的英雄世家可不完全是假话,纯纯粹粹一个英雄之家,谁会把一个汉奸的爷爷记在历史里,从安徽或江苏到现在到底是安徽人还是江苏人还没搞清楚。后来我查了查,吴三桂的爷爷曾跑到辽宁中后所这个地方,中后所这个地方大家不知道,现在这个地方叫绥中,辽宁省绥中市,很有名气的一个城市,绥中因出现两个名人而出名,一是大名鼎鼎的吴三桂。另外一个人更是大名鼎鼎,到太空上转了一大圈,下来的时候,人家问他你看见万里长城了吗?没看见。谁呀?杨利伟。他是这儿的人。吴三桂的爷爷就搬到这儿来。吴三桂的爷爷很有钱,家里有几千匹战马,是卖马的、倒腾马的马贩子,就是这么一个人,有一个败家子的儿子吴襄,就是吴三桂的爸爸。这个吴襄,他一天之内把马全卖了,卖了的钱全扔了,扔给东北当时一个将领叫李成梁。这个努尔哈赤太可恨了。你知道努尔哈赤可恨到什么地步,跟汉人打仗,跟明朝打仗,男的全都杀掉,只留下妇女、儿童和牲畜,统计数字的时候永远不分人和牲口,一打仗,就捕获人畜30万。到底俘虏了多少妇女,多少儿童,没有数字,就和牲口在一块儿。然后把人和牲口平均分给手下。领俩人,领三牲口。你太牛了,我非灭了你不可。把钱给李成梁只要你打赢了仗,我就把钱贴给你。这是吴襄。你相信到吴三桂这儿为了一个妓女把国卖了?显然不能得出这种结论。然后你再说吴三桂那就更牛了。我们知道董其昌是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吴三桂跟董其昌学书学画。吴襄多有名气,一个人卖几千匹马都捐给国家,朝廷就提拔他当官,然后吴三桂的父亲让吴三桂好好学习——不能像我这样当一个马贩子,吴三桂说学画救不了中国,我得当兵,你不让我当兵,我去找我舅舅去,他舅舅是谁,祖大寿,辽宁兴城人。大街上四个门脸的牌坊,四代英烈,四代忠臣。我为这个人感到不平,袁崇焕冤枉。袁崇焕是什么人?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扛,袁崇焕会哭。我来这儿打仗来了,现在皇帝把权力交给我了,这个仗就全交给大家了,给人跪那儿了,把中指扎破了跪那儿跟人喝血酒。祖大寿家哥儿八个,都是袁崇焕的手下,那哪是袁崇焕在打仗,那是人家祖家在打仗。那我们刚才说了,这祖家跟吴家有关系——吴襄一看,这祖家有名,我把我妹妹嫁给你,你不有老婆嘛,我妹妹当小的,当妾,当妾我也愿意,只要你打仗,只要你当英雄我就把我们家姑娘嫁给你,我们不能让英雄没有后代。确实是这样的。当时祖大寿说,我这儿还有好几个妹妹,领走。就你们这样的人也不能没有后代,为国花钱的人,把我的妹妹嫁给你也当妾吧,这可不是瞎话,所以你说吴三桂的姑,嫁给了祖大寿,从这儿论祖是姑父。祖大寿的妹妹又嫁到这儿来,吴三桂从小就失去母亲,是祖大寿的妹妹把吴三桂养大的。从这儿论祖大寿就是舅舅。你不让我当兵,我找我舅舅去,他舅舅收留他,还是舅舅比较亲,所以不叫姑父,每一场仗都让你去,吴三桂马上就成为祖大寿手下的大将。你知道袁崇焕到北京来,当时知道自己到北京要受罪,就挑了两个人,一个是祖大寿,一个是吴三桂,那吴三桂亲眼看到袁崇焕一刀一刀被剌死,千刀万剐。当时祖大寿气的,就想领兵反了。袁崇焕临死的时候说,兄弟可不能做这事,所以祖大寿没有反,祖大寿回去继续领兵打。话又说回来,这年皇太极领兵包围了祖大寿驻地,结果一包围,出不去了。祖大寿让吴襄带着几百人上外头瞧瞧情报,吴三桂他爸爸带几百人就走了。去摸敌城了,发现敌人的时候,晚了。皇太极亲自率队,把这几百人包围了,你想想吴襄还能活吗?你想猫逮耗子,它不是逮着了就吃了,叼着耗子尾巴,“啪”摔一下,摔到一边,耗子脑震荡。醒了啪摔到另一边,耗子又脑震荡。后来不动了,才吃了。耗子是这么死的。皇太极说:谁也不要把他弄死了,让他出去,活活饿死他,反正那城里面的人也不敢出来。这时候吴三桂跟祖大寿说,我爸爸有事了,舅舅你给我3000人,我把爸爸救回来。傻孩子,你爸爸为国捐躯了,歇着吧。吴三桂当时18岁,虚岁18,周岁17。自己去,正好守城门的是他们家人。他自己带20个人出去了。20个人中有两个是祖大寿手下的将,他跟这两个将说,你们俩保护我,其他人保护你们。21个人两路纵队出去了。皇太极说让他们进来。散开了。这20个人进来了。他清楚,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他看见有人在围攻他的父亲,吴三桂老远拿个枪就上去了,把这个人一下就挑落马下,这个人当时就死过去了。吴三桂心想我这枪法挺准,我得把人头割下来,到舅舅那儿,我杀一个人,你给我多少钱奖金。吴三桂骑着马,两条腿勾着马鞍子,我得把人头拿上来。正在他够的时候,那个人起身就是一剑,刚好刺到吴三桂的鼻子上,立马鲜血直流,吴三桂也不敢抹,马上手起刀落,这个人就身首异处了。他冲到他父亲跟前,把父亲背在自己背后,扬长而去。当时那些清兵还在看热闹,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吴三桂回城了,把自己爹救回来了。你说这样一个人,他为一个妓女,投降大清朝,你说可信吗?我不是在歌颂他,但你得把这事解释清楚了。后来1641年,吴三桂还在对抗皇太极,祖大寿他们投降了,吴三桂的舅舅等所有人全都投降了。祖大寿一家哥八个全都投降了。皇太极说你们每个人给吴三桂写信,只要他投降,你们要什么官给什么官。所有人都写信,吴三桂把这些信都烧掉了,皇太极不甘心,我亲自给你写信。1642年4月写一封,10月写一封。吴三桂把这两封信也烧了,坚决不投降。就这么一个人,最后1644年没有人给他写信让他投降,他就乖乖投降大清朝了。关于他为什么会投降,我们后面再说,这不是今天要讲的。

