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从曹魏运粮河看水系建设对许昌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与影响
在线阅读 收藏

许昌是中原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历史悠久,古迹众多,史书称其为“西控汝、洛,东引淮、泗;舟车辐集,转输易通;原野宽平,耕屯有赖。曹操挟天子于此,北并幽、冀,南抗吴、蜀。说者曰:自天下而言,河南为适中之地。自河南而言,许州又适中之地也。北限大河,鲁无溃溢之患;西控虎牢,不乏山溪之阻;南通蔡、邓,实包淮、汉之防。许亦形胜之区矣。岂惟土田沃衍,人民殷阜,足称地利乎”(《读史方舆纪要·许州》)。而在东汉献帝都许以前,由于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许昌一直是地方行政中心的边缘之地,西周为爵位最低的男爵国许国,战国时期分属韩魏,秦汉时期隶属颍川郡,始终没能成为举足轻重的地区中心城市,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内河水运的便利条件。近代公路运输出现之前的中国古代,水运对一个城市的影响巨大。“水运通利,遂省四千余万”(《后汉书·虞诩传》),“水运之费比陆运六分而减五”(《明·唐顺之《条陈水运事宜》)。古代城市无内河水运就像今天的城市没有铁路和高速公路一样,不可能成为地区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从这个角度来看,东汉末年曹魏开凿运粮河对历史上许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都地位的奠定,显然有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

帮助中心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