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或中小企业集群的动态能力,也根源于企业的核心能力。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是自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C.K.Prahalad and Gary Hamel,1990)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能力”一文开始的。但在此之前,关于企业能力和资源的理论有着悠久的理论渊源。“企业能力理论或许可以被视为200多年前亚当·斯密生产分工理论的再现……但是,企业能力理论与斯密的分工理论有着本质的区别。”(尼古莱·J.福斯,1998)1982年,纳尔森和温特(Richard Nelson and Sidney Winter,1982)在《经济变革成长论》一书中开始以智力资本来分门别类地研究企业。同年,斯蒂芬·里普曼和理查德·罗曼尔特(Stephen Lippman and Richard Rumelt,1982)在纳尔森和温特著作的基础上发表了《不确定模仿力:竞争条件下企业运行效率的差异分析》一文,开创了把企业内在固有效率差异的积累和保持以产生“理查德租金”的经济分析的先河。1984年,伯格·沃纳菲尔德(Birger Wernerfelt,1984)在安蒂思·潘罗斯(Edith Penrose,1959)和里普曼与罗曼尔特文献的基础上,发表了《企业资源基础论》一文,成为1980年代最具影响力的有关企业资源的学术论文。自此,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理论形成了两大分支:企业能力论和企业资源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