我是在讲什么叫正说,什么叫戏说。我都给说完了,我要说的故事就说不完了,再说我要都说完了,明年我来干什么呀?明年你们也没邀请我,我这人就是脸皮太厚了。我们来说第三个,正说要求的第三点是不能按照今天的逻辑,按照今天的逻辑就不对了,没法说了。今天我们是什么逻辑?你在社会上闯荡,你会有起伏,你会有失败。最后发现你不行,不行怎么办,跳楼自杀吧。我现在住的小区,从前年开始有人住,第一个搬进去的人,结果病死了。我想这个还行,是生病死的。我们今年8月27号从楼上跳下一个,女的,怀着身孕,两条命,是个儿子。9月1号一个男的又跳下来摔死了,一个IT精英,因为老总没批准他的方案。他认为这是最好的方案,你不批准,我就自杀吧。我想:你把他捅死了行不行?这就是今天的逻辑产物,按照这种逻辑教育出的孩子,就一定得出事。我能行。这是西方的东西。西方有很多优势我知道,但是问题在于这种东西适合中国的国情吗?我们得商量商量。看我们现在的小皇帝,为什么现在的人自杀?你看我们刚工作那会儿,我们一个月的工资都养不起自己,那时候我都没自杀,搞不明白现在的人。要让别人相信,你讲的东西,你得让人感觉到这是可信的事,是真实可信。那说起真实可信,我们可以看到电视剧中的纪晓岚、刘墉与历史上的纪晓岚、刘墉是不一样的。纪晓岚铁齿铜牙瞎掰嘛!纪晓岚实际上是口吃,还爱吃猪肉,极爱吃猪肉,还爱吃后臀尖。纪晓岚的老家开发了一切以纪晓岚名字命名的菜,如晓岚豆腐、晓岚这个、晓岚那个,晓岚酒他们都有,但你要命名也要根据事实来嘛!这个对吗?他们还问我关于旅游的建议,我给他们提了一些建议,明年你们去的时候,会有一番变化,肯定会按照我的想法去落实一些什么。但是我们要说纪晓岚是一个矮胖子,结巴,说话不利索,为什么人家都觉得纪晓岚招笑,一说话就结巴。多好的诗,在他那儿出来都结巴,好玩吧,这是他好玩的地方。所以皇帝才让他主持考试阅卷,一个主持考试阅卷的很少说话。纪晓岚曾经发配新疆,纪晓岚本身也不干净,谁说纪晓岚跟和珅有矛盾,还捏造各个草包的故事,我考证半天根本就没这事。他们互相写诗,应对,纪晓岚写那些马屁诗,写那些拍和珅马屁的诗,现在他们家也承认我的观点。刘墉就更糟糕了,刘墉本身不是罗锅,刘墉手下死了很多很多的人,纪晓岚不干净只是走漏风声,刘墉的官是踩着人家的肩膀上去的。我开始的时候讲刘墉,他的后人觉得很好,还主动打电话联系我,后来讲到最后一集,最后重放的时候,我们已经成了朋友,他们还给我写信,他们家人说:看来我们家祖宗并不那么好。你以为你们家祖宗是什么人?那时候你们家祖宗想升官,身上没有命案行吗?可能吗?不可能的。我的书,他们家人明知道我把他们家祖宗说成什么样,但是还是给我作了序。纪晓岚、刘墉的两个后人都是司机,都是四五十年的老司机了,开车都开得特别好。所以我们这儿不说了,关于这刘墉也不说了。

前面我们讲看一个人的四个标准,然后我做文章也按照这四个标准。考证需要做一番工夫,需要做很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珅是什么人,和珅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第一,和珅是一个苦孩子,3岁丧母,9岁丧父。这段特好玩,和珅姓钮祜禄。和珅这个姓钮祜禄是“狼”的意思,满族人的姓有几种方式:一种是因为部落得名,比如叶赫那拉氏,叶赫是河的意思,那拉是太阳的意思。哈尔滨有个太阳岛应该是那拉岛。还有一种是借鉴别的少数民族的姓氏,博尔济吉特氏,博尔济吉特氏姓孛儿只斤,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姓孛儿只斤,孝庄皇太后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孛儿只斤是蓝眼睛的意思。

第二,和珅是个懂事的学生。特别懂事,他在学校学到很多很多东西。学本民族的东西,学满语,乾隆时期,满洲人已经有一半不会说满语,因为满语在乾隆时候才创立100多年,他们有语言没有文字,这个文字是后来捏造出来的,后来他们又学了汉语,被同化了。第二他还会汉人的著作。昨天一个人问我,老师我问您,乾隆皇帝会说藏语,他应该说得很好吧?我还会说藏语“扎西得勒”,你以为乾隆皇帝会啊,我还会法语,早上好、下午好之外,我就不会说了,我还用法语说天安门,会跟熟不是一码事,皇上会就是会一句。有人好搬杠子,乾隆会藏语,就是仅仅限于我说的这种水平。咱也会十多种语言呢。

第三,和珅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这感情包括四个方面,一个是兄弟情,一个是夫妻情,一个是父子情,一个是朋友情。和珅是贪官,但是自始至终他让他的弟弟学好。你不能像我似的,拍马屁,你不能这样做,你一定要给我当军人。最后和琳在前线那是东征西杀,为乾隆皇帝立下了汗马功劳,那时候有个国家想把中国的西藏吞并掉。你知道想把中国西藏吞并的国家是哪国吗?不是印度,是尼泊尔。和琳当了很大很大的官,一直与福康安共事,和琳与福康安打败了尼泊尔对西藏的侵略。福康安打道回府回北京交差,正赶上贵州、湖南的苗民起义,政府让福康安前去镇压。和琳回家途中,他是绕道四川,没有走贵州、湖南,结果一听那边有事,马上领兵直奔湖南,帮着福康安打仗,福康安在这场战争中病死。我们知道那边的深山老林比较多,树叶沉积多年以后就产生甲烷、丙烷、丁烷,和琳这边告诉和珅,那边告诉皇上,那时候中国所有的军队都归和琳统辖。朝廷里面都是和珅的人,地方上的军队都在和琳那儿。和琳一身正气只想平叛,3个月后和琳死了。他在那儿受瘴气也死了。乾隆觉得和琳特别好,封了很多很多官衔给他。

和珅重感情的第二方面,夫妻情,和珅跟他的妻子感情非常好,他妻子姓冯,是大学士英廉的女儿,头两年生过一个儿子,之后25年没生过孩子,冯氏觉得对不住和珅,所以满世界给和珅挑小老婆,一看这姑娘有姿色,不但有姿色还有文采,一问嫁人了没有,没嫁人,嫁我们家先生吧,我家先生和珅。与其让他上外面去飞,不如给他找一个回家。所以和珅跟冯氏关系特别好,冯氏晚年又生一孩子,这孩子没过一年就死了,冯氏在这时候就病了。和珅请了很多大夫,也有御医但是没管用。于是在七夕这天,设俩案,一个牛郎、一个织女,乞求冯氏平安,但没管事。等到七月十五这天是鬼节,烧了好几千万,当然是假钱,烧很多纸钱,结果,一个月都没犯病。八月十五这天,冯氏出奇的好,和珅发给大家一人一块月饼,一人一两银子,这晚上冯氏就死了。和珅是一个著名的诗人,和珅写的诗非常之好。他做了《悼亡诗》六首,其一:“修短各有期,生死同别离。扬此一坯土,泉址会相随。今日我笑伊,他年谁送我。凄凉寿椿楼,证得涅槃果。”其二:“夫妻辅车倚,唇亡则齿寒。春来一齿落,便知非吉端。哀哉亡子逝,可怜形影单。记得去春时,携手凭栏杆。”第三首,“玉蕊花正好,海棠秀可餐。今春花已久,寂寞无人看。折取三两枝,供作灵前观。如何风雨妒,也紫同摧残。”

