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代,随着“现代化”理念深入人心,职总进一步巩固其全国唯一工运中心的地位,作为唯一劳方代表参与全国工资理事会等劳资政三方代表协商机构,积极促成国际劳工组织呼吁的劳资政三方代表制在新加坡的有效运作。随着工资和公积金的稳定增加,以及工会合作社和劳工基金的发展,新加坡职工雇员逐渐分享到经济发展的实际成果,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劳资政关系日趋稳定。这些措施使得职总成为新加坡政治经济发展的鼎足之一,新加坡国家与劳工关系也呈现出灵活控制和有效参与相结合的新型统合主义特征。
工会组织,工会工作,工会体系,国家发展,新加坡
郑振清: 福建厦门人,北京大学世界史专业博士(世界现代化理论与进程研究方向,2007年),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比较政治学,2007~2009年)。2005~2008年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攻关课题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各1项;2008~2011年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1项。主要从事政治社会学与东亚发展研究以及比较政治经济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