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细页面

黄河中下游地区水利史研究——《黄河中下游水利史研究》成果简介
在线阅读 收藏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程有为研究员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黄河中下游水利史研究》(批准号为99BZS016),最终成果为专著《黄河中下游地区水利史》。课题组成员有:王星光、苏新留、林观海、王梅枝、邵红洁。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孕育了华夏农耕文明,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黄河作为中国唯一穿越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大河,以仅占全国2.2%的天然径流量,滋养着全国12%的人口,浇灌着全国15%的土地,又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电力。但是黄河又是一条“善淤、善决、善徙”的河流,频繁发生的洪水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心腹之患。数千年来,先民们不断治理黄河,兴利除害;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各级政府和人民努力消除黄河水患,开发黄河水利,成就空前。到了20世纪末,黄河流域水资源缺乏、水质污染严重、下游河道断流等问题凸现出来,亟待解决。因此,深入开展对黄河水利史的研究,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加深对黄河特性和规律的认识,以便坚持科学发展观,对黄河进行综合治理和有效开发具有一定的意义。

20世纪以来,人们用现代科学知识研究黄河,成果丰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57年面世的岑仲勉先生的名著《黄河变迁史》。它是关于黄河历史研究的奠基之作,对数千年来黄河的历史演变,特别是元代以前的黄河变迁,进行了详细的考述,对前代治河方法的评价颇为公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但是该书对于黄河水利,例如灌溉、航运等则很少涉及;又采取“详古略今”的原则,对元代以后的黄河记述不够充分。2001年面世的由鲁枢元、陈先德主编的《黄河史》,是一部黄河史方面的新作,内容广泛,涉及“自然与人文,精神与科技,经济与生活,生态与心态,历史与地理”等许多方面,引用了不少新资料,提出了不少新观点。但是该书是一部黄河文化方面的书籍,其体例有别于严格意义的黄河历史著作。关于黄河水利方面的通史类专著,目前只有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编写并于1982年出版的《黄河水利史述要》。这是一部关于黄河水利的简史,内容较为全面系统,上起先秦,下迄民国,涉及黄河河道变迁与河患、治河理论、工程、技术、农田水利与航运等许多方面。但是该书过于简略,对民国时期黄河水利的阐述相对薄弱,对新中国成立后黄河水利事业的伟大成就则完全没有涉及。该成果是一部记述黄河水利历史的新作。

水利工作者一般将黄河分为上、中、下游三段。上游地区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人口稀少,经济欠发达,文化也相对落后;中下游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文化先进,长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在。黄河流域的灾害多发生在下游地区,但是造成灾害的原因却在中上游的黄土高原地区,特别是位于中游的黄土高原东部的多沙粗沙区。总之,黄河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中下游地区。基于上述原因,该成果以黄河中下游地区为研究对象,而不涉及上游地区。所谓黄河中下游,即以今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省为主,有些时期也涉及黄河改道所及的河北、安徽、江苏部分地区。该成果记述的时间上限是原始社会末期,下限是20世纪末,分为上古三代、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1977)、改革开放新时期十一章,前有绪论,后有回顾总结。该成果涉及黄河河道变迁,水患及其防治,灌溉、航运、水电、供水工程,水土保持,黄河治理开发规划、水利科技等许多方面,内容相当丰富。

该成果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和课题组成员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观点、新认识。①暴雨和泥沙是黄河水患的形成的主要原因,暴雨直接导致洪水,泥沙淤积抬高河床,导致决溢和改道。泥沙的来源是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因此黄河水患多发生在下游,其原因则在中上游的黄土高原。②有史以来,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交互作用,导致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愈演愈烈。时间越往后,人类活动对水土流失的影响就越大。水土流失的主要条件是暴雨和植被状况。人类对于黄土高原地区的过量乃至掠夺性的开发,不适当的经济生产方式,破坏了这一地区的植被,加剧了水土流失。③随着人口的增加,需求的增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更大,这一方面导致资源的紧缺,另一方面也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包括大型水利工程在内的工程建设,也会引起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变或恶化。④土壤和淡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资源。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也是一种资源流失,导致这一地区的贫穷。水土流失转移到下游,成为洪水和泥沙,仍然是一种可利用的资源,应尽可能避其害,取其利。淡水在黄河流域是一种紧缺资源,必须切实注意节约。⑤有史以来人们对待洪水,经历了“避洪”、“限洪”、“防洪”、“调洪”和“用洪”的演变过程;人们对黄河的治理,先后采用了“堵”、“疏”、“分”、“合”、“束”等多种方略。历史经验表明,由于黄河的复杂性,单一的方法不能解决问题,必须采取“水土保持”和工程建设等多方面措施,实行综合治理。⑥到了20世纪末,黄河已不堪重负,处于病态。除了洪水威胁依然存在外,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缺水断流严重;干支流水质严重污染;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任重道远,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水利工作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树立“保持河流健康生命”的新理念,治理、开发和保护并重,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该成果并非单纯从水患水利方面研究水利问题,而是把水利纳入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中去考察,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这一新视野,研究水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水患的治理,水利的开发,把洪水和泥沙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看待,着力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否和谐,生态环境是否平衡良好,从而在水利理论方面形成了一些不同于前人的新认识。该成果坚持“厚今薄古”的原则,时代越往后,内容越详细。以前的水利史著作,大多只写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成果不仅填补了黄河水利史新中国成立后这段空白,而且把20世纪的一百年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50年,作为研究和记述的重点,着力阐述人民治黄的成就,并认真总结其经验教训。该成果注意吸收20世纪末一些新的重要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的考古学成果,例如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等关于中国黄土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其“新风成说”;著名历史地理学家史念海等关于黄土高原生态环境的变迁和人类对环境变化所起作用方面的研究成果,邹逸麟教授关于黄淮海平原生态环境变迁的研究成果;水利史专家姚汉源等关于黄河水利史的研究成果。该成果采用了新近发现的内黄三杨庄西汉黄河灾害遗址,延津宋代黄河古渡口遗址等考古成果,资料更为丰富,理论更加坚实。该成果注重生态学和环境史的研究,对数千年来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演变做了较为系统的考察,分析了生态环境发生改变的原因,探讨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生态环境恶化与水旱灾害的关系。

该成果分时期阐述了自然因素、人类活动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变化所起的作用,分析了黄河水患的成因及水利开发、水资源利用的得失,可以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和资源意识,加深人们对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及资源永续利用的认识,以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该成果对数千年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人们对黄河水患的防治、水利的开发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总结,阐述了其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可以为21世纪黄河的治理开发提供历史借鉴,也会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有所裨益。

帮助中心电脑版