他不光对老婆好,对小妾也好,他小妾对他也好,和珅在2月底吊死了,豆蔻是他的小妾,得知他死了以后立马写了两首诗。第一首:“谁道今皇恩遇殊,法宽难为罪臣舒。坠楼空有偕亡志,望阙难陈替死书。白练一条君自了,愁肠万缕妾何如。可怜最是黄昏后,梦里相逢醒也无。”第二首:“掩面登车涕泪淆,便知残叶下秋深。笼中鹦鹉规秦塞,马上琵琶出汉关。自古桃花怜命薄,着番萍梗恨缘艰。伤心一派芦沟水,直向东流竟不还。”写完这七律两章之后跳楼自杀了。和珅你知足吧。不光一个死了,还有一个也死了。这个人比豆蔻多活两天,是正月二十自杀的,上吊自杀,上吊自杀之前写了10首诗,我不能让她比过去,我必须写得比她还好,所以多活了两天,写了十首诗,写完这十首诗,上吊自杀了。他的两个小妾都先后追随他而去,自己死的时候还有美人追随,他们之间的感情是真诚的。无论是对自己的妻子还是小妾和珅是真的付出了自己的心血,他是真的喜欢这个家。

第三个是父子情,和珅的小儿子死了,活了不到1岁就死了。和珅写了10首诗悼念他的小儿子。最好玩的就是第三首:“襁褓即知爱文章(是儿生而颖异,每逢啼哭乳母抱赴屏壁间,指点字画,即转啼为笑),痴心望尔继书香;归家不忍看墙壁,短幅长条一律藏。”和珅诗写的真是有感情,作为诗人来讲,他很优秀。但是和珅是一个贪官,非常抱歉。

和珅选择朋友有四个条件,第一,与自己的经历背景基本相似的,就是少年父母双亡的这种人。第二,官员中的无能之辈,他不会把你出卖。第三,曾经因为各种罪错被自己抓住的人。第四,重要官员的家人。比如福长安,福长安的哥哥叫福康安,福康安年轻的时候是武将第一,跟和珅很不好,老想弹劾和珅。和珅想你弹劾我,你差点,小子我每贪一点,就分一点给你弟弟,我让你弟弟有四分之一的家产。每次都跟福长安说哥哥这儿有钱拿,都是从正路上来的。你来拿一些走。很了不起,还有一个叫伊江阿的,嘉庆四年,乾隆病逝,伊江阿写信慰问和珅而不是慰问嘉庆皇帝。哎呀你要节哀你要保重,皇上死了,你要保重啊。他写信给和珅,不是给新皇上写信。给嘉庆皇帝气得:“本日伊江阿由驿递到奏折,有寄和珅节哀办事等语。而于朕遭罹大故,并无一字提及,即以常情而论,寄书唁问,自当以慰唁人子为重。在伊江阿于和珅再三劝以节哀,而于朕躬反照常,具一请安之折,转将寻常地方事件承奏,不知是何居心。……可见伊江阿平日不知有皇考,今日复不知有朕,唯知有和珅一人,负恩昧良,莫此为甚。”后来把伊江阿给杀了。和珅知足不知足?还有呢,福长安。嘉庆皇帝找福长安要他揭发和珅,福长安说和珅是清白的,家产都是合理合法的,他没贪,我也没贪,最后没办法把他也弄死了。刚才俩姑娘自杀了,这儿俩小伙子坚决不出卖朋友。

和珅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抱歉我还是讲和珅这个贪吧,讲这段吧。

和珅发迹的四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和珅是雍正爱妃、年羹尧的妹妹转世,乾隆皇帝相中自己爸爸的小老婆了,跟人家有那么一腿,后来被皇帝发现了,就让这个爱妃自杀了,知道以后乾隆就抱着哭,咬破自己手指在年妃额头上点一点,你转世回来咱们凭这点认识。后来乾隆皇帝认识和珅了。和珅是在额头中间长了一个肉痦子,原来你转世成男的了,所以乾隆皇帝非常喜欢他。这是野史中皇上喜欢他的说法。我为什么要讲野史,野史有用,可以当正史用。可以通过这个故事推出其他的东西。和珅的相貌绝不会长得跟王刚一样,所以我给他们提过意见,他们以为王刚演得不像,我说他长得不像和珅。和珅敛财有四种手段。第一发人情财,就是透露小道消息。第二,利用职权进行贪污。第三,利用职权进行勒索。你必须给我送钱,这是我管你要的。第四,商业经营活动。和珅开了很多当铺,开了很多粮店、酒店、古玩店、瓷器店、灰瓦店、柜箱铺、弓箭铺、杠房,大部分钱都是自己正当经营。有的人会说了,你的例子讲了,我认为都是正当经营。知道什么是杠房吗?杠房是棺材铺。你说和珅要在北京开一棺材铺,当时的朝臣谁不去那儿买棺材去。有上和珅那儿还价去了。明明这个棺材3500两,给你5000两,剩下的当小费。你不知道党政官员不得经商吗?您不能笑,清朝规定,八旗、上三旗的人永远不得经商,你或者当官,你当不了官你就在家待着,朝廷给你钱,因为你是旗人,但是你不能做买卖。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诸位知道这首诗什么意思吗?就是记得我,我还会回来的。你得认清楚了,谁是我。认清楚我,我生下来的时候,有一个记号,我生下那天黄河发大水,我总有一天,将玩弄皇帝于股掌之上。谁呀?慈禧。他到底转化成谁了呢?我们下次再讲。

');" class="a2">收藏

下面就要开讲我们今天的内容,正说清朝名臣。有人说了,你为什么是正说?正说和戏说有什么区别?我们说,现在有很多历史剧,历史剧有很多怪人、怪事,这些到底是正说还是戏说?比如说这两个人,一个人叫伍次友,一个人叫邬思道。凡是看过二月河小说或者电视剧《康熙王朝》的人,都清楚有一个叫伍次友的人,在电视剧中,伍次友跟康熙皇帝亦师亦友。他第一个身份是康熙皇帝的老师,第二个身份是康熙皇帝的朋友。第三个身份,他同时还是康熙皇帝的情敌,他们同时爱上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是苏嘛拉姑。我查了一下,苏嘛拉姑历史上真有其人,这个人真名叫苏茉尔。苏嘛拉姑给康熙皇帝养了第12个儿子。康熙皇帝一共有好几十个孩子,活下来的有20个男孩,在这20个男孩当中,他的第12个男孩是苏嘛拉姑——苏茉尔带大的。他的第12个儿子叫胤陶,胤陶小时候说话不利索,他不知道管这个人称呼什么,因此他给这个人起名叫苏嘛拉姑。苏嘛的意思是妈妈,拉姑的意思是姑。也就是说,苏嘛拉姑这个词实际上是两个词就是妈妈和姑合成的。这是他给这个人的一个特定的称谓。我查了一下,苏嘛拉姑这个人出生于1613年,与康熙的奶奶孝庄太皇太后是同年出生的。我就听说过有什么恋母情结,恋父情结,但很少听说有什么恋祖母情结的。如果有的话那么二月河先生就给我们一个注脚,那就是康熙大帝他一定是有恋祖母情结的人,非常喜欢像他祖母一样大岁数的女子,所以您说可信吗?这就完全不可信了。就是说苏嘛拉姑历史上有这个人。伍次友是康熙皇帝亦师亦友亦情敌这么一个人,有没有?抱歉,我这人孤陋寡闻——到现在还没有找到伍次友这个人的出身,从我这儿来说伍次友这个人应该是不存在的。作家或编剧要用伍次友来串这个戏,他就可以人为地加进去。由于人家那个是电视剧,是允许戏说的。

现在我再给大家说一个历史上真有的人,这个人叫邬思道。凡是看过《雍正王朝》的人一定会对邬思道这个人有很深很深的印象,这个人太牛了,从第一集到第四十六集,他从头串到尾。第一集雍正皇帝还是四阿哥的时候,请前朝的一个罪臣给他的儿子当老师,他的儿子就是后来的乾隆。邬思道不是当朝罪臣,是前朝罪臣,当朝是康熙皇帝,前朝是什么时期,顺治皇帝,顺治皇帝时期他就犯了罪,不知道犯了什么罪,然后就如何如何演出来了。实际上我瞧了瞧,历史上的邬思道不是这码事,历史上的邬思道可比雍正王朝中的邬思道牛多了,那里头完全矮化了人家邬思道。大家听一听我给大家介绍的邬思道是什么人。

咱们看一下真正的邬思道是个什么人。在历史上雍正皇帝即位,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改诏篡位说,第二种是无诏夺位说,第三种有诏合理即位说。我个人持第二种观点,认为是无诏夺位。这个咱们就不展开了。但问题在于,不管雍正是怎么即位的,他刚一即位全天下马上谣言四起,当时的人,都认为雍正是改诏篡位。当年就有这种说法,这种说法不但中国流行,而且传到了朝鲜、越南和日本。那时候没有电报,没有一切现代化的手段,这个谣言居然连朝鲜、日本、越南都知道,可见其厉害,把雍正皇帝气得要查到底是谁在造谣。查来查去就查到江苏和浙江人头上了。雍正皇帝一看,好啊你们江浙人,造谣生事。雍正皇帝决定停止江苏和浙江所有学子科举考试的资格,停了,停多少年不知道。谁知道皇帝什么时候高兴呢?当然后来我们知道,停了七年。这第七年为什么能够回来重新开考,那是因为有一个叫李卫的官。看过《李卫当官》吧,那故事都是瞎编的。编故事的人是我的一个朋友,是我《历史上的和珅》一书的序作者。那故事是他编的,是我的朋友编的,他是皇族,是弈 的后代,他编了很多很多的故事,包括《李卫辞官》,他的女儿是我的学生,这样我就有幸认识了他,他就给我写序,他这个人特别擅长编故事。当然李卫的这个事很多都是假的,但是李卫这个人是真的,李卫这个人不认识字,当江苏巡抚。你看《雍正王朝》里头,关于李卫很多很多是假的,但李卫不认识字是真的,他给皇上写信,谁都看不懂,那是真的。咱不说李卫,继续说不让江浙人士参加科举考试的事,这一下,如果你们都是学生,不让参加考试了,如果我是教你们课的人——我不是老师——现代社会老师的概念跟过去社会老师的概念是反着的。现在社会先生的概念跟过去社会先生的观念也是反着的。现在你们称我为老师,过去应该称我为先生。不管我是否先生,但我是先生,教书的先生。参加考试今年的考试题是我出的,就由我来录取,你考上北大了,你考上清华了,你考上哪儿了。我出题,我管考试,然后我是你的老师。整个江浙的所有先生下岗待业了,没活了,你说这些先生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胸中只有九本书——《四书》和《五经》,你说让我去干嘛?我什么都不会干,我就会这九本书,现在你不用教书先生。诸位要注意,九本书中有一本叫《易经》对不对,咱可拿它算命。说话浙江绍兴就有这么一位下岗待业的先生叫邬思道,他一想这没活儿干了,在浙江吃不上饭了,不行我得找个地要饭,咱也不能要饭,咱得骗,明明算命是瞎说八道,但咱得骗人,骗谁呢?想,河南人好骗,就去河南吧。他就跑河南去。没有侮辱的意思,是因为他当时是这么想的,河南人比较实在。你看为什么我们后来有很多关于河南的笑话?这是另外一个话题,周灭了商以后,殷民及其后代都在河南,所以周朝人都笑话商移民,之后历来都有人笑话河南人。我倒没有这个意思,但是邬思道就是这样想的,河南人好骗,上河南骗钱去。于是乎,这个人他就挑一杆算命的幌子,算卦、看相,然后就一路走到河南,来到河南的开封府衙前。骗人也不能谁都骗,河南人再好骗,也不能骗老百姓,得骗河南的官。怎么骗这官呢?我算命不给老百姓算,专门给官算。往那儿一坐,我就知道谁是官,这很容易,这个邬思道他觉得很容易,专门给官员算命,而且一算一准。他算得准,转眼之间就惊动了河南巡抚,河南巡抚是谁呢?电视剧中也有交代,这个人,就是当时天下三大廉吏之一的田文镜。当时天下有三大廉吏并列第一,一位是一个字不识的李卫,一位是念过两年私塾没参加过科举考试的田文镜,第三位是两榜状元鄂尔泰。这三人并列天下第一。你别真以为这三人并列天下第一,也就是三种官员榜样。雍正皇帝很聪明,立了一个一字不认识的当巡抚,你看人家当得多牛,你不认识字,你在我雍正皇帝手下照样能干出点事来,你不要灰心,不要丧气。两榜进士鄂尔泰也是榜样。问题在于三个人并列第一。谁都想我怎么能跟他并列第一呢,他连字都不认识,我跟他并列第一,我必须把他比下去。他就是这么想的。你想想邬思道从浙江来,浙江巡抚便是李卫,他跑田文镜这儿来了。他知道田文镜想什么,田文镜要把李卫比下去。田文镜把他请到府邸里面,邬思道做了什么,您不用跟我说您什么意思,我跟您提个要求,纸墨笔砚伺候,我这人不说话就给你写几个字就能改变你的一生,明白吗?明白,然后纸墨笔砚准备好了,这个纸我不要,我要你给皇帝写信的公文纸,再把你的公章和私人印章给我拿来,你自己的印章和官员品级的章都给我拿来。出去吧你们,田文镜手下的小官就出去了,你也出去,把田文镜撵出去,田文镜说我也出去?你也出去,天机不可泄漏,我写的东西你不能看。待会儿你不还得给我看,田文镜想。你先走。把他打发了,写完了信,把这信用信封一封,说,这是呈给当今皇上的。田文镜你过来,600里加急把这封信送到皇帝手里,我保你皇帝接到这封信的时候,你就升官了。您这封信里写的什么呀,那不能说,我告诉你了你就升不了官,那可是杀头之罪。

这封信到了北京,皇上打开一看,我盼星星、盼月亮,我盼这封信盼了三年了。皇上需要这封信,当时皇帝手下有两个人,一个叫年羹尧,被皇上杀掉了,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把他杀掉。另外一个叫隆科多。电视剧中也有,当时的官员,满朝的官员分成两拨,一拨是年羹尧的,现在全都杀了、免了、下台了。剩下那些朝臣全是隆科多手下。隆科多牛,确实牛,满世界说瞎话去,但不知道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实话,但是有一句话历史上有记载,我,隆科多舅舅——这是皇上对我的称呼,要没有我他能当皇上?就凭两万人,我这个京城九门提督,就把皇上弄上去了!没我他能当皇上?我告诉你我可是白帝城托孤啊!他把自己比成诸葛亮了。当今的皇上那就是一个扶不起的阿斗——你看喝了点酒找不着北了不是?满朝的文武大臣都是隆科多的人,都跟着隆科多起哄,谁还瞧得起皇上。皇上这个气,非得杀掉他,但问题在于你杀掉他,他没罪,即使有罪,全天下没有一个人弹劾他你怎么杀。这个时候,信打开一看,臣田文镜弹劾隆科多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弹劾隆科多三十大罪状。皇上一看高兴,马上把这封信抄个百八十份,发给天下所有的官员讨论,看是不是这么回事。这还用讨论,傻子都知道皇上要对隆科多下手,雪片般的信,一封又一封,600里加急,飞往北京城内。臣某某弹劾隆科多,臣某某弹劾隆科多,由田文镜这儿,隆科多终于身首异处。

这就是邬思道这封信。皇上聪明,田文镜这傻瓜,他能知道弹劾隆科多?就他那点算计,肯定不是他的主意,马上问他,这田文镜手下来了高人了吧?马上下去查是什么人。田文镜说,我这儿来了一个高人,一要饭的,这人叫邬思道,是我的师爷,邬师爷。从此以后雍正皇帝每次给田文镜写信,都有一句话,最后都附上一句话:邬师爷近来可好。邬师爷近来不好。为什么?因为田文镜不好,不当河南巡抚,跑河北骗人去了。他当直隶总督了。直隶总督田文镜现在牛起来了,找邬思道,邬先生您还给我出个什么主意。别,我就给你出一回主意就行了,您现在三个人里面排第一不就完了吗?为人不能不知足,您该给我那钱了。我白给你出主意了,给我两万两银子,我有事——我不是写了两本书吗,现在没有人给我刻版,我现在需要点银子把我的书刻出来,每本书我需要印2000本,一共4000本,麻烦您出点钱好不好?只要你给我出主意,印多少书都行。转眼间印完书了,邬思道不辞而别,赶着两辆马车扬长而去,车上装着4000本书,人家回浙江绍兴了。这回咱哥们回家了。他们爱考不考,咱们家的人还不参加他这个朝廷的考试了呢。开门,开馆授徒,谁跟我学,谁能够跟我学,就能让他一个月赚两万两银子,报名学习。学习,绍兴人疯了似地跑他那儿学习去了,学完了以后去全国各地,有本事的能蒙大官就蒙大官,不能蒙大官就蒙小官。管他是中央官员还是地方官员;省级官员、县级官员、镇级官员、村级官员,都不管。绍兴人从此遍布天下,这就出了一个行业叫绍兴师爷。

那么这个绍兴师爷,大家都公认是邬思道。我们爷是邬思道,开山祖师,绍兴师爷开山祖师就是邬思道。直隶总督这几百年换过人,他手下这绍兴师爷没换过。管你是张之洞还是李鸿章、袁世凯,还是左宗棠,你手下出主意那人都是绍兴人。你说鲁迅多牛,鲁迅的姥爷也是绍兴师爷。秋瑾多牛啊,秋瑾的爷爷是名闻天下的绍兴师爷。到了民国,这帮人不用出主意,谁手上枪多谁就能当总统,就不用师爷了,后来绍兴师爷于是乎就不当师爷了,他们换了身份,牛的人就到大学当教授,比如说蔡元培之流;不牛的人就耍起了笔杆子每天骂人,如鲁迅之流。这些人都是绍兴师爷的子孙,这些人都得谢邬思道,历史上邬思道就干过这么一件事,就收山了。他这个可以戏说,我这儿不可以戏说。

那么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戏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完全属于虚构如伍次友之流,一种历史上真有其人如邬思道之流。正说和戏说有什么区别?李自成其实在山海关失败,他有6次翻本的机会,但是我们今天论述的不是这个问题,我们借这个事来说正说历史它要有思想要求。第一个要求,一定要有研究者自己的见解,你不能人云亦云。如果我与你的观点一样,你讲的我也这么讲,最后那就让你讲就得了呗。那为什么最后我比你牛是因为我跟你讲的不一样。最后,历史就是个小姑娘,就是一个面团,你蒸上馒头就是馒头,你蒸上包子是包子。随便打扮任人捏,这仅仅是第一位,一定要独出心裁,一定要独辟蹊径。比如说我讲和珅,所有人都知道和珅是贪官,我也知道,所有的电视剧都在围绕和珅的“贪”做文章。我就能独辟蹊径,我就在想,你给我贪一个试试,把国家15~20年的收入都贪到你们家去,皇上还不杀你,皇帝还对你那么好。乾隆傻呀?20多岁的人就当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官员,你想贪污就贪污,别人贪污就给铡了。为什么呀?和珅是什么人呀?和珅3岁没了妈,9岁没了爹,这么一个孤儿。你管理天下所有的人这可能吗?如果不可能那我们就要研究了,换一句话说,你在想和珅的贪,我也在想和珅的贪。和珅为什么那么能贪?他有什么大的本事才能讨好皇帝?他有多大的学问让皇上明知道他贪婪而不杀他?这不就出了文章了。这不就有了我在《百家讲坛》十集的《正说和珅》。

正说的第二点就是你的推断要合理。比如说我讲李自成有6次翻本的机会,为什么有6次翻本的机会?有人说你讲得不对。不是我讲得不对,是因为我没展开。为什么没展开,你想我那儿讲的是多尔衮不是李自成,所以关于李自成这6次翻本的机会,我想将来给大家讲李自成的时候,会详细说明的。你的推断一定要合理。比如说我现在出的这个题目叫吴三桂。“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陈圆圆一个妓女,为一个妓女吴三桂就把国家给卖了,吴三桂还有人格吗?搁在别人那,谁会因为一个妓女把国家给卖了?可能吗?诸位,您相信吗?如果您不相信,您就得等我说了。这样的话就会有问题。所以我就查了,因为我不相信这个事,人云亦云不对,只要不人云亦云你就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

吴三桂那个家庭可了不得。吴三桂出生在一个英雄世家,我所说的英雄世家可不完全是假话,纯纯粹粹一个英雄之家,谁会把一个汉奸的爷爷记在历史里,从安徽或江苏到现在到底是安徽人还是江苏人还没搞清楚。后来我查了查,吴三桂的爷爷曾跑到辽宁中后所这个地方,中后所这个地方大家不知道,现在这个地方叫绥中,辽宁省绥中市,很有名气的一个城市,绥中因出现两个名人而出名,一是大名鼎鼎的吴三桂。另外一个人更是大名鼎鼎,到太空上转了一大圈,下来的时候,人家问他你看见万里长城了吗?没看见。谁呀?杨利伟。他是这儿的人。吴三桂的爷爷就搬到这儿来。吴三桂的爷爷很有钱,家里有几千匹战马,是卖马的、倒腾马的马贩子,就是这么一个人,有一个败家子的儿子吴襄,就是吴三桂的爸爸。这个吴襄,他一天之内把马全卖了,卖了的钱全扔了,扔给东北当时一个将领叫李成梁。这个努尔哈赤太可恨了。你知道努尔哈赤可恨到什么地步,跟汉人打仗,跟明朝打仗,男的全都杀掉,只留下妇女、儿童和牲畜,统计数字的时候永远不分人和牲口,一打仗,就捕获人畜30万。到底俘虏了多少妇女,多少儿童,没有数字,就和牲口在一块儿。然后把人和牲口平均分给手下。领俩人,领三牲口。你太牛了,我非灭了你不可。把钱给李成梁只要你打赢了仗,我就把钱贴给你。这是吴襄。你相信到吴三桂这儿为了一个妓女把国卖了?显然不能得出这种结论。然后你再说吴三桂那就更牛了。我们知道董其昌是著名的书法家、画家,吴三桂跟董其昌学书学画。吴襄多有名气,一个人卖几千匹马都捐给国家,朝廷就提拔他当官,然后吴三桂的父亲让吴三桂好好学习——不能像我这样当一个马贩子,吴三桂说学画救不了中国,我得当兵,你不让我当兵,我去找我舅舅去,他舅舅是谁,祖大寿,辽宁兴城人。大街上四个门脸的牌坊,四代英烈,四代忠臣。我为这个人感到不平,袁崇焕冤枉。袁崇焕是什么人?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扛,袁崇焕会哭。我来这儿打仗来了,现在皇帝把权力交给我了,这个仗就全交给大家了,给人跪那儿了,把中指扎破了跪那儿跟人喝血酒。祖大寿家哥儿八个,都是袁崇焕的手下,那哪是袁崇焕在打仗,那是人家祖家在打仗。那我们刚才说了,这祖家跟吴家有关系——吴襄一看,这祖家有名,我把我妹妹嫁给你,你不有老婆嘛,我妹妹当小的,当妾,当妾我也愿意,只要你打仗,只要你当英雄我就把我们家姑娘嫁给你,我们不能让英雄没有后代。确实是这样的。当时祖大寿说,我这儿还有好几个妹妹,领走。就你们这样的人也不能没有后代,为国花钱的人,把我的妹妹嫁给你也当妾吧,这可不是瞎话,所以你说吴三桂的姑,嫁给了祖大寿,从这儿论祖是姑父。祖大寿的妹妹又嫁到这儿来,吴三桂从小就失去母亲,是祖大寿的妹妹把吴三桂养大的。从这儿论祖大寿就是舅舅。你不让我当兵,我找我舅舅去,他舅舅收留他,还是舅舅比较亲,所以不叫姑父,每一场仗都让你去,吴三桂马上就成为祖大寿手下的大将。你知道袁崇焕到北京来,当时知道自己到北京要受罪,就挑了两个人,一个是祖大寿,一个是吴三桂,那吴三桂亲眼看到袁崇焕一刀一刀被剌死,千刀万剐。当时祖大寿气的,就想领兵反了。袁崇焕临死的时候说,兄弟可不能做这事,所以祖大寿没有反,祖大寿回去继续领兵打。话又说回来,这年皇太极领兵包围了祖大寿驻地,结果一包围,出不去了。祖大寿让吴襄带着几百人上外头瞧瞧情报,吴三桂他爸爸带几百人就走了。去摸敌城了,发现敌人的时候,晚了。皇太极亲自率队,把这几百人包围了,你想想吴襄还能活吗?你想猫逮耗子,它不是逮着了就吃了,叼着耗子尾巴,“啪”摔一下,摔到一边,耗子脑震荡。醒了啪摔到另一边,耗子又脑震荡。后来不动了,才吃了。耗子是这么死的。皇太极说:谁也不要把他弄死了,让他出去,活活饿死他,反正那城里面的人也不敢出来。这时候吴三桂跟祖大寿说,我爸爸有事了,舅舅你给我3000人,我把爸爸救回来。傻孩子,你爸爸为国捐躯了,歇着吧。吴三桂当时18岁,虚岁18,周岁17。自己去,正好守城门的是他们家人。他自己带20个人出去了。20个人中有两个是祖大寿手下的将,他跟这两个将说,你们俩保护我,其他人保护你们。21个人两路纵队出去了。皇太极说让他们进来。散开了。这20个人进来了。他清楚,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他看见有人在围攻他的父亲,吴三桂老远拿个枪就上去了,把这个人一下就挑落马下,这个人当时就死过去了。吴三桂心想我这枪法挺准,我得把人头割下来,到舅舅那儿,我杀一个人,你给我多少钱奖金。吴三桂骑着马,两条腿勾着马鞍子,我得把人头拿上来。正在他够的时候,那个人起身就是一剑,刚好刺到吴三桂的鼻子上,立马鲜血直流,吴三桂也不敢抹,马上手起刀落,这个人就身首异处了。他冲到他父亲跟前,把父亲背在自己背后,扬长而去。当时那些清兵还在看热闹,还没弄明白怎么回事,吴三桂回城了,把自己爹救回来了。你说这样一个人,他为一个妓女,投降大清朝,你说可信吗?我不是在歌颂他,但你得把这事解释清楚了。后来1641年,吴三桂还在对抗皇太极,祖大寿他们投降了,吴三桂的舅舅等所有人全都投降了。祖大寿一家哥八个全都投降了。皇太极说你们每个人给吴三桂写信,只要他投降,你们要什么官给什么官。所有人都写信,吴三桂把这些信都烧掉了,皇太极不甘心,我亲自给你写信。1642年4月写一封,10月写一封。吴三桂把这两封信也烧了,坚决不投降。就这么一个人,最后1644年没有人给他写信让他投降,他就乖乖投降大清朝了。关于他为什么会投降,我们后面再说,这不是今天要讲的。

我是在讲什么叫正说,什么叫戏说。我都给说完了,我要说的故事就说不完了,再说我要都说完了,明年我来干什么呀?明年你们也没邀请我,我这人就是脸皮太厚了。我们来说第三个,正说要求的第三点是不能按照今天的逻辑,按照今天的逻辑就不对了,没法说了。今天我们是什么逻辑?你在社会上闯荡,你会有起伏,你会有失败。最后发现你不行,不行怎么办,跳楼自杀吧。我现在住的小区,从前年开始有人住,第一个搬进去的人,结果病死了。我想这个还行,是生病死的。我们今年8月27号从楼上跳下一个,女的,怀着身孕,两条命,是个儿子。9月1号一个男的又跳下来摔死了,一个IT精英,因为老总没批准他的方案。他认为这是最好的方案,你不批准,我就自杀吧。我想:你把他捅死了行不行?这就是今天的逻辑产物,按照这种逻辑教育出的孩子,就一定得出事。我能行。这是西方的东西。西方有很多优势我知道,但是问题在于这种东西适合中国的国情吗?我们得商量商量。看我们现在的小皇帝,为什么现在的人自杀?你看我们刚工作那会儿,我们一个月的工资都养不起自己,那时候我都没自杀,搞不明白现在的人。要让别人相信,你讲的东西,你得让人感觉到这是可信的事,是真实可信。那说起真实可信,我们可以看到电视剧中的纪晓岚、刘墉与历史上的纪晓岚、刘墉是不一样的。纪晓岚铁齿铜牙瞎掰嘛!纪晓岚实际上是口吃,还爱吃猪肉,极爱吃猪肉,还爱吃后臀尖。纪晓岚的老家开发了一切以纪晓岚名字命名的菜,如晓岚豆腐、晓岚这个、晓岚那个,晓岚酒他们都有,但你要命名也要根据事实来嘛!这个对吗?他们还问我关于旅游的建议,我给他们提了一些建议,明年你们去的时候,会有一番变化,肯定会按照我的想法去落实一些什么。但是我们要说纪晓岚是一个矮胖子,结巴,说话不利索,为什么人家都觉得纪晓岚招笑,一说话就结巴。多好的诗,在他那儿出来都结巴,好玩吧,这是他好玩的地方。所以皇帝才让他主持考试阅卷,一个主持考试阅卷的很少说话。纪晓岚曾经发配新疆,纪晓岚本身也不干净,谁说纪晓岚跟和珅有矛盾,还捏造各个草包的故事,我考证半天根本就没这事。他们互相写诗,应对,纪晓岚写那些马屁诗,写那些拍和珅马屁的诗,现在他们家也承认我的观点。刘墉就更糟糕了,刘墉本身不是罗锅,刘墉手下死了很多很多的人,纪晓岚不干净只是走漏风声,刘墉的官是踩着人家的肩膀上去的。我开始的时候讲刘墉,他的后人觉得很好,还主动打电话联系我,后来讲到最后一集,最后重放的时候,我们已经成了朋友,他们还给我写信,他们家人说:看来我们家祖宗并不那么好。你以为你们家祖宗是什么人?那时候你们家祖宗想升官,身上没有命案行吗?可能吗?不可能的。我的书,他们家人明知道我把他们家祖宗说成什么样,但是还是给我作了序。纪晓岚、刘墉的两个后人都是司机,都是四五十年的老司机了,开车都开得特别好。所以我们这儿不说了,关于这刘墉也不说了。

前面我们讲看一个人的四个标准,然后我做文章也按照这四个标准。考证需要做一番工夫,需要做很严密的逻辑推理。和珅是什么人,和珅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第一,和珅是一个苦孩子,3岁丧母,9岁丧父。这段特好玩,和珅姓钮祜禄。和珅这个姓钮祜禄是“狼”的意思,满族人的姓有几种方式:一种是因为部落得名,比如叶赫那拉氏,叶赫是河的意思,那拉是太阳的意思。哈尔滨有个太阳岛应该是那拉岛。还有一种是借鉴别的少数民族的姓氏,博尔济吉特氏,博尔济吉特氏姓孛儿只斤,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姓孛儿只斤,孝庄皇太后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孛儿只斤是蓝眼睛的意思。

第二,和珅是个懂事的学生。特别懂事,他在学校学到很多很多东西。学本民族的东西,学满语,乾隆时期,满洲人已经有一半不会说满语,因为满语在乾隆时候才创立100多年,他们有语言没有文字,这个文字是后来捏造出来的,后来他们又学了汉语,被同化了。第二他还会汉人的著作。昨天一个人问我,老师我问您,乾隆皇帝会说藏语,他应该说得很好吧?我还会说藏语“扎西得勒”,你以为乾隆皇帝会啊,我还会法语,早上好、下午好之外,我就不会说了,我还用法语说天安门,会跟熟不是一码事,皇上会就是会一句。有人好搬杠子,乾隆会藏语,就是仅仅限于我说的这种水平。咱也会十多种语言呢。

第三,和珅是一个非常重感情的人。这感情包括四个方面,一个是兄弟情,一个是夫妻情,一个是父子情,一个是朋友情。和珅是贪官,但是自始至终他让他的弟弟学好。你不能像我似的,拍马屁,你不能这样做,你一定要给我当军人。最后和琳在前线那是东征西杀,为乾隆皇帝立下了汗马功劳,那时候有个国家想把中国的西藏吞并掉。你知道想把中国西藏吞并的国家是哪国吗?不是印度,是尼泊尔。和琳当了很大很大的官,一直与福康安共事,和琳与福康安打败了尼泊尔对西藏的侵略。福康安打道回府回北京交差,正赶上贵州、湖南的苗民起义,政府让福康安前去镇压。和琳回家途中,他是绕道四川,没有走贵州、湖南,结果一听那边有事,马上领兵直奔湖南,帮着福康安打仗,福康安在这场战争中病死。我们知道那边的深山老林比较多,树叶沉积多年以后就产生甲烷、丙烷、丁烷,和琳这边告诉和珅,那边告诉皇上,那时候中国所有的军队都归和琳统辖。朝廷里面都是和珅的人,地方上的军队都在和琳那儿。和琳一身正气只想平叛,3个月后和琳死了。他在那儿受瘴气也死了。乾隆觉得和琳特别好,封了很多很多官衔给他。

和珅重感情的第二方面,夫妻情,和珅跟他的妻子感情非常好,他妻子姓冯,是大学士英廉的女儿,头两年生过一个儿子,之后25年没生过孩子,冯氏觉得对不住和珅,所以满世界给和珅挑小老婆,一看这姑娘有姿色,不但有姿色还有文采,一问嫁人了没有,没嫁人,嫁我们家先生吧,我家先生和珅。与其让他上外面去飞,不如给他找一个回家。所以和珅跟冯氏关系特别好,冯氏晚年又生一孩子,这孩子没过一年就死了,冯氏在这时候就病了。和珅请了很多大夫,也有御医但是没管用。于是在七夕这天,设俩案,一个牛郎、一个织女,乞求冯氏平安,但没管事。等到七月十五这天是鬼节,烧了好几千万,当然是假钱,烧很多纸钱,结果,一个月都没犯病。八月十五这天,冯氏出奇的好,和珅发给大家一人一块月饼,一人一两银子,这晚上冯氏就死了。和珅是一个著名的诗人,和珅写的诗非常之好。他做了《悼亡诗》六首,其一:“修短各有期,生死同别离。扬此一坯土,泉址会相随。今日我笑伊,他年谁送我。凄凉寿椿楼,证得涅槃果。”其二:“夫妻辅车倚,唇亡则齿寒。春来一齿落,便知非吉端。哀哉亡子逝,可怜形影单。记得去春时,携手凭栏杆。”第三首,“玉蕊花正好,海棠秀可餐。今春花已久,寂寞无人看。折取三两枝,供作灵前观。如何风雨妒,也紫同摧残。”

他不光对老婆好,对小妾也好,他小妾对他也好,和珅在2月底吊死了,豆蔻是他的小妾,得知他死了以后立马写了两首诗。第一首:“谁道今皇恩遇殊,法宽难为罪臣舒。坠楼空有偕亡志,望阙难陈替死书。白练一条君自了,愁肠万缕妾何如。可怜最是黄昏后,梦里相逢醒也无。”第二首:“掩面登车涕泪淆,便知残叶下秋深。笼中鹦鹉规秦塞,马上琵琶出汉关。自古桃花怜命薄,着番萍梗恨缘艰。伤心一派芦沟水,直向东流竟不还。”写完这七律两章之后跳楼自杀了。和珅你知足吧。不光一个死了,还有一个也死了。这个人比豆蔻多活两天,是正月二十自杀的,上吊自杀,上吊自杀之前写了10首诗,我不能让她比过去,我必须写得比她还好,所以多活了两天,写了十首诗,写完这十首诗,上吊自杀了。他的两个小妾都先后追随他而去,自己死的时候还有美人追随,他们之间的感情是真诚的。无论是对自己的妻子还是小妾和珅是真的付出了自己的心血,他是真的喜欢这个家。

第三个是父子情,和珅的小儿子死了,活了不到1岁就死了。和珅写了10首诗悼念他的小儿子。最好玩的就是第三首:“襁褓即知爱文章(是儿生而颖异,每逢啼哭乳母抱赴屏壁间,指点字画,即转啼为笑),痴心望尔继书香;归家不忍看墙壁,短幅长条一律藏。”和珅诗写的真是有感情,作为诗人来讲,他很优秀。但是和珅是一个贪官,非常抱歉。

和珅选择朋友有四个条件,第一,与自己的经历背景基本相似的,就是少年父母双亡的这种人。第二,官员中的无能之辈,他不会把你出卖。第三,曾经因为各种罪错被自己抓住的人。第四,重要官员的家人。比如福长安,福长安的哥哥叫福康安,福康安年轻的时候是武将第一,跟和珅很不好,老想弹劾和珅。和珅想你弹劾我,你差点,小子我每贪一点,就分一点给你弟弟,我让你弟弟有四分之一的家产。每次都跟福长安说哥哥这儿有钱拿,都是从正路上来的。你来拿一些走。很了不起,还有一个叫伊江阿的,嘉庆四年,乾隆病逝,伊江阿写信慰问和珅而不是慰问嘉庆皇帝。哎呀你要节哀你要保重,皇上死了,你要保重啊。他写信给和珅,不是给新皇上写信。给嘉庆皇帝气得:“本日伊江阿由驿递到奏折,有寄和珅节哀办事等语。而于朕遭罹大故,并无一字提及,即以常情而论,寄书唁问,自当以慰唁人子为重。在伊江阿于和珅再三劝以节哀,而于朕躬反照常,具一请安之折,转将寻常地方事件承奏,不知是何居心。……可见伊江阿平日不知有皇考,今日复不知有朕,唯知有和珅一人,负恩昧良,莫此为甚。”后来把伊江阿给杀了。和珅知足不知足?还有呢,福长安。嘉庆皇帝找福长安要他揭发和珅,福长安说和珅是清白的,家产都是合理合法的,他没贪,我也没贪,最后没办法把他也弄死了。刚才俩姑娘自杀了,这儿俩小伙子坚决不出卖朋友。

和珅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抱歉我还是讲和珅这个贪吧,讲这段吧。

和珅发迹的四种说法:第一种说法和珅是雍正爱妃、年羹尧的妹妹转世,乾隆皇帝相中自己爸爸的小老婆了,跟人家有那么一腿,后来被皇帝发现了,就让这个爱妃自杀了,知道以后乾隆就抱着哭,咬破自己手指在年妃额头上点一点,你转世回来咱们凭这点认识。后来乾隆皇帝认识和珅了。和珅是在额头中间长了一个肉痦子,原来你转世成男的了,所以乾隆皇帝非常喜欢他。这是野史中皇上喜欢他的说法。我为什么要讲野史,野史有用,可以当正史用。可以通过这个故事推出其他的东西。和珅的相貌绝不会长得跟王刚一样,所以我给他们提过意见,他们以为王刚演得不像,我说他长得不像和珅。和珅敛财有四种手段。第一发人情财,就是透露小道消息。第二,利用职权进行贪污。第三,利用职权进行勒索。你必须给我送钱,这是我管你要的。第四,商业经营活动。和珅开了很多当铺,开了很多粮店、酒店、古玩店、瓷器店、灰瓦店、柜箱铺、弓箭铺、杠房,大部分钱都是自己正当经营。有的人会说了,你的例子讲了,我认为都是正当经营。知道什么是杠房吗?杠房是棺材铺。你说和珅要在北京开一棺材铺,当时的朝臣谁不去那儿买棺材去。有上和珅那儿还价去了。明明这个棺材3500两,给你5000两,剩下的当小费。你不知道党政官员不得经商吗?您不能笑,清朝规定,八旗、上三旗的人永远不得经商,你或者当官,你当不了官你就在家待着,朝廷给你钱,因为你是旗人,但是你不能做买卖。

“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日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诸位知道这首诗什么意思吗?就是记得我,我还会回来的。你得认清楚了,谁是我。认清楚我,我生下来的时候,有一个记号,我生下那天黄河发大水,我总有一天,将玩弄皇帝于股掌之上。谁呀?慈禧。他到底转化成谁了呢?我们下次再讲